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茅威涛:“更应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

2007-12-21 16:48:47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作者:潘 妤



    “相比《暗恋桃花源》,我们的时尚性、人文性真的比他们差么?其实不见得,只不过我们的戏贴上了越剧的标签,有人就觉得它土、觉得它落伍了。”昨天,结束了浙江小百花上海巡演的茅威涛接受了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的采访。 此次来沪的《藏书之家》等越剧在艺术上的追求和改革,赋予越剧以新的人文面貌。但让茅威涛困惑和反思的是,除了艺术上的突破,要赢得更多的越剧观众,市场运作的落差和难题,始终是横亘在小百花和越剧面前的一道巨大障碍。

    每一次谈起越剧,茅威涛就会不由自主地激动,甚至是发自肺腑的焦虑。此次越剧小百花带来的三台剧目《梁祝》、《春琴传》和《藏书之家》在艺术上的追求和改革,赋予越剧以新的人文面貌。但让茅威涛困惑和反思的是,除了艺术上的突破,要赢得更多的越剧观众,市场运作的落差和难题,始终是横亘在小百花和越剧面前的一道巨大障碍。

      “更应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越剧界,茅威涛一直是先锋式的人物,她在越剧舞台的改革一直受到争议,但与此同时,也引领了大批新的观众喜欢上了越剧,在茅威涛的庞大“粉丝”群中,肥肥和濮存昕就是很著名的代表人物。

    很多年没有带新戏到上海演出的茅威涛,在越剧百年的时候,一口气带来了三部作品,而且每一部都独树一帜,有各自的舞台创新。对此,茅威涛坦言:“其实,我每一次到上海来,都是诚惶诚恐。这一次越剧百年,有人和我说,只要带上新版《梁祝》来,就是最讨巧的。但我坚持要带三个戏来,就是希望大家能看一看我们小百花这几年在艺术上的追求,能否为越剧的发展提供思考,哪怕是成为靶子,也是好的。”

    这么多年来,茅威涛对于自己、对于剧团,乃至对于越剧的艺术发展,已经有了自己清晰的定位,她和小百花的作品,往往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越剧的人文品格和现代气质。这次的三台剧目,更是分别在越剧的人文主题表达、异国题材嫁接以及经典改编这三个课题上进行了探索。然而,争议不可避免地存在。有观点认为,茅威涛的改革忽视了老观众的欣赏习惯,对此,茅威涛说,她们其实一直很尊重老观众,所以才会去排《梁祝》,才会把《藏书之家》的故事演得家长里短。“但是真的没有必要把太多的关注点放在新老观众的接受问题上,而应是作品艺术价值本身,对我来说,我更多考虑的问题是,这个剧种还有没有下一个百年。”

      “引领观众过程中存在巨大障碍”

    在上海演出的间隙,茅威涛夫妇抽空去大剧院看了《暗恋桃花源》,边上的一位年轻小姐认出了她,但她告诉茅威涛,她替妈妈买了越剧的票后,自己还是抽空来看了《暗恋桃花源》。茅威涛对此颇为感慨:“如果观众能够像期待忆莲·佩姬、林怀民、赖声川那样期待看越剧,那么我们这个剧种也就有希望了。”

    事实上,茅威涛的作品这么多年一直受到很多年轻观众的青睐,之前在北大的演出更是赢得了大学生们的追捧。然而,在上海的演出,不争的事实是,买票进剧场的仍以中老年观众居多。对此,茅威涛多少有些无奈:“现在的年轻人对越剧和戏曲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觉得它就是土的、落后的。但我想,他们如果能走进剧场来看我们的戏,就可以改变这种认识,但怎么把他们引领进剧场,这其中有巨大的障碍,需要一整套市场运作。”

    “白先勇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之所以在年轻人中轰动,是因为白先勇的标记淡化了昆剧的标记;同样,话剧其实也并不景气,但是赖声川台湾文化的时尚标记和那些明星演员的标记,同样压过了话剧的标记。”茅威涛说,如何找到一个适应于越剧的标记,能够为年轻人接受,也是她目前始终在思考和困惑的难题。“希望万人空巷看越剧,这在当今社会已经不现实了。但我希望———至少爱剧场艺术的人都能走进剧场看我们的越剧。”表达愿望的时候,茅威涛依然言辞恳切。末了,她又感叹道:“这也许是个系统工程,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改变的。”

      座谈:越剧可以“很文化”

    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以往每一次来上海演出一样,此次的三部新作,同样在上海戏剧界引起巨大反响。昨天,上海的文艺界专家对浙江小百花的艺术革新进行了研讨。文广综艺部总监郭宇认为,对于戏曲革新,应该给予更大的宽容,这样,戏曲才能走得更远。作家王晓鹰自称是越剧戏迷,在她看来,《梁祝》是歌舞剧,《春琴传》是日本的浮世绘,《藏书之家》哲理性很强。三出戏风格不同,却都把越剧提高到纯的文学,使得越剧“很文化”。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也认为,浙江小百花把越剧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上海越剧院刘觉则感觉小百花的戏总是在探索、创新、开拓,而且有完整的艺术形态。上海戏剧学院戏曲理论专家张福海认为,浙江小百花对戏曲的艺术革新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岳美缇则对三个戏都没有水袖表示担忧:“我非常反对耍水袖,但水袖有一种意蕴,是非常美、非常有语汇的手段,是中国戏曲特有的。很担心你们以后所有的戏都没有水袖。”关注《藏书之家》“这戏到了风雨天一阁的地步”

    在浙江小百花此次的三台剧目中,《藏书之家》一直被认为是茅威涛和剧团的自身写照。这出三易其稿、耗资300万元的作品,第一次使越剧承载了厚重的人文主题,并呈现出大气的舞台面貌。剧中对于“文化守望”的探讨,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

    陈达明评价《藏书之家》说:“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越剧,你说沉重也好,那么一个深厚的使命感。越剧的思想含义,一般来讲适合才子佳人、悲欢离合,但这个主题是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是比爱国情怀更虚一点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越剧来表现,我觉得是一个冒险,能搞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很不容易。”

    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说,《藏书之家》是她在三部作品中最期待的:“这个戏,我觉得是郭导演和茅威涛的一种理想,把越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推向年轻的人,把传统的文化用更美的故事讲给观众听。这个戏的舞美我也很欣赏。和戏很吻合,调度很漂亮。”

    “我们的戏曲就到了风雨天一阁的地步。说明书很震撼,简直就是呐喊。”越剧演员刘觉说,三个戏中最震撼的就是《藏书之家》:“我为越剧有天一阁这样的‘东西’感到骄傲。我去过4次天一阁。这个故事可以说动人心魄。一些专家说,中国文化要断裂了。这个戏就是文化层面的一种呼吁,特别是现在。现在话剧也不敢碰,小百花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塑造天一阁,能树立这样一个戏,很不容易,可以成为新的经典戏的保留剧目。”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