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阳
采访者:廖阳
受访者:冯英
近年来,芭蕾舞剧《牡丹亭》成为中国原创艺术走向海外的典范:参加2009年香港艺术节,4天5场演出观众反响强烈;作为2011年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的开幕演出获得好评;2012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演出,该剧中的东方意境打动了观众。在《牡丹亭》演出前,针对中央芭蕾舞团现状,以及国内舞蹈界发展,记者专访了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
中芭上芭相继在艺术节演出不是打对垒
记者:中芭今年邀请了国际知名编导诺伊梅尔编排新作《小美人鱼》,怎么会想到请他?
冯英:诺伊梅尔是20世纪三位最有影响力的世界级编导大师中仅存的一个,另两位是法国编导罗兰·佩蒂和莫里斯·贝雅,我们一直期待能排这三位编导大师的作品。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今年9月,《小美人鱼》总算在北京上演,北京文化界尤其是做设计、音乐的人都很认可,他们认为《小美人鱼》让中国芭蕾往前走了20年。
《小美人鱼》很时尚,也很超前,诺伊梅尔一人担当了剧中的舞蹈、舞美和灯光设计,并有明显风格。不管是思想性、创新性,还是对人性、爱情以及浮躁社会的思考,诺伊梅尔都让喜欢思考、善于创作以及喜欢时尚的人,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喜欢的点。
记者:诺伊梅尔编排的《茶花女》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你看了吗?
冯英:我2001年就看过《茶花女》,那时就想引进。诺伊梅尔结合戏剧和人物的超强能力,在世界舞坛绝对首屈一指。
记者:上芭这次也请了德国编导帕特里克编排新作《简·爱》,你关注过吗?
冯英:当然。上芭团长辛丽丽跟我说,创排《简·爱》算是他们一次十分大胆的尝试,我对此也十分期待。我会留下来看《简·爱》的首演,学习一下。
记者:有人说,中芭和上芭相继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像是打对垒一样。
冯英:不能说是打对垒。什么东西都是扎堆后才能扩大影响力,作品若是分散在全国各地演出,观众没机会选择。国外演出市场通常也是同时推出好几场演出,只不过国内观众还没完全形成文化消费习惯,还在为生存状况好一点而四处奔波。
记者:现在国内有实力的舞团编排大戏时,基本都会从国外邀请编导加盟,这和你此前感叹的国内编导匮乏有关吗?
冯英:要创作一种让东西方都接受的作品,一定是个很艰难的过程,编排芭蕾这种国际化且让大家都有共识的作品,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选择国际编导加盟算是一种“本土化”和“走出去”的双重途径。
经费不足进不了有影响力的国际剧院
记者:相较于复排古典芭蕾,现在编排简约风格的现代芭蕾作品成为一种创作趋势?
冯英:这还是要分阶段的。对古典芭蕾来说,中芭是不会耽误和放弃的。我们列了一个“三足鼎立”方针:一是创作以中国题材、中国传统文化为蓝本的原创舞剧,如《红色娘子军》、《牡丹亭》等;二是保留古典芭蕾剧目,舞者需要跳古典芭蕾来提升基本功;再就是如果要跟进不断变化的当代社会,我们要创作现代芭蕾作品,但这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地方,需要加强储备。
记者:中芭不久前去了法国巴黎歌剧院演出,几乎算是把国际一流舞台都走了一遍吗?
冯英:有时因为经费不足,我们进不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剧院,挺遗憾的。我们现在的收入一部分是靠政府拨款,一部分是要靠自己创收。虽然国家的投入不断增加,但还有三分之二的投入要靠赞助和演出,有时很艰难。
记者:从2010年开始,中芭举办“Workshop”创意工作坊,为什么想做这个?
冯英:“Workshop”创立之初,就是为了培养中芭自己的编导,这些编导必须在中国的土壤内生根、发芽、成长,并需要很长时间来磨砺。
记者:相对于杨丽萍的火爆,国内观众似乎对国际一流舞团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冯英:这需要时间酝酿。杨丽萍的《雀之恋》之前在春晚演过,不能低估春晚的影响力。杨丽萍的演出平台、运营方式和包装不一样,她可以只演一部《云南映象》,但中芭要全方位锻炼演员,不能50年只演一部《红色娘子军》。
(编辑:闫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