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欣
影视与文学之间已经有二十多年的“亲密关系”,
作为一种新兴的强势媒体,影视给文学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也一直都是文学界、文化界关注的文化现象。
影视到底给文学带来了什么?
边缘化的文学需要影视的拯救吗?
作家、批评家们各有各的答案,
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目前两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现实纠葛。
作家说话
张欣:影视与文学相辅相成
近年来,作家张欣的多部小说如《浮华背后》《致命邂逅》《依然是你》《锁春记》等被改编成影视剧,其中《浮华背后》播出后获得很高收视率,在小说之外,影视剧成为人们认识张欣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她的“触电”经历在作家中很具有代表性。
记者: 还记得你第一部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小说是什么吗?
张欣:《梧桐梧桐》,1989年被中央台的一位导演改编的,还是上中下集的那种单本剧,当时的长剧都是像《西游记》那样的名著改编的。到90年代初,又有几部,包括电影,但拍出来后都没什么反响,甚至可以说是失败。就这么一路磕磕绊绊地往前走,不像现在大家看到我有那么多部小说都改编成电视剧了。而且以前都是港产剧的天下,没什么国产剧,你提起来我才发现,我无意中见证了国内影视剧从稚嫩到慢慢成熟的过程。
记者:你的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剧,因此有人说你的创作比较商业化,善于迎合市场,对此你的回应是?你觉得影视界为什么那么关注你的作品?
张欣:这是天大的误解,我写作时很忠于自己的想法,被一件事触动了就想把它和盘端出,写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拍成电视剧。
影视是用镜头来讲故事,前提是要有一个好故事,好故事是一种稀缺资源,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特别注重把小说写得好看,这也许是影视界关注我的原因之一。此外,表现当代城市是影视剧的重要内容,因为对于当代生活,每个人都是专家,不容易表现好。而我一直在写都市。中国的都市小说实际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有的,不像农村题材的小说那么成熟饱满。所谓都市,并不仅仅是城市的外壳,我一直在广州生活,广州虽然不像北京、上海那么国际化,但因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又接受港台文化,这里的人,观念很超前,这就是都市化的核心。
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影视刚与小说结盟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是“文学拖着影视走”,影视往往要依赖文学,但9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文学逐渐边缘化,影视越来越强势,你怎么看这种改变?
张欣:我觉得本质并没改变。我承认影视剧会让一个作家大红,但影视和文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并没主次之分,有时即使是作家一个很短的短篇小说,也会为影视剧提供一个核心。比如电视剧《暗算》再好,也别忘了它的“母体”是麦家的小说。
文学性仍然是一部好的影视剧的必备条件,深挖人性是影视剧的灵魂,导演缺乏文学素养的话,影视就会只有豪华的故事框架,内核苍白,不能打动人。好的小说改成电视剧,既是影视剧的幸事,也是小说家的幸事。多元、共存、双赢,才是最好的。你让我说,我很难不为文学说话,呵呵。
记者:你对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与电视同步出版或在影视播出前后出版的“影视同期书”有什么看法?
张欣:这些是纯粹商业的做法,把利益最大化。比如《士兵突击》一火,就会有延伸,像原班人马拍《我的团长我的团》,出版小说等,这些都是衍生产品。兰小龙火是因为《士兵突击》有文学性,许三多暗合了人们内心对正义、友情这些传统主流价值观的渴望,但后期的很多做法就泛滥了。一个是图书市场,一个是影视市场,都是我们自己做坏的,无限制泛滥的文字和不负责任的炒作,结果是读者不再相信了。这种泡沫和虚火,是行业普遍存在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失控,大家集体浮躁,包括我自己在内,所以我特别佩服李安,在这么一个浮躁的时代能慢慢做自己的东西。
[NextPage]
批评家圆桌
朱大可:“影视是文学的新寄主”
早已在不同场合表示过要与文学“离婚”的文化评论家朱大可认为,影视将是文学的未来新寄主之一,只有这样,文学才不至于在新媒体主政的时代遭遇灭亡。
基于个人作坊式的书面文学,正在迅速老去,文学已动身离开平面书写,进入全新的多媒体空间,包括影视、动漫、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文学对影视的选择,主要是指文学叙事(人物、情感、冲突、结构等要素)的灵魂,找到了影视的躯壳。这是一种针对所有身体感官的多媒体样态,跟平面文字媒体相比,它能够在观众(读者)一端制造更强烈的神经冲击。有一则内部调查发现,受访人群每年阅读长篇小说只有1.3本,而观看电视连续剧则多达12.7部,后者是前者的十倍以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表明电视剧已经取代了长篇小说的功能。
所谓“影视同期书”,其实就是影视剧的文字版,它颠倒了文学和影视的主从关系。这正是文学败落和影视昌盛的双重象征。这是文学丧失主体性后、反过来依附于影视剧的一个明证。文学从文化消费的主导方式,下降为影视的附庸,这是资讯资本主义时代的典型特征。在影视和新媒体主政的年代,文学若是自我茧化,就只能走向衰亡,只有主动寻找寄主,才能获得生存的契机。我想这应该是新一代作家的基本策略。老作家的手腕和头颈都已经硬化,他们无法掉头向新媒体致敬,而年轻作家则应该以更灵活的立场,去重新整合他们所要面对的世界。
从市场和生存的角度看,文学和影视的“联姻”似乎是一种双赢的结构,但终究会有某种重要的价值,在这种联姻中流失掉。我指的是传统平面文学的那种阅读快感:放松的躯体、书墨的香气,翻阅纸张时的手感、随时可以放下和拿起的自由,以及在书上划线和加写评语的快乐,等等。电子阅读和影视剧无法替代这些独特的感受。
王尧:“文学仍是影视之母”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批评家王尧认为,快餐式的影视文学多了,社会不会有好的文化生态;文学写作的分化可以理解,但他坚信,总有一些作家会坚持文学写作的独立品格。
文化转型之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大行其道,什么现象都有了,而且不足为怪。我在书店不时看到影视克隆版的小说,但我没有兴趣。这类小说,大概可以称为“ 文学读物”。因为影视的收视率高,就以为“副产品”也会流行,这样的推测不是文学心态是商业心态。有些著名的导演,也根据电影或者电视写小说了,好像大家并不认为他是小说家。肯定有读者喜欢文化快餐,于是便有人开这样的快餐店。这就是消费。但这不是文学写作。一个社会总需要文化快餐,但快餐多了,就不会有好的文化生态。
我还是认为文学是影视之母。中国的电影有一百多年了,既有出自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也有独立的影视文学,现在大家对影视文学的研究不够,比较多的是注意从文学到影视的改编过程。在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之后,影视的力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部电影或者电视的成功,可能会给一个作家带来社会影响或者其他资源,这是媒介文化发达之后的正常现象。文学不能自外于文化生产方式的变化,所以,同一内容多媒介分享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是,虽然影视会带来一个作家的声名和利益,但不会因此确认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有自己的价值系统和批判标准。有些曾经是优秀的小说家,后来做编剧了,做得也不错,但再也写不了好的小说了。
尽管出现了部分文学作品,主要是个别小说依赖于影视的现象,但现在还不能笼统地说文学从属于影视,至少,我和许多文学界的同仁还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但这个现象确实需要关注。不同的文学艺术样式之间可以融合,也可以彼此借鉴,但彼此都不能失去独立性。一个真正的文学写作者总会记住这样一个常识。在文化转型之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很大,个别的文学从属影视的现象,就是这种影响的反映。我个人一方面对这种现象持宽容的看法,不可能只有一种文学,九十年代以后文学写作就分化了,而大众也需要不同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我又坚信,总有一些作家会坚持文学写作的独立品格。
我注意到一些论者对文学和影视联姻的担忧,以及一些利弊得失的分析。如果“联姻 ”是艺术上的互动,那么文学和影视是可以双赢的。就我自己的观察,文学对影视的渗透确实提升了影视的品格,这几年有不少影视作品特别好看,与文学的渗透关系很大。一些影视编剧讲故事的能力让我十分惊讶和钦佩,超出了许多优秀小说家讲故事的能力。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和对受众的影响,可能会改变文学写作的部分观念。但到目前为止,我还尚未看到由影视而来的小说有什么好作品。在我们的经验之中,只有根据名著改编的好的影视,还没有根据好的影视改写的名著。我想,在很长时间里,这样的经验不会改变。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