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薇
赵瑜
采访者:白薇
受访者:赵瑜
赵瑜,著名作家,以纪实文学著称。陕西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独立调查启示录》(六部),几乎囊括了他近30年来的名作,包括以《马家军调查》为代表的体育三部曲、《寻找巴金的黛莉》、《革命百里洲》、《火车头震荡》、《王家岭的诉说》、《篮球的秘密》等。笔者对赵瑜进行了访谈,他认为,纪实文学的品格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相。
一个身处太行山腹地的小伙子,想的都是中国体育的大问题
问:您当过运动员,参加过多项体育训练,那么,是怎样开始写作的呢?
赵瑜:我从小喜欢写点儿歪诗什么的。少年时代生活在太行山区,即上党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治。地委大院里常见赵树理,他曾去我们家做客。小学五年级“文革”就开始了,赵树理被批判,后来惨死,我父母也被下放改造,没人再琢磨写作了。但是我还是特别喜爱这个东西。
记得是在1972年前后,这时我已经十七八岁了,有一天,晋东南地委宾馆住进两个下放干部,一个是名作家马烽,另一个是名作家、编剧孙谦,他们临时抽调上来修改一个剧本《快马加鞭》。朋友怂恿我去向他们请教写作,还买了包烟让我带上。
那是宾馆三层西头的房间,两位先生正当壮年,坐在地毯上下棋。我做介绍自己是体委的小运动员,然后向他们请教应该怎么写作。他们两人很惊异地互相看了看,会心地说:你看看,现在还有人学习写作嘛!孙谦先生说得少,马烽先生就说:嗨,怎么说呢,你就多写日记吧。这是他告诉我的唯一的写作方法。
时隔几十年,我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做专业作家,和马老、孙老住在一个院子里。一天我跟马老闲聊天儿,向他提起这件事,他惊讶地说:那个小孩儿就是你啊!你走之后,我们俩还激动了半天哩。
我在“文革”初期,参加了晋东南体委的运动队。“文革”是一个乱局,长治地区发生了连绵很久的武斗。所有的学生都失学了,我们成了小游民。这个时期,我一直在运动队里混,因为这里可以吃饱饭,还有发的运动服可以穿。我在运动队辗转从事了游泳、自行车、篮球等训练。
问:您写下了《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篮球的秘密》等一系列体育题材作品。在长治这样偏远的太行山腹地,您是如何考虑到中国体育的全局和深层问题的?
赵瑜:一当时,体育比赛成为民间极其重要的文化项目,自行车、游泳、摔跤、田径和几大球类,这些教学成本相对较低的运动项目得到火热的开展。全国各地,公有制条件下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异常发达。
尤其特殊的是,国家体委的五七干校就在长治,权威体育干部下放全都在这儿,像何振梁、李梦华、庄则栋等体育名人,甚至民国年代的体育专家、学科带头人,一度曾经云集此地。因此,《强国梦》等体育作品,一开始就立足于多年来对中国体育的近距离了解、观察和思考。这些报告文学问世后,许多专家感到奇怪:一个长治的基层小伙儿,怎么会想到什么体育的本质、金牌的利弊、体育体制和政策这些问题?其实对我来说,体育改革已经成为自己时常思考的一部分。
《马家军调查》从1996年写完到2014年第一次完整出版,历时19年
问:《马家军调查》1998年5月被《中国作家》杂志专刊发表,引发了热潮。听说这次收入《独立调查启示录》的版本和以前比有所不同?
赵瑜:《马家军调查》1995年底就写完了,当时给很多出版社都投过稿,但没有一家敢拍板。直到1998年,稿件交给《中国作家》杂志社也有两年多,稿子撞上了萧立军,他准备说服其他领导,发表这部作品,他郑重跟我说,整部稿件是优秀的作品,但里面关于兴奋剂的一章发表时需要删掉。他说,可能大家会把焦点都放在兴奋剂上头,没有人再思考你要揭示的问题,那你的目的会被曲解。这番话使我猛醒,我并不想一味猎奇。就这样,这部书稿在暂时删掉了这一章之后发表了。
当时国家体委和新闻出版部门对这部作品的真实性进行了调研,确定作品符合事实。但即使如此,单行本还是从北京文艺出版社撤了下来,拖到了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了单行本。后来还有其他出版社陆续再版过,但都没有收入被删掉的那一章。我很感谢这次出版作为附录补上了,终于是一个全本了。从1996年写完到2014年出全,历时19个年头。
问:《马家军调查》之后,您又推出《革命百里洲》、《寻找巴金的黛莉》、《王家岭的诉说》、《火车头震荡》等多部长篇作品,为您带来了众多奖项。在这些作品中,您自己最满意的是哪一部?
赵瑜:一个回答是:下一部(笑)。
我自己最看重的,是至今无法发表的《牺牲者》上中下三卷,100多万字,主要是写山西省特别是晋东南地区的“文革”武斗史;而《寻找巴金的黛莉》,评论界认为它兼具了纪实性和文学性,说实话,我自己觉得分量一般,但胜在精简,技巧上比较讲究;《革命百里洲》在反映民国历史的深度上,得到了鲁奖评委们的肯定;《篮球的秘密》在写法上有一些探索,分成40个问题来写的,读者可以有选择地阅读。
市场化大潮,小说和诗歌受创严重,报告文学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问:对于初学纪实文学写作者,您有什么建议吗?
赵瑜:青年作家尝试纪实文学创作,一定要从自己熟悉的题材开始,这样才能尽快入门;不要急于侈谈自己的写作风格,这需要不断练习摸索;特别需要兼顾真实性和文学性,既要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又要把故事性讲好,读者才有兴趣读完它。此外,干这行必须多读书,报告文学写作可能涉及各个领域,没有足够的知识,从表象下笔,则无法把事物写得通透。
当年马烽孙谦指点我要多写日记,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这个习惯,对写作很有好处。另外,出去采访的时候,重要内容最好记在心里,如果实在记不住,可以事先征求访谈者的同意,用笔记下要点。最好少用录音笔,采访对象看到这种东西,心里可能会有抵触,很多话就不愿意说了。
问:您怎样看待当前的报告文学写作?
赵瑜:报告文学兴盛,是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到了90年代受挫,同时进入一个调整期,经济大潮澎湃而起,很多作家陷入沉寂。21世纪这十几年,报告文学又逐步复苏起来,很多作家开始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市场化大潮,对于文学创作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情。人们开始关注作品的可读性、故事性和语言技巧。许多社会问卷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非虚构类文学作品,小说和诗歌受创严重,报告文学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读者基础:只要作家们能扎扎实实地走下去,虚心向市场学习,敢于吸收、创新,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创作之路。
(实习编辑: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