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旭光
贝尔纳·韦伯
采访者:李旭光
受访者:贝尔纳·韦伯
《蚂蚁帝国》风行欧美二十载,法国大师级作家贝尔纳·韦伯站在宇宙的高度审视地球上的各种文明,将人类的故事和蚂蚁的故事描绘为两条平行发展的主线,让小小的蚂蚁与人类成为了可以平等对话甚至兵戎相见的战争对手,在建构一个发达先进的宏大蚂蚁帝国的同时,缔造了一个斑斓多彩、厚重深邃的蚂蚁文明,与人类文明相互竞争又相互影响。
日前,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再版了这部奇幻文学杰作。记者采访了作者韦伯,韦伯在受访期间,也道出了自己的一丝“苦恼”,就是自己通过多年的研究,写出了这几部作品,没想到自己一直被当成蚂蚁专家而经常被人忽视作家的标签。在访谈中,韦伯还表示自己对中国文化一直有浓郁的兴趣,对慈禧太后、秦始皇等等古人都能如数家珍的讲出他们的事迹。
以下为访谈正文:
近代博物学家对蚂蚁的研究都过时了
记者:您觉得《蚂蚁帝国》最打动自己的情节有哪些?
韦伯:有两个片断非常的难以描写,印象很深,一个就是蚂蚁它们新婚之夜,在蚂蚁的床上具体是怎么进行的,就是他们的激情之夜这个描写。还有一个描写就是蚂蚁战争,这两个他都是进行了尽可能的最严谨的这种观察,用最多的力气去描写,就好像在一个电影制作的过程中做成一种电影大制作那样的,以尽可能的特写把它描写的尽量详尽。
记者:在法国有一个很好的博物学的传统,比如说布丰、法布尔等进行的研究,对您的研究和写作有哪些影响?
韦伯:我读过所有的写过蚂蚁的这个大作家写的作品,包括布丰,包括法布尔,还有拉封丹都读过。其实我的阅读范围不仅仅只是写蚂蚁的那些作家,其他的重要的科幻作家,比如说儒勒·凡尔纳我也读过,全部都读过。我是在自己作品当中想体现出这样一种东西,就是科学并非枯燥无味,而是可以让人充满兴趣的一个领域,尤其是观察大自然,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当中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哪怕就像蚂蚁那样子让人平常完全不会去在意的一个小生命。
记者:拿蚂蚁来说,您在读他们的书的时候会发现有没有与现在的研究不相吻合的地方?
韦伯:大部分,像布丰、法布尔,还有梅特林克,他们写的东西其实现在基本上都过时了,尤其是他们完全不了解蚂蚁互相之间怎么沟通,对这一整个体系他们不了解。另外一个差别,我在全球旅行时对地球上存在的大部分种类的蚂蚁都进行过观察,而那些过去的作家他们只是讲法国的蚂蚁。
因为整个地球上有12000多种不同的蚂蚁,有一些它可能很大,有一些很小,比如小的不足6毫米,所以这个差别是很大的。尤其是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非洲看到过成群结队的浩浩荡荡的那种蚂蚁队伍,它们前进的时候就像一条河一样得所向披靡,它们所经之处片甲不留,当时就觉得是非常壮观的一个景象,书里面就有关于这些蚂蚁的描写。
蚂蚁存在历史远远长于人类
记者:不同类别的蚂蚁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韦伯:首先对您的问题是肯定的,不同的蚂蚁不同种类的肯定是不一样。但是作者观察的是城邦最大的那一种,所以整个描写都是针对于他们来进行的,那种蚂蚁它们在树林里面建起的城邦就像金字塔一样的。等于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我在家里面有一个大缸,我在里面养了1500只蚂蚁,写的时候每天都进行近距离的观察,看它们在这些情形下具体是怎么做的,他们互相之间的互动是什么样的。
记者:这个养的过程会不会很烦琐?
韦伯:大部分人普通时候大家关心的是家里出现蚂蚁怎么把它们赶走,我在养这个蚂蚁的时候需要给他们维持下去,所以更大的问题是怎么调到一个最好的湿度,温度怎么选择,怎么能够保证给他们的那些食物全都给吃下去。
记者:其实我们也很好奇,小小的一只蚂蚁,正常人吐口痰都能淹死,为什么它会跟人类之间有这么一场浩大的战争?
韦伯:这是真实的见闻,在非洲曾经有整个村子被蚂蚁进攻,以至于村民不得不逃走,并且有人是死于蚂蚁的进攻,它们从数量上来说远远超过人类,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蚂蚁比人类多出好几十亿,蚂蚁的适应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能够出现在沙漠,也能够出现在北极,所以整个地球都有他们的身影。
我们人类出现在地球是七百万年,而蚂蚁已经存在一亿多年了,所以说他们的文明远远超越人类的文明。[NextPage]
用蚂蚁帝国影射人类世界
记者:在您构思这个庞大的蚂蚁帝国世界里面,有没有对人类世界的隐喻?
韦伯:我对蚂蚁的城邦进行了很多描述,实际上完全可认为也的确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思考,因为很相似。
比如说在城市当中的生活,它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说蚂蚁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我们也一样有。蚂蚁城邦,即蚂蚁窝,有一个不间断的工作,就是清除垃圾,因为小动物它们有很多很多的排泄,所以它们需要保持清洁,所以它们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要不停地做打扫。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如何让它保持和谐,避免有革命现象出现。
记者:蚂蚁也会闹革命?
韦伯:在我养的那个蚂蚁缸里面有好几个蚁后,当时就观察到有一个蚁后为了干掉其中一个,它就让自己的兵蚁去袭击另外一个蚁后,B蚁后它又有了自己的军队保护自己,所以最后两个军队就进入了战争,最后就是A把B消灭掉了,并且在小说里面给那个最强的蚁后起了一个名字,是影射中国的慈禧太后。
记者:为什么要影射慈禧太后?
韦伯:是一个掌握权力的女人,而且她头脑清醒,她知道自己要什么。
记者:您对中国历史很好奇吗,很喜欢吗?
韦伯:对于我来讲,世界分为两部分,代表阳的西方和代表阴的东方。要对整个世界有更好的解读就需要理解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关系。我们如果想要知道世界往哪里走,整个人类的发展方向,势必要去了解中国文化,因为它那么的悠久,那么的伟大。
还有值得我们记得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发明了纸张,而在中国人发明造纸术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发明的?是通过观察蚂蜂。其实在中国很早以前就有这种观察动物世界的传统,在此就可能说是两个文明的一种相遇点。比如,如果说当时中国人没有发明造纸术,这套书今天也不能跟大众读者见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好比一场蚂蚁战争
记者:除了慈禧,您对中国哪个古人还比较感兴趣?
韦伯:秦始皇,知道《易经》,知道毛泽东、孙中山,唐宋元明清也都知道,还知道北伐战争,当时北洋军阀占据中国各个地区,还有三国演义,我有一半是中国人,在我的精神世界里面。
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我们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孩子对亚洲这么感兴趣,我的回答就是两种文明的哲学是不一样的,东方的哲学当中也一个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它对世界的理解经常是通过身体的体验,我认为中国的历史很暴力。
虽然说西方有它的残酷,但是中国历史当中我们所读到的那种残酷是西方所没有的,所以西方人读中国历史的时候会觉得比较震惊,尤其是中国的这些战争相当的令人震撼,或者说恐怖。
现在看到的这些人可以说是当年这种血腥历史的幸存者,但是不管是对西方人,东方人,其实现在都是这样,都是战争的幸存者,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讲,他们那段历史是非常难以承受的,他们当年的日子不好过。
蚂蚁的战争也很残酷,但是它不会为了杀人,为了得到杀人的这种愉悦而去杀人,而人类就能做得到为了让自己高兴就去获取对方的生命。但是我觉得所有的亚洲人互相之间相比,可能日本人是最残酷的,不知道你怎么想,整个日本本身的历史也是一部很残酷的历史。
记者:能不能把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这个过程描述成一场蚂蚁战争?
韦伯:可以这么类比,共同点是二者都有中央集权,差别是蚁后没有军权,也没有用来统治国家的警察这样一个机器,每一只蚂蚁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所以它会各行其责,它们互相之间不需要通过暴利去强迫别的蚂蚁做某些事情。蚂蚁的社会更像是我们人的人体结构,就是每一只蚂蚁就好像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零部件的样子,它们互相之间是一种各行其责,互相配合的一个关系,像我现在要用手去触碰这本书,我不需要强行让它下一个命令,它会很自觉地去。
人类的未来需要向蚂蚁学习
记者:《蚂蚁帝国》涉及到了一个关于未来的话题,就是蚂蚁世界想有自己的未来,人类世界想有自己的未来,开始想互相消灭,最终是握手言和了,您怎么看待人类未来这个终极的命题?
韦伯:这其实是我未来最新的一本书里面的主题,是关于人类演变的。在未来人类会向蚂蚁学习,城市里面的居民互相之间的沟通会越来越密集,权力更加的集中,可能更多的关注生态和环境,会更多的去关注居民的数量和城市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人们会去考虑生多少孩子,他在考虑的时候每每会想到这个城市到底能够承受,能够养活多少居民。
蚁后的繁殖数量是有控制的,它的繁殖后代的量永远是为了使它的城邦保持它的居民数量永远是永恒的。
记者:随着技术的发展,您是否认同未来世界一切都可以定制,都靠技术手段来实现的,比如人类的生育?
韦伯:对于人类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可能到某一个程度以后就不需要技术的进步了,会渐渐地成为人类本性的一部分。
贝尔纳·韦伯简介:
法国当红科幻文学作家、编剧、导演,其代表作《蚂蚁帝国三部曲》近期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这套享誉全球的科幻名作自1991年问世以来,被国际书评界誉为“幻想文学巅峰之作”“伟大的史诗小说”“改变读者世界观的天才作品”,获得了包括《纽约时报》畅销书奖、《出版者周刊》读者奖、《新观察者》读者奖等多项殊荣,全球发行量突破千万册,被译成30多种语言文字出版。由本书改编的3D电影,也即将在全球上映。
(实习编辑: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