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诗人梁小斌:诗歌暂时不要回归大众

2013-09-22 20:33:08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梁小斌

  中秋节后的第二天,济南下起了濛濛细雨,也为此届诗歌峰会增添了几分诗意。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热情似火的诗歌创作已渐行渐远,但诗人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忠诚丝毫未减,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一代朦胧诗人的佳作还在流行。行色匆匆中,我们这代人也仍然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中寻找自由。在昨日的诗歌峰会下午场中,朦胧诗派代表人物、著名诗人梁小斌接受了记者采访,并与现场读者互动,分享他的诗歌人生。

  诗歌是一种智慧

  记者:诗歌当下的意义是什么?

  梁小斌:诗歌跟抒情有着巨大联系,诗歌在当代的意义跟它的智慧密不可分。我不认为现在的人写不出伟大的诗篇。从北岛的朦胧诗一代到现在,我们的诗歌已经不乏抒情的力量。

  诗歌是一种智慧,包括我的诗歌,也没有真正达到具有伟大智慧的程度。而我们的诗歌往往缺乏一种智慧,很多优秀诗人的佳作都在抒情达到极致、眼看就要抵达智慧的边缘时戛然而止。

  记者:您在23年前曾在代表作《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写下: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后来很多诗派崛起,诗坛众说纷纭,如果你站在当下,和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又会怎样寻找你当初的钥匙?

  梁小斌:朦胧诗只是评论家的粗略划定,我也不见得非当朦胧诗人。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永远都属于个体写作,我读过不少青年朋友的诗歌,青年人表现的普遍价值取向是拥有社会的一切。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经过猎奇,把经历的一切事情放大。而作为一个诗人,尤其是当代的诗人,应该更有勇气表达想进入生活的一种窘迫,现实生活的融入和寻找还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思索。

  诗歌的反驳散布得要足够远

  记者:现在有些诗歌倡导口语化写作,主张平民意识,让诗歌回归大众,现阶段诗歌是否应该走进大众而不是少数精英阶层独享?

  梁小斌:诗歌能否回归大众无非就这两个结论:是或者不是。但我们简单地表述是或者不是都没有说服众人的力量。诗歌是大众还是少数人的都应有充分的理由,按照我自己比较谨慎的估计,诗歌暂时还是不要回归大众,诗歌暂时还不是大众日常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记者:您说过反驳是诗歌的动力,诗如果不以反驳作为它的动力,诗的命运只能是罪恶。您个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

  梁小斌:我曾经说过,诗是反驳。诗歌要干预我们的生活,要进入反驳,最简单的公式就是:诗歌的反驳千万不要在乡亲朋友之间进行。你的反驳散布得要足够远。诗歌的反驳不要在朋友圈子里进行,我不希望我们的诗歌在一个沙龙里面散布,在朋友之间互相争论,诗歌如果仅仅在沙龙里面引起争论,会耗去诗人奋发勇为的精神。

  诗人已无私密性可言

  记者:有人说在今天快餐文化下,人们很难再有闲情逸致去消化诗歌,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梁小斌: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自己无法判断自己诗歌的优劣,而是指望朋友圈子、刊物对诗歌的认可。在我看来,一首诗歌感动自己比感动朋友、感动外人要重要得多。诗歌写作的首要目的是写给自己看,所以说诗歌具备很大的私密性。我们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什么私密性了,如果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能有很大的反响,年轻人会很乐意变卖出去。换句话说,现在缺少经典诗歌的最根本原因是,诗人已经没有什么私密性了。

  另外,90后强调个性化写作,但是大家没有考虑过,并不是通过个性化写作,我们的个性就能够彰显出来,这是诗歌创作的一个误区。

  (编辑:李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