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臧文涛
采访人:臧文涛
被访人:梁鸿
获得第八届人民文学奖非虚构类作品奖项的《梁庄》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双重关注。近日,这部被评价为“直击农村之痛”的作品已经由凤凰联动以《中国在梁庄》为名正式出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作者梁鸿所关注的并非是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而是对家乡村庄整体状况的考察。有读者称:“作为文学作品,它比余华的《活着》更加真实;作为田野调查,它比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更加人文。”昨日,梁鸿女士接受臧文涛采访时表示,如今中国文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很多作家都离现实太远,太过“自恋”。
臧文涛:为什么会想到把目光对准梁庄?
梁鸿:河南省穰县梁庄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在离开的这十几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它。尤其是当它,及千千万万个它,越来越被看作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面?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或许,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一直有一种冲动,真正回到乡村,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乡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努力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
臧文涛:《中国在梁庄》刚刚获得了人民文学奖,你觉得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在哪里?
梁鸿:说实话,我并不认为它的价值和文学性就有多么的高。它的启发性,由它所看到的一些新的视野和可能性大于它本身的价值。我写这样的文章,并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作梦,而是出于一种精神上的矛盾和痛苦。
臧文涛:中国也有很多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你关注过吗?
梁鸿:最近五六年阅读小说的时候,发现作品的艺术很精美,但觉得与心灵、与现实太远。尤其是乡土小说中所叙述的,与现实的乡村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状况几乎没有任何对接的地方。这可能不仅仅是文学的主题或形式问题,而是作家和当代现实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的问题,作者心灵与写作对象之间出了问题。
很久以来,作家很少下死功夫去观察、体会、揣摩自己的写作对象及其历史存在,也没有作家真正有耐心去感受并真正了解乡村,感受那一个个卑微的生命存在,即使一些来自于乡村、长期以来一直书写乡村的作家。作家太过自恋,每一个人物都是自己思想的传声筒,迷失在艺术与审美之中,不想知道我们的民族、我们自己在这场声势浩大、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运动中究竟失去了什么,究竟要面对哪些重大的问题,而被一种虚假的历史感伤,其实,也是被一种知识分子权力丧失的失落感所支配。
(编辑:郭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