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本名李鹏。
《潜伏》、《风声》、《我的团长我的团》图书发行量屡攀新高图书搭车影视。
今年以来,《风声》、《潜伏》、《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图书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而迅速蹿红,读者争相购买相关图书成为时尚话题。出版界和文学界不约而同发出这样的疑问:文学与出版搭车影视,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新客船”?
评论家指出,今年来影视带红图书跟谍战热有关,只是个案,先有影视后有图书是不符合规律的。那么影视挤兑文学的历史是否遇到转机?影视业的蓬勃发展是否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机遇?记者就此专访了已大红大紫的作家龙一以及业内相关人士。
图书搭车影视出现“谍战热”
近日,由广东本土推出的电视剧《潜伏》,将持续火爆的“谍战”剧推向了高潮,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风声》、《誓言无声》的续集《誓言永恒》、《勇者无敌》、《秘密图纸》、《秘密列车》……这些图书搭载影视而出现的谍战图书销售热,让人们突然明白:哦,原来这么多谍战图书一夜之间就靠强大的影视媒体走红了。除了上述正在热播的谍战剧外,记者了解到还有一大批谍战剧即将“出炉”:《内线》已于近日杀青,《终极计划》正在拍摄,《黑三角》、《最后的99天》等谍战剧则已列入各电视台的播出计划。
记者了解到,在《潜伏》热播前,就有《暗算》、《誓言无声》、《仁者无敌》等一大批谍战片相继亮相在各地的荧屏上,并且收视率都不错。2009年《潜伏》横空出世,叫好又叫座,给谍战热又添上了一把火。综观图书市场,这些题材的书籍与影视一同火爆不外乎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建国60周年,很多图书公司纷纷推出献礼作品,大批优秀作品集体面试,不乏精品和力作。
其次是谍战故事本身很有魅力,因为《暗算》麦家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就此可见一斑。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读者的怀旧情愫,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羊城暗哨》、《秘密图纸》、《国庆十点钟》、《跟踪追击》等一批反特题材的影片就深受欢迎,由此形成了中国观众长期以来的反特故事情结。而如今《一双绣花鞋》、《秘密图纸》、《羊城暗哨》等谍战剧纷纷被翻拍,其实说穿了就是要激发起观众的怀旧情绪,满足观众的反特故事情结。事实上,谍战剧既勾起了中老年观众的回忆,也给青年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观点:
影视反哺文学已成趋势
但“网络时代”、“影视时代”之前,图书是文化传播的最主流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播更加快捷和迅速,现在除了发烧级的专业书虫,很少有人再去仔细地享受阅读的快乐,这是现实决定的。这表明传统阅读式微,越来越多的文化热点需要网络和影视这类强势媒体来策动,经典阅读正渐渐消退,“浅”阅读、快餐阅读取而代之,成为流行潮流。
著名文学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谢有顺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们的出版和影视已经开始出现腾飞的势头,这是很好的事,一大批人才集聚在出版和影视业中。文学和图书这张‘旧船票’要靠影视这艘‘新客船’来搭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影视和网络这样强势的媒体‘反哺’文学已成趋势,也表明网络时代和影视时代后,文学并非即将消亡。”
对话龙一:
“谍战”自文学产生就已存在
龙一,本名李鹏。河北盐山人。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6年调天津市作协至今,现为天津市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曾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生活史与近代城市史研究。中篇小说《没有英雄的日子》获2003年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短篇小说《屋顶上的男孩》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他的短篇小说《潜伏》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广州日报:现在谍战热持续火爆,台湾现在有人在续写《潜伏》,您觉得这个故事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吗?
龙一:如果由台湾人编剧并拍摄,也许会有点意思,但我自己不会这样做,炒陈饭终究是件很乏味的事。
广州日报: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跟着您写谍战题材,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龙一:作家喜欢写谍战题材是很正常的事,这个题材自文学产生之时就已经存在了,例如,西方社会认为历史上的第一个间谍是引诱夏娃吃苹果的蛇。不过,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专写间谍的小说家,尽管我写过不少间谍,但那都是为了再现历史生活,同时又想让小说有趣,不是刻意为之。
广州日报:据说您的新书《暗探》是一个唐朝的《无间道》的故事,是否算是古装版的谍战?
龙一:《暗探》是个系列小说,讲了5个故事,比较惊险刺激,悬念设置的比较多是真的,但说它是唐代《无间道》就没必要了,毕竟真正的《无间道》只有一个,我不想自己的小说成为第二个。
广州日报:从《潜伏》到《暗探》、《刺客》,故事内容会不会有雷同?您是不是特别喜欢谍战这种题材?
龙一: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并无偏爱。写作的固定模式是小说家的大忌,从我开始学习写小说就一直避免出现这种状况。至于说同样的历史题材和故事背景,这是我个人知识结构的问题,但小说人物和戏剧结构是必须要有根本差别的,否则便是自我抄袭,那样对读者和自己就太不负责任了。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