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眼中的鲁迅大多是严厉的,但其实他享受美味,乐于分享,是名副其实的“快乐干饭人”。
味觉与人情往往都是从故乡开始的。细读《鲁迅的饭局》一书,你会发现绍兴元素出现得非常多。鲁迅与许氏兄弟情谊深厚,许寿裳是他留学日本的同学,鲁迅进京的第一件事便是连夜拜访许寿裳的兄长许铭伯,在许铭伯的关照下,鲁迅住进了绍兴会馆,两人成为邻居,一同吃饭、一起饮酒,乡谊日醇。
这些饭局不是在会馆,就是在广和居,少数几次在杏花春、新丰楼。根据作者薛林荣的考证,鲁迅是偏爱南味的,广和居可以说是“北漂”鲁迅的厨房,但“拿手好菜”他们是吃不起的,要的大抵是炸丸子、酸辣汤,可以“送外卖”到家。此外,东兴楼的酱爆鸡丁、和记的炸虾球、龙海轩的软炸肝尖等都是鲁迅比较喜欢的菜式。从这些菜式我们不难发现,鲁迅虽偏爱南味,但口味并不清淡,还很快融入了北方生活。
生活中爱吃的鲁迅,在作品中留下了很多痕迹。《狂人日记》中有一段借用蒸鱼的讽刺描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是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可见鲁迅观察之细、感受之深了。还有《社戏》中争抢的水世界里的呆子,每天努力掘蚯蚓,掘来穿在钢丝做的钩子上,伏在河沿上钓,不到半天就可以钓到一大碗。这样描写钓虾,也定是以极细致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另有《端午节》里的主人公方玄绰,没钱还要让仆人去赊账莲花白,真让人好奇这到底是何种美味。这道菜在民国时期的北京颇为流行,文人雅士皆认为秋天喝莲花白、吃熏雁翅、听秋雨,是人生一大妙境。更有以吃饭为主要场景的《风波》,“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虽然只是简单的颜色描写,却莫名让人生了十分的食欲。油豆腐辣酱、清蒸鱼翅、熏鱼头、乌鸦肉炸酱面、炒米粥、芋梗汤……或带着对乡土美食深深的情怀,或带着一丝神秘的猎奇色彩,读鲁迅作品时总是不免带有几分对书中美食的好奇。
阅读“鲁迅”,最遗憾的莫过于只阅其枝干,而遗漏了其文中“枝繁叶茂”的生活气息。无论是生活还是写作,鲁迅并不仅仅操起“刀锋”时刻准备战斗,也在慢悠悠享受生活。人人皆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却鲜少注意到,这首诗是“达夫赏饭”的副产品。在《鲁迅的饭局》中,作者详细介绍了1932年鲁迅参加郁达夫在上海组织的一次饭局的经过。当时郁达夫拿出一幅素绢请众人随意题词,鲁迅当场写了这一名句,同时在字的上角写下了“达夫赏饭,闲人打油”8个字。
在鲁迅的生命体验中,对“吃”还有着另一层感受。家道中落让他受尽人间冷暖,在亲戚家做“乞食者”,为了父亲的病而频繁往返于当铺与药房之间,因缺钱而去上那“将灵魂卖给鬼子”的不要学费的洋务学堂,后又因为经济问题而从日本回到国内,等等。所以,他认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而这个“生活着”的状态在当时那个时代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鲁迅有着向旧传统、旧道德冲锋陷阵的勇气与毅力,但美食是鲁迅心中一隅安静祥和之地。当我们关注到鲁迅生活中趣味的一面,也便是在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与他之间的距离。从斗士到干饭人,反差让鲁迅的形象更有温度。《鲁迅的饭局》作为鲁迅研究中的特别呈现,既是鲁迅的“朋友圈”,也是鲜活的中国现代文化史。就像作者说的:“在写《鲁迅的饭局》这本书时,我力求把鲁迅置于日常视角书写,并对民国文人生活和现代文学思想资源,特别是文学论争史、传播史略作刺探。在写的过程中,梳理了许多重要的文学史料,自己认为是花了功夫、用了心的。饭局是这本书的视角,如果能对他人的鲁迅研究有一定启发,使读者有一定收获,就足够了。”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