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专访艺术批评家管郁达

2009-12-26 16:20:34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作者:李静

    北京当代艺术馆地处通州区宋庄镇,远离城市的喧嚣。先锋而古怪的当代艺术,与周围村庄里的居民没有太多关联。“领升·2009 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开幕时,这里忽然成为热闹的展场,与“大牌”艺术家云集的一些展览相比,充当“伯乐”的16 位批评家要比参展艺术家们更有号召力。
  
    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的管郁达也是一位批评家,在他看来这是批评家们的一次集体“出击”,目的就是改变目前国内当代艺术被市场操控的状态。受邀的批评家,分别独立提名艺术家,并最终将35 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呈现给所有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动向的人们。
  
    早在今年6 月召开的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上,聚集了几十位目前最为活跃的美术批评家和文化学者,并确定在半年之后举办一次由批评家集体提名的大型艺术展览。这个名为“领升”的“提名展”是专为推出艺术新锐而设的。未被充分关注但具一定学术水平的新锐艺术家,是“伯乐”们全力寻找的“千里马”。
  
    一场提前到来的大雪让11月的北京显得异常寒冷,但这不影响人们的热情。参展艺术家都是新鲜面孔,完全脱离了艺术市场的价值标杆,没有任何的光环与荣耀,凭借才情与艺术技巧展开较量。
  
    16 位批评家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与地域,选出的艺术家虽然手法和材料各异,却明显流露出相似的阴郁“气质”,这与经济危机之前流行的“嬉皮”或“卡通”风格截然不同,批评家“伯乐”们青睐的是具有思想内涵的艺术品。
  
    30 出头的参展艺术家丁炜居住在山东日照,管郁达在上海的一个展览上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就已被打动。“他画的是一条黑鱼,两米长的画面上,只有那么大一条陷在泥潭里、离开了水的鱼,”管郁达说, “那是在汶川大地震以后,这条硕大却无力的鱼好像在掉泪,我马上真实地感受到困境中人们的无助。”
  
    此次提名展的学术主持杨卫认为,艺术应有与生命相关联的更深刻的内涵,他说:“在观众看来可能这些艺术品有些沉重和阴郁,我们更看重作品中复杂的、难以名状的情绪,艺术家们对于苦难、历史等方面的认识。与市场所追求的表象的东西相比,这个批评家提名展看上去很沉重也就对了。”
  
    比较有趣的是,画廊老板、艺术经纪人更加关注这个展览,他们既希望在批评家们的集体劳动之后,精选出更有市场潜力的艺术家,更在张望,批评家们究竟会将当代艺术引向何方。

[NextPage]


B=《外滩画报》

G= 管郁达


    B:批评家们一般是怎样发现艺术家并建立长期联系的?
  
    G:我们的职业就是到处看展览,看艺术作品。在去画廊、展览和艺术家工作室时,自然就会发现有意思的艺术家和有新意的作品,留下印象之后,会推荐他参加更多的活动。
  
    B:被批评家发现并且推荐,对一个艺术家而言是不是至关重要的?对市场是不是有很大的提升?
  
    G:我们的关注会给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一些信心,会让他们有力量。至少,从批评家的角度,艺术家的作品得到了认可。
  
    批评家关注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新鲜感,我们的挑选对于艺术家市场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过类似批评家提名展这样的活动,对于艺术家总归是有帮助的。一个艺术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展览和活动逐渐建立起来的,我们今天所谓的市场“明星”,也是因为过去参加了大量的展览,才有了成为“明星”的前提。
  
    B:除了艺术家的作品之外,你是不是还会更多地跟艺术家交往,了解他的方方面面?
  
    G:我会慢慢了解艺术家。比如丁炜,虽然很年轻,不画那种光鲜时尚的东西,他的调子比较沉着、阴郁。看到他的画时,我觉得作者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后来我有机会到日照去看他,发现他过着一种朝九晚五的生活。按时上下班,给老婆做饭,一点都不浪漫。日照那个地方有些荒芜,学校好像除了巨大的操场和房子,什么都没有,周围也没有做当代艺术的环境。我们聊得非常投机,我发现丁炜是很有想法的人,经常思考形而上的东西。
  
    B:十几位批评家们独立提名的展览,大部分作品都多少有着悲伤、忧郁的调子,这一点作为策展人你预料到了吗?
  
    G:16 个批评家分别提名3 个艺术家时,都有不同的标准和立场,结果是没有办法预测的。他们的不约而同,可能是代表了一种倾向和渴望。你一直在说的阴郁,是因为其中有一部分是具有生命体验的作品,强调绘画语言本身。或者说,这是一种反市场的倾向,市场总是偏重于那些讨巧的图示。最终展览的效果我很意外。
  
    B:在市场掀起的当代艺术浪潮中,绘画是占绝对优势的。奇怪的是,这次批评家提名展上,绘画也占到80% 以上,这是为什么?
  
    G:上世纪60 年代,影像等新的媒介出现之后,就有人在说架上绘画面临危机,但没过多久就不攻自破了。我觉得真正对于“架上危机”的讨论给出强心剂的,还是绘画在中国的发展。中国这样的国家,对于手工性和绘画性的追崇其实是相当顽固的,这是历史的传承。
  
    B:批评家提名展的方式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G:如果一年办一次提名展,估计艺术家的作品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可能是隔个三五年再提名一次。
  
    B:艺术毕竟不只是给批评家看的,单纯让批评家来做艺术“伯乐”是不是会有局限性?
  
    G:以后不一定局限于美术圈子,尽可能地提到文化层面上,邀请学者、作家等各种身份的人来参加,但前提是他们是有责任心的,严肃的,对一些话题可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B:从批评家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与介入,是否存在不足?
  
    G:及时关注社会问题的,只是一种类型的艺术家,可以称之为“新闻艺术”。艺术是多种多样的,真正的艺术还是要关注人基本的问题,即便他是通过当下的新闻事件去表达,也只是一种策略或修辞。就像刚才说的丁炜,没有直接画倒塌的房子、解放军抢险救灾,而是通过一条鱼,表达每个人在困境和灾难中无力的心态。
  
    真正好的艺术,至少有一半或是一半以上,是表达人类普遍的生存经验。

    (实习编辑:王骞)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