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聪聪 庄庆鸿
“小沈阳”火了,“春晚”过后满城尽说“小沈阳”。他的粉丝不乏“80后”和“90后”,有些从来不听戏的年轻人因为他开始听起了二人转。喜欢他的人说,“小沈阳”的魅力在于他的娱乐精神,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上有活儿的民间艺人面对观众实实在在的诚意。不喜欢他的人说,他走红是因为他低俗,现在就是大众的“审丑”时代,他招牌式的跑偏裤子和娘娘腔都是在哗众取宠。
“小沈阳”是靠低俗走红的吗?那什么是高雅呢?我国其他地方剧种能否像二人转一样红起来?近日,清华大学美学教授、文化批评专家肖鹰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中国青年报:有人认为“小沈阳”的表演很低俗,你怎么看?
肖鹰:把“低俗”用在他身上并不妥,因为低俗的表演应该是有严重道德缺限、有意识违背或败坏公众文化趣味的表演。在高雅、通俗和低俗三大类型中,“小沈阳”的表演是通俗型的,在通俗中再细分,他走的是媚俗路子,用他的口头禅说,就是把观众“整高兴了”。
我专门上网看了他这两年的许多表演,尤其今年他在央视、辽宁和天津卫视的三个春晚的表演,感觉他的演技单一重复,动作、台词和表情确实另类,是“小沈阳”的,但他只有那两下子。现在有些媒体把“小沈阳”捧成一个表演奇迹,我反对。这显然是一种商业造神运动。我不认为他蕴含着多少过人的艺术潜质,他可以走红一段时间,但不会真正成为一个表演艺术家留在人们心中。
改革开放30年,央视春晚也过了25载,就成活了一个赵本山。赵之后又只有赵的弟子。这一花独放、一脉单传的“央视春晚”奇观,难道不令人反思吗?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肯定是多元文化构成的。我认为,在文明社会,应采取的文化战略是:扬高雅文化,活跃通俗文化,限制低俗文化。
中国青年报:什么样的文化是高雅文化呢?
肖鹰:我用三个特点来界定高雅文化:首先它的艺术形式经过漫长的历史锤炼,不仅成熟精湛,而且具有独立的文化学甚至人类学价值;第二,它是积极向上的,能提升民族文化、适合民族精神生活发展需求;第三,高雅文化具有高度的原创性,而低俗文化存在大量简单粗糙的复制和模仿。许多人说“小沈阳”的表演有低俗性,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自我复制。
古希腊的悲剧,中国的古琴乐,在今天能欣赏的人不多,但只要你真正接受它们,你的心灵就会被感化和提升。最近的电影《梅兰芳》我认为也是高雅的。相反,市场上的恐怖电影、色情电影,之所以低俗,不仅因为它们张扬人的肉体欲望,还因为它们为了制造刺激效果极度扭曲人的肉体欲望,是反自然的。
中国青年报:《梅兰芳》中有一句台词说:“角儿是座儿的。”这么多人喜欢“小沈阳”,不光是因为他的单一重复吧?有人说“小沈阳”走红是因为他的表演很真实,没有舞台腔,没有学院气,能让人放肆大笑。
肖鹰:在娱乐市场,所谓真实,实际上是全方位包装的结果。赵本山离不开解放帽和中山装,“小沈阳”同样也离不开娘娘腔和大花裤衩。看多了模仿自港台的洋泾浜式的“拿腔作势”,突然出来一个唱东北二人转、跨性别表演的“小沈阳”,你就会因为新奇而感到真实。
中国青年报:民间有句话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为什么在众多地方剧面临困境的当下,二人转却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呢?
肖鹰:二人转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禀赋了东北人的猛烈放浪。它能为广大民众喜爱,甚至超越地缘限制,与这种东北人的气质是相联系的。与其他地方剧相比,二人转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表演方式,不拘形式、不拘内容甚至不顾颜面,真正的“东北乱炖”,大家看什么来劲,它就给你玩什么。而其他地区的民间表演艺术,缺少这种综合性和开放性。
二人转能走向全国娱乐市场,赵本山功不可没。他以“刘老根大舞台”作为根据地,以央视春晚演小品作大舞台,同时用影视制作广推二人转,这是产业化的全方位运作。但二人转今天的“牛市”,归根到底还与当代中国文化市场化的大环境有关。
低俗文化在高度现代化的都市生活里为什么被需要,乃至于滥觞?有其人类学的原因在,也就是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所说的,低俗化满足了人类带有狂欢性的娱乐需要。
中国青年报:据了解,2008年,“刘老根大舞台”在沈阳8家剧场票房收入超过1亿元。今年5月1日,位于北京前门的“刘老根大舞台”也要开演了。其他地方戏剧能复制二人转的成功模式吗?
肖鹰:不可能。黄梅戏等中国几大传统剧种,经过千锤百炼已形成了各自的经典剧目和表演程式。培养一个成熟的昆曲演员需要一二十年,欣赏者也需要相当的古典文化素养。因此不可能像开快餐连锁店一样将昆曲等地方剧普及全国。如果硬要将传统戏剧变成娱乐化形式推向市场,最终只能是“尴尬进去,尴尬出来”,要不就是“逼良为娼”,使传统艺术丧失纯正性。
[NextPage]中国青年报:传统戏剧艺术如何发展才能吸引今天的青年人,适合他们的口味?
肖鹰:不需要把传统创新成当代娱乐形式,去适应娱乐市场需要。大概在2005年,广东的个别粤剧团曾经做过试验,在表演中加入摇滚乐因素,一时轰动,但是这种创新没有持续效应。我认为,要维护粤剧的生机,一定要以保持它的纯正性为本。如果用摇滚吸引青年观众,粤剧将被越来越多地加入摇滚因素,最后导致剧种自身的解体;如果只是拿摇滚当佐料,一阵新鲜感之后,年轻观众同样会丧失。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商业决定文化命运的时代,我们怎样维护和拯救我们的传统艺术,地方戏曲如何生存,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要有文化的判断力和战略眼光。传统存在的理由就因为它传统,因此保护传统不是把它现代化,而是在现代化中保存传统。只从商业目的出发,搞旅游开发、招商引资那一套,只能葬送传统。我们得认识到,保存民族文化传统,就是保持民族特色和文化的历史独特性!
中国青年报:为保持独特性就不用通过发展吸引青年了吗?那还谈什么传承呢?
肖鹰:我反问下,《诗经》是否需要传承?当然需要。但是《诗经》还能怎么发展?它是固定的、不可能再往前发展,它的发展就是我们通过阅读、阐释、欣赏,让它代代相传地活在我们的历史进程中。这就是我所说的发展传统。
现在,我们对文化有个最大的错误认识,就是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自身存在的权利,只认为它是可以利用甚至谋利的工具。西方人对待传统很有一套,就在于他们认为“社会要发展新的,不导致必须改变旧的”。我在德国看歌剧《卡门》是用法语演唱的,普通观众要理解意思只能看字幕。为什么不用德语翻唱?因为懂得传统价值的德国观众就要听原汁原味的法国歌剧。
现在我们国家有保护传统文化的战略,却缺乏有力度的文化扶持政策,使得地方剧种不得不被迫走向市场,为了生存最后走上急功近利的道路。阿多诺有句话对中国人是很好的忠告:“传统必须存在于它自身的历史之中。”如果真的没有一个人学,没有一个人听,那么传统文化的衰亡是历史规律,但我相信在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生命力。
中国青年报:我们如何吸引青年走进传统戏剧,喜欢上传统戏剧呢?
肖鹰:现在观众对戏剧艺术的关注度不高,第一个原因在普及教育的缺乏,古典艺术没有进入孩子心灵。第二个原因是大众舆论导向的问题。现在各大媒体上还有多少版面留给传统艺术?大众舆论对传统艺术的常规性遮蔽,就是当代社会对传统艺术的集体谋杀!就此而言,现在掌管文化和舆论的人士,是应当承担历史责任的。
艺术需要观众,但观众需要艺术培养。前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到北大演出,连演三场都爆满。可见欣赏传统戏剧的年轻观众尤其是大学生,大有人在。但对于喜爱传统戏剧艺术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缺少充分接触传统戏剧表演的机会。就是有机会,他们也买不起价格不菲的戏票。
我们的政府现在还很少考虑到有义务请公民看戏,看戏就得自己掏钱。但文化是不能以市场来衡量的,一个成熟的文明国家,应当加大扶持经典文化和高雅艺术的力度。真正有强盛生命力的还是高雅艺术。
现在中国不缺少关注文化的人,而是缺少持独立的文化价值观的人,如果总把文化绑架到某种实际利益考量中,文化就会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小沈阳”红遍中国的小品叫“不差钱”,将来中国人真的不差钱了,但是如果只有媚俗的通俗艺术走红、低俗艺术泛滥,而传统高雅艺术名存实亡,中国人就差比钱更根本的灵魂了。
附:
59.1%的人对地方戏剧的未来不乐观
剧作家黄纪苏认为,传统艺术可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里求生存,更要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中求发展
黄冲 魏巍
两年前,央视“青歌赛”中的一道题难倒了不少人——“北京的地方剧是什么?”
北京还有地方剧?没错,就是今天的北京人大都没听过的北京曲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剧种,曲剧并非一直如此沉寂。1956年上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红极一时;1980年推出的《珍妃泪》,也曾在北京西单剧场一连演了50多场。但现在,作为全国唯一的曲剧团,北京市曲剧团只有员工120多人,其中演员40多人,仅仅够演一台戏。
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地方剧种不在少数。去年4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透露,据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项调查统计,中国共有367个戏曲剧种。但如今地方戏曲剧种出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30多年中已消亡了100余种。
东北二人转却在这个冬天火得一塌糊涂。第九家“刘老根大舞台”也将于今年5月在北京前门开演。有人建议,地方剧应该赶紧向二人转取取经。[NextPage]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新浪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86人参与),对地方戏剧的未来,59.1%的人坦言不太乐观,认为地方戏剧将在快餐文化的挤压下更加萎缩;21.7%的人表示比较乐观,认为地方戏剧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只有11.1%的人认为二人转的成功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戏剧上重现。
“二人转红起来正是得益于自己的遗憾”
调查中有31.2%的人认为,一些逐渐没落的地方剧想要复兴,都该学学二人转。记者把这个观点放在一些地方剧从业者面前时,得到的回答却是:难。
这段时间,黄梅戏一级演员满玲玲常常在电视上看二人转表演。她也想过将二人转的一些元素借鉴到黄梅戏中,但又觉得要是把二人转逗乐和歌舞的形式借鉴过来,就会弱化黄梅戏本身的唱腔优势。最关键的是,“好的剧本太难找了,现在能写的人太少。”
本次调查中,55.1%的人认为,一些地方剧不容易看懂,优秀的剧目无法公演,就从老百姓记忆中逐渐消失了;43.9%的人感觉剧种剧目本身没有什么改进,很难让现代人产生共鸣。
北京市一位戏曲工作者却认为二人转不该与戏曲相提并论,说它只能叫曲艺,不是剧种。真正的东北地方剧应该是在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吉剧。“而且很多二人转内容低俗,没有传统戏曲那么高雅”。
“你想,是松紧带更适应不同的腰围呢,还是铁箍子?”对于地方剧的困境,剧作家黄纪苏这样说。
“有些人看不起二人转。认为‘我们是戏曲,他们是曲艺;我们叫艺术,他们叫娱乐;我们是精致的,他们是粗俗的。’没错,说得都对。但恰恰是因为它没你这么精致,没你那么博大精深,它才更容易适应天翻地覆的社会变迁——叫花子搬家比地主老财容易吧?”
调查中55.1%的人感觉二人转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草根,易于被观众接受;53.6%的人被它的搞笑内容吸引,“这年头不就听一乐吗?”
黄纪苏说,昆曲太程式化,怎么说,怎么唱,怎么甩袖,都那么规矩、讲究。但越规矩、越讲究就越难通融,越难适应从传统生活到现代生活的断裂和转折。从这个意义上说,二人转红起来正是得益于自己的遗憾。“在传统的民间舞台形式中,二人转是唯一一个成规模地进入我们现代流行文化中,被现代化接纳了的。”
一定的艺术有它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东北之所以成为中国笑星的主产区不是偶然的。上世纪50年代,工业发达的东北曾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混得灰头土脸。“东北文艺的市场化够彻底的,好多小剧团都被扔在大街上了,二人转就是从街上爬起来、走出去的。东北工业的衰落跟笑业的发达有着因果关系。”他说。
对于二人转被很多人指责“俗”,黄纪苏有自己的看法:观众有多俗,市场就有多俗,市场有多俗,二人转就有多俗。要是哪一天广大人民群众悲情上来了,英雄气概上来了,二人转跟着就会变脸,这一点请你放心。
“传统的东西也要在现代化中讨生活”
“现在演出市场不景气。戏少了,人多了,机会就更少了。”满玲玲说,一个演员在会馆演出折子戏,一晚上也就三五十元,加上基本工资,每月也就1000多元。而要培养出一个成熟的演员,至少需要七八年时间。
在北京的一些剧团,更呈现出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老演员50多岁,唱不动了,新演员又远远不能撑起台面,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演员,收入太少,很难留得住。
此外,戏校里很多学生都来自农村,城市里的年轻人很少学戏。“我自己虽然是演员,但从没有想过让孩子搞这行。”满玲玲说,她儿子学的是计算机,去年刚进入北京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平时也不喜欢听戏,去K歌的时候只点流行歌曲。
“现在要吸引年轻人太难了。眼下也只能保持现有的观众,走一步看一步吧。”她说。
调查中有22.8%的人说,要保护逐渐消逝的地方剧,就要像包装明星一样包装地方戏演员。有人提出:如果再出一个梅兰芳,戏曲会不会重现辉煌?
“二人转也不是只有赵本山水平高,它有一个不小的艺人群体。”黄纪苏曾在东北当地看到一名二人转演员表演,“这家伙在舞台上光彩夺目,那种表演的分寸、火候、灵动、混成,简直成精了!”而他至今也不知道这名演员叫什么。“那是一片土壤,一片庄稼,一片赵本山。”[NextPage]
“传统的艺术可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里求生存,但更要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中求发展。几年前,我曾经问一个非常优秀的昆曲演员一场演出费是多少,她告诉我是50块钱;又问你们在北京有多少铁杆观众,她说大概300个。这不是苟延残喘吗?”黄纪苏说,这两年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投入,于是大家都往那里挤。“那种地方说白了,不就是文艺收容所或文艺标本盒吗?您是想当钉在标本盒里的干蝴蝶呢,还是当在空中飞来飞去的‘花大姐’?”
他提出,二人转使用东北方言,很接近普通话,可以适应社会对插科打诨的强劲需求。“其他地方戏曲、曲艺难道就找不出自身元素与观众需求之间各种可能的联系吗?”
“观众喜欢的,领导不一定喜欢;观众喜欢的,文化部评奖不一定评得上。可我们都要靠上级拨款来排戏。”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戏曲工作者向记者坦言。
满玲玲说:“真要是自负盈亏,我们就没现在这么快活了。现在是工资国家包80%,演出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如果转企压力很大,就必须想尽办法去找市场,否则还不得喝西北风!”
其实像京剧、川剧一些比较大的剧种,曾经也进入过大众的文化,比如当年的川剧《抓壮丁》就颇受欢迎,只是没有形成较大规模。
调查中公众表示比较熟悉的剧种包括:京剧(79.8%)、黄梅戏(69.2%)、越剧(42.3%)、豫剧(39.5%)、评剧(38.2%)、花鼓戏(20.5%)、秦腔(17.5%)、昆曲(16.6%)、川剧(15.5%)、粤剧(12.0%)等。
如何保护正在消失的地方戏剧?60.2%的人指出,地方戏剧的内容和故事编排应与时代风气接近,这样才能让观众有共鸣;54.5%的人认为剧种剧目要不断推陈出新,吸引观众;53.3%的人认为要培养新一代的兴趣,吸纳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丽文说,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的最大困难就是观众少,观众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看不懂。年轻人从小看电影、电视剧长大,已经没有那个审美能力了。“只有让京剧进课堂才能提高年轻一代的戏曲鉴赏能力。电台、电视台都应该有戏曲频道,或在一些有影响力的栏目和频道插播戏曲。”
天气暖一点的时候,满玲玲经常到家附近的小公园逛逛。“你去这些地方,远远地就能听到二胡声。票友天天晚上都在那儿唱,唱得津津有味。他们是真喜欢。”
对于传统文艺的未来,黄纪苏觉得,随着中产阶级人数越来越多,一定是喜欢什么的都有。周末的时候男男女女凑在一块,一拨人练《牡丹亭》,另一拨人玩起了天津快板和京韵大鼓,还有一拨人去贵州游览山山水水,发现那儿有种傩戏,于是开始打听、研究,以至后来自己登场。“这一切很可能跟市场、跟宣传都毫无关系,纯粹出于业余爱好。这种业余爱好,加上新技术手段的支持,将来的发展地阔天宽。”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