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克里斯托弗·马可斯:我是了解安迪·沃霍尔最好的作品

2016-08-10 11:00:38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罗书银

   
2016年8月6日,木木美术馆“安迪·沃霍尔:接触”大展上,我们见到了他的御用摄影师克里斯托弗·马可斯(Christopher Makos)的身影。

2.jpg

克里斯托弗·马可斯

  采访者:罗书银


  受访者:克里斯托弗·马可斯


  2016年8月6日,木木美术馆“安迪·沃霍尔:接触”大展上,我们见到了他的御用摄影师克里斯托弗·马可斯(Christopher Makos)的身影。早在70年代就在安迪·沃霍尔的“工厂”工作,与他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关系的克里斯托弗,也许是这场与安迪·沃霍尔展览相关的“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因为比起安迪所留下来的那些艺术,他本人也许才是最值得研究和了解的。而摄影师克里斯托弗正是见证这一切的人。展览开幕后的第二天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讲座上,克里斯托弗对所有人说道:“我是这个现场唯一见过安迪,与他亲密接触过的人,所以我本人就是一件了解安迪最好的作品。”


  正如克里斯托弗所说,他不仅了解安迪·沃霍尔,我们似乎从他身上也看到了许多安迪·沃霍尔的影子。他开幕式上的绿色印花西服让他在人群中显得出挑,正如安迪怪异的着装打扮是他的一个标签一样;他随时随地拿着相机抓拍下有趣的画面,正如安迪对身边各种事情的敏感一样。而更重要的是,他自带的一种艺术家“明星”式的光环,走到哪儿,都有慕名而来与他合影的粉丝,而安迪则更是如此。他用他的亲身行动向所有人介绍着传说中的安迪·沃霍尔,讲述着他与安迪·沃霍尔之间的故事。


  其中最为中国观众感兴趣的也许就是1982年他陪同安迪·沃霍尔来到中国的三天旅行。自此之后,克里斯托弗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多次来到中国,而且几乎每一次都与安迪·沃霍尔有关。比如2013年,克里斯托弗就曾在上海碳14画廊举办了名为“安迪·沃霍尔’中国’”摄影展,展出了他拍摄的1982年安迪·沃霍尔中国行的全部影像,以及自1975年以来镜头下沃霍尔的数幅照片。


  除了拍摄安迪·沃霍尔本人,克里斯托弗也以电影和照片的形式记录纽约的繁华与起伏。曾拍摄范思哲、达利、伊莉莎白泰勒、约翰·列侬、马特·狄龙、小罗伯特·唐尼、汤姆·福特等美国符号性人物与明星的珍贵影像。他于1973年结识安迪·沃霍尔,1977年至1978年间在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工厂”(The Factory)工作,安迪·沃霍尔一系列重要作品皆是出自克里斯托弗之手,他曾被沃霍尔赞为“美国最前卫的摄影师”。其作品曾在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博物馆、泰特现代艺术馆、惠特尼博物馆等美术馆和博物馆展出,在华尔街日报等多家重要出版物上也能见其作品。


  即使被问了无数遍与安迪·沃霍尔有关的各种内容,他依然充满了兴趣,仿佛他就是安迪·沃霍尔的发言人。因为他说:“我与安迪·沃霍尔有着同样的价值观,我们都在寻找某种意义,并希望分享给别人。”

3.jpg

安迪·沃霍尔,试镜:  Ann Buchanan [ST33], 1964 年,16 毫米胶片转数码,黑白,无声,16 帧每秒,4.5 分钟。


4.jpg

安迪·沃霍尔《帝国大厦》视频静帧,1964年

5.jpg

安迪·沃霍尔,吻(片段),1963-4 年,16 毫米胶片转数码,黑白,无声,16 帧每秒,54 分钟


  记者:可否首先请您谈一下1982年您陪同安迪·沃霍尔的北京之行源自怎样的契机?


  克里斯托弗:我们是先去的香港,在那个时候香港这样的地方有很多灵感,有足够的资金及各个地方来的艺术家。他们非常疯狂,一起跳舞,去健身房。那个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很酷和很奇妙的事。当时一位名叫安德鲁·邵的香港富豪为自己新开张的豪华会所I club订购了安迪·沃霍尔几幅肖像画,邀请我们去参加展览。随后,安德鲁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三天的北京之行,我们在毫无准备和计划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份礼物。我们在中国待了四天,其中有三天在北京进行参观。


  在北京我感受到了一些共产主义的气质。有许多细节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我记得麦当劳不多。当时我们一起游历了北京非常多的著名的景点,比如故宫、长城,这些伟大的建筑都让人印象深刻。安迪很幽默,在长城脚下的时候问别人“有电梯吗?”。当时我们住在北京饭店,发现每天早上有许多人在门口聚集,他们好像在等什么,于是我拍摄了大量聚集的人群。那时很多人都是清晨在练太极,安迪便模仿他们。当时我们想关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看到很多元素,不管是北京还是纽约是有重合的,比如有一个48寸大电视正播放关于艺术的画面,和纽约很像。


  我记不清我拍了多少照片,大概有一千多张。与安迪一起的时候,我总是以自己的视野来观察和创作。摄影有一种特殊语言,只有摄影师之间才能相互理解。当时安迪非常疯狂的买中国的东西,毛主席的帽子和徽章。安迪说:“我喜欢中国文化胜过喜欢我们的文化。它更简单。我喜爱清一色的蓝装。我喜欢每天穿戴同样的东西。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我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设计同一件衣服。”不过很遗憾,安迪并没有去过上海,我想他如果去过也会爱上中国的这个城市,上海和北京的区别就像纽约和华盛顿,安迪·沃霍尔非爱上今天的上海不可。

6.jpg

《安迪和马考斯泛舟》,于巴黎布隆森林,1981年

7.jpg  
《安迪沃霍尔在长城》,1982,78×116㎝

8.jpg

《安迪沃霍尔在北京王府井友谊商店前》,1982,78×116㎝


  记者:这么多年在中国举办过许多次安迪·沃霍尔的展览,比如2013年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过“十五分钟的永恒:安迪·沃霍尔回顾展”,你怎么看待这次在木木美术馆举办的安迪·沃霍尔的展览?


  克里斯托弗:安迪对时间有一种特殊情结,他喜欢摄影、喜欢宝丽来,是因为它们非常快速便捷,而当时技术革新给予了他实验的机遇。此次展览‘时间’这一概念贯穿每件作品。安迪是非常高产的艺术家,他喜欢这种快速生产的速度。他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一系列影像作品将肖像摄影带入了另一个层次,传统、严肃的肖像变为一种批量的产出。这次展览上就可以看到这些珍贵的照片,从这些作品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11.jpg

“安迪·沃霍尔:接触”展览现场


  记者:安迪·沃霍尔在西方艺术史的地位和影响不言而喻,现在很难说还有谁不知道他,但好像我们对他的理解还非常表面,好像在大多数人眼里安迪·沃霍尔是一个与玛丽莲梦露和罐头联系在一起的商业明星?


  克里斯托弗:说到如何来理解安迪.沃霍尔?以我和安迪的接触,我认为他是一位工作非常积极的艺术家。而且在他身上很好地诠释了商业和艺术间的关系,他把这两者结合的非常完美。他不希望有非常饥饿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家是要赚钱的,要很好地与商业结合在一起。安迪有出版生意,有艺术、有摄影、有音乐。包括他的作品所表现的美元,超市罐头都非常美国化,是美国的一种精神和情怀的体现。


  最近我在意大利一个博物馆看到一本早期的杂志,这本杂志上有非常早的安迪·沃霍尔的插画,我非常惊讶,这是我们很少见到的作品。那个时候安迪非常努力的创作,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其实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在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作品。

13.jpg

克里斯托弗·马可斯为安迪·沃霍尔拍摄的肖像,1978年


14.jpg

《安迪沃霍尔女士》,1981,116×78㎝


  记者:其实安迪·沃霍尔在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创作形式:大量的作品,绘画、拼贴、装置等,本次展览我们也看到了一件装置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都是比较先锋的?


  克里斯托弗:说到创新,我知道有两个安迪·沃霍尔的实验性作品,其中一种非常独特,他把自己的尿液撒在画布上,等着画布干,让尿液当中的酸性成分产生效果,并且有一定的味道。还让不同的人将液体撒在画布上。这是比较奇怪的创新,说到安迪.沃霍尔大家想到更多的丝网印刷,但实际他是非常幽默,有创意的一个人,敢于表达自我。


  还有一个作品可能所有的孩子高中都做过这样的尝试:拿出一张纸叠起来随随便便撒上墨汁,呈现出墨迹线条便算是某种艺术。而安迪·沃霍尔当时做了很多雕塑作品。并一直在寻找非常创新的雕塑方法,他要他的助理拿来一些纸盒子,放一些水泥在盒子当中,把它关上,但这个盒子不可能承载水泥这么大的重量,当时不是非常成功,盒子破了。这是我讲到的安迪.沃霍尔的两个例子,除了丝网印刷,他有很多创新的作品,但当时没有卖出去,所以并不一定为人熟知。

15.jpg

安迪.沃霍尔在“工厂”


  记者:安迪.沃霍尔是非常成功的艺术家,很难有哪个艺术家做到这样的成就,你作为他身边的朋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究竟是当时的社会情况造就了他还是说有什么因素?


  克里斯托弗:我觉得这是双面的,安迪·沃霍尔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合作伙伴。以我的视角观察他的职业生涯会觉得非常有意思。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是1977年,当时我出版了一个个人影集,我拍了很多纽约一些像歌剧之类的人物。而安迪正通过他创办的《访谈》(Interview)杂志,试图发现新的人物。他用自己的眼光来寻找、发现,可能是街上的普通人,他们有着非常漂亮或者独特的外表。当时我并没有将安迪当做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而只当他是我的一个朋友。我和他一起在纽约街上,通过我们的双眼,洞察这个世界,观察街上的人等。当你做你的狂热事情的时候你会有洞悉一切的眼睛,真的只想赚钱去做银行家吧。

16.jpg

安迪·沃霍尔创办《访谈》(Interview)杂志


  记者:关于此次展览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


  克里斯托弗:我想是安迪的《Self-Portrait in Drag》一系列的宝丽来摄影作品,这一组照片是我们在1982年左右拍摄的,关于变性,关于外貌的改变的作品,我认为非常有意思。希望中国的观众能够通过这些照片,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

17.jpg

安迪·沃霍尔,Self-Portrait in Drag,1981 年,Polaroid™ Polacolor 2,10.8 x 8.6 厘米

18.jpg

安迪·沃霍尔《Self-Portrait》,1977 年,Polaroid™ Polacolor Type 108,10.8 x 8.6 厘米


  记者:你如何看待自己跟安迪·沃霍尔间的合作关系?


  克里斯托弗:我们对世界有着一致的价值观,我们都在追寻某种意义,然后分享给别人。


  记者:关于自己,你怎么定义你自己,摄影师或者艺术家?


  克里斯托弗:虽然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我还要继续探索这个世界,我的硬盘还没有满,我的一生都在探索。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