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盛
在您的作品中像《暖化的夜》系列作品中都透露出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关怀,可有人却说艺术解决不了问题,对此您是如何看的?
谭永石:在创作“暖化的夜”系列作品时,其实我并没有很刻意地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贯穿到我的作品中,在进行创作时,我想的更多是如何画好这些画:如何画得更有趣一点。当你在我的作品中能读到一种对人类环境的关怀时,说明是你在关注着这些问题,这是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地方的时候,来自四方的信息汇集在你那之后分离出来的一种东西吧。
怎么样把自己内心里真实的那种感觉表现出来和怎么样寻找一种更能关注自己内心体验的叙事方式是创作时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我来说很多东西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我出生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在那里度过了最幸福的童年时光,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我这一生都对那些热带雨林里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情有独衷。所以在我的作品中这些东西无意识地就成为了主角,这就是我所感兴趣的东西,而它们的命运也自然与我的作品产生了情感联系。我不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只能继续在画中叙述它们的故事。
您的作品既像科幻电影,又像是恐怖的舞台剧,怎么会想到以这样一种方式塑造画面的?
谭永石:进行艺术创作,肯定要面对自己内心里真实的感觉。于是我开始寻找一种适宜表现自己真实感情的艺术语言。我喜欢写实的表现手法,但学院主义的那种传统写实方法不再能表现我心中的视象,我要追求的是心理的真实,是从童年记忆深处的阴影里浮显出来并受想象之光照耀的真实,于是我采用了科幻电影及舞台戏的艺术效果,这是在用魔幻的手法反映当今的现实生活,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这样的真实更鲜明、更动人。我知道记忆是对过去的真实进行检视和扬弃。我画中常出现一些聚集在鸟巢里神态各异的人类造型,也许正是对过去记忆的一种真实反映,因为小时候我常和伙伴们爬上很高的大树上,搭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堂,如今的创作所出现的飞鸟异兽正好就是这种记忆里浮现出来的真实写照,并且给它们再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
我们很容易发现您的部分作品名称是引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可以解释一下吗?
谭永石:二十四气节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到的文化遗产,它能指导农事活动,千百年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选择二十四气节作为作品的题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我只是每完成一副作品就会去翻一下日历看着此时正值什么节气并把它作为作品的名称,就有点象在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创作时间。当然二十四气节与我作品传达的思想也不无一点联系,记得07年我度过了我这三十年来最热的春节,当时的除夕夜我只穿了一件T恤,于是07年我画了“暖化的夜”系列,可还没画过瘾,08年又在南方感受了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如今的二十四气节已不再象过去那样能准确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了,气候的异常变化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及生存。
展望今后艺术市场,有人欲言70年代艺术家是比较有潜力的一拨,您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谭永石:我对市场了解很少,更别说是展望将来的事情了,作为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我个人觉得自己属于比较尴尬的一代。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是中国社会结束文革刚刚开始走向美好明天的时候,这一代人既没有父辈们乌托邦式的精神追求,也没有80后消费时代的极度自我,父辈们做事只求对错,晚辈们画画但求爽不爽,70年代的人有什么?
在艺术品交易秩序混乱的时候,您坚持选择了通过画廊代理的方式交易,这点您是基于什么考虑的?
谭永石:画廓或者拍卖行是连接艺术作品与艺术市场的桥梁之一。艺术家更擅长的还是安心地在画室里画画。两者社会分工不同。致力于市场的事情就应交于画廊等去打理,艺术家通过画廊推广了自己的作品,画廊也从中得到了收益,双方的共赢是两者合作的前提条件。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所处的艺术市场大环境一直不大理想,这个外部大环境对您自身创作有什么影响?
谭永石:外部环境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这几年我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着创作,一步一步地做,慢慢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作品,按自己的感觉去寻找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做自己的事情,画自己的画,慢慢积累,呵呵。
在选择代理画廊的时候,您比较看重的是什么?
谭永石:看重画廊本身的信誉及品质以及它是否以学术带动市场作为经营理念。
您本人在广西,怎么会选择了深圳格丰艺术机构与您合作呢?
谭永石:第一次与格丰接触是在广州,当时我研究生还没毕业,正在举办毕业展览时,格丰艺术机构的黄泷先生看了我的展览并约在晚上见了面,之后又经过几次接触就合作了,缘份吧。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