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谭华
被访者:秦文君
阅读能给人很多东西,比如安静,比如情感的积淀,而且阅读文字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这种乐趣是很奇妙的。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阅读习惯,就可能一生与书为伴。着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把童年之美用文字写进她的作品里,期望小朋友爱上阅读,体味到奇妙的文学关怀,生活乐趣。她曾说过,要为孩子们写50本书,如今她的作品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她希望自己有一支神奇的笔,能一直为孩子们写下去,并注重艺术创新,让有品位的新作不断产生。
记者:您以前出版过什么作品,现在或者即将要出版什么作品?这些作品为儿童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秦文君:我自1981年起发表作品以来,陆续创作完成了《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宝贝当家》《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小香咕系列》《会跳舞的向日葵》等作品四十多部,五百多万字,十多部作品推出了日文版、英文版、德文版、韩文版等等,让世界各地的孩子都可以读到中国的儿童文学。
很荣幸的是,这些作品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而且还让我荣获了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但是,我不是一个“安分”的作家,不满足于写信手拈来的东西,总是要寻找、发现一些被人类忽略的视角,或者对生活作出精致的、更有意思的诠释。
幻想文学创作不仅是我国儿童文学相对薄弱的领域,对于我更是接近于“空白”,可是我一直都企图写幻想的作品。所以我将在接力出版社推出一部名叫“变形学校”的系列小说,这是一套从现实生活切入幻想世界的系列小说。校园小说的创作中,总有些现实的泥泞是逃不开的,但是在现实中加入想象之后,文字一下就能飞起来,像长了翅膀一样,这个写作过程让我非常愉快。我希望也能带给小读者这种“飞翔一般”的感觉。
孩子们的幻想与生活的真相截然不同,但有时正是这种幻想,让孩子能够应付生活坎坷,让他们战胜过早遭遇的无奈。所以,我想通过“变形学校”里“变形”这个概念,传递这样一种成长的力量,“通过每一次变形,把事物变得更好,当你心里怀有美好的追求,世界也就多了一个温暖的人。”
记者:现在的儿童获取知识的工具越来越多,您对当下儿童阅读的感受是什么?
秦文君:我认为现在的儿童通过新的媒介工具获取知识是不需要培养的,因为孩子一看就会。但阅读是需要经过培养的,好的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象力,提高审美等,这将受益一生。
当代教育“唯分至上”的功利风气,给孩子们施加过大的压力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住在财大的教职工宿舍里,女儿入夜睡熟了,我就挑灯书写那些孩子们的无忧无虑的纯粹岁月,写到好玩的地方还得拼命忍住笑,不能吵到了女儿。我的教育理念是,一直希望女儿能够简单快乐地成长,不必背负太多包袱。这些自然也融入到我的作品里,传递给我的小读者们。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吸引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电子媒体正在使儿童的语汇变得越来越贫乏。一次,我去浙江一所小学讲课,得知一个班里有11个学生在写长篇小说。我听了当然很兴奋。结果看了两本就傻眼:故事很“狗血”,语言很乖张。后来我才知道从题材到语言都来自网上,这令我很担心,他们得到的信息虽然多,但没有分辨优劣的能力,更谈不上审美。
记者:阅读是有难度的,您认为如何才能引导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秦文君:阅读不可以太过功利,阅读是一场马拉松,其中益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中慢慢发挥出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写作水平的提高,而是学会内省,学会和自己对话。
好的儿童文学不仅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成年人看的。经典儿童文学应该是全人类的财富,特别是要有人文情怀。因为各种因素,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遗失很多不应该遗失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很珍贵的。儿童文学写的是人生中美好的东西,孩子在小时候更多地看到好的一面,是非常必要的,一开始就看到破碎的东西,慢慢地就缺少了生活热情。
有一年我去日本一个幼儿园,孩子们在玩“过家家”游戏。有个小孩不愿意做老师选定的角色。他说不愿做爸爸,上班很辛苦;不愿做妈妈,做家务很辛苦又啰唆;不愿做自己,读书也很辛苦。那总要做一个角色呀,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做家里的小猫,什么也不用干,又有人陪它玩,又可以悠闲地晒太阳。这种消极、压抑的情绪很多孩子都有,而儿童文学美妙的地方就是能提供正能量。
孩子一开始觉得有趣读下去,他慢慢地有了情感,有了自信,就会一本一本的读下去,养成习惯。如果一开始,就对书害怕抗拒,那么以后也不会喜欢阅读。要让读书成为美好的向往,而不是压力。
未来的十年,幻想与现实的结合将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向,因为这样的作品最能反映以孩子为本位的思想。所以我想把即将出版的新作《变形学校》里的一段话送给我的小读者——“重复练习的事容易,创造难。成长就像魔法变形一样,首先是静的智慧。静心、潜心才能孕育创造。它的大敌是浮躁,不安静,哗众取宠。”
(实习编辑:葛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