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艳霞
徐则臣
采访者:路艳霞
受访者:徐则臣
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评论者眼中,这一作品被认为是70后作家迄今为止最具雄心的作品,在此之前,这一代作家更多是以写作中短篇小说著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耶路撒冷》作者徐则臣说。这位36岁作家的自画像也带有浓重的70后色彩:“我是摩羯座,A型血,这个星座和血型决定了我做事喜欢孤行到底,像《耶路撒冷》就写了6年。”
冥思苦想,发现小说结构
《耶路撒冷》是徐则臣正式决定投身写作之后,历经17年修成的“正果”。
写作最初并非徐则臣的梦想,他想当律师,但阴差阳错进了中文系。面对这个不情愿的结果,徐则臣回忆说,“整个人背负悲壮的情绪,天天钻图书馆,没日没夜地看书。”直到1997年暑假,他和作家张炜的长篇小说《家族》相遇,他一边惊异于一个作家竟然能知道陌生人的所思所想,一边私定了终身——这辈子要当作家。“那天彩霞满天,面对男生宿舍楼前的荒草,我突然想找一个人说说,我知道该干什么了。”
在大学宿舍被窝里,徐则臣写出了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那部小说的手稿没能发表,至今还躺在他的家里。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关于写作,徐则臣的想法总是很多。“写《耶路撒冷》的打算也是早就有了。写这部小说是因为我喜欢‘耶路撒冷’这四个字。”徐则臣说,他还喜欢阿姆斯特丹、圣彼得堡、伊斯坦布尔,他至今坚守一个目标:以这四个城市为书名,各写出一部作品。
“耶路撒冷”和写作主题的结合,是在2006年确定下来的。徐则臣自认这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和自己所要表达的小说主题相互契合。“我想在35岁之前,写一部能够把多年的经验和想法彻底清理的一部小说,更具体点,我是想写我们这一代人的经验、理想、困惑和焦虑。”
之后的两三年,小说的主体故事脉络已精心“计划”完毕,“但我一直没写,因为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小说结构。”徐则臣说,2010年10月,他正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一个深夜,躺在床上的他突然眼前一亮,“我从床上蹦了起来,赶紧记下用偶数章和奇数章结构小说的办法——奇数章写故事主体,偶数章穿插形式各异的专栏文章,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勘察70后这代人的精神疑难。”那一刻他收获了巨大的幸福。
慢速写作,带有航拍感觉
小说框架确定之后,徐则臣迅速展开田野调查。他想知道,身为70后的自己所遭遇的问题,国内外的其他同龄人是否也正在经受着。
“调查范围包括身边的朋友,旅途中偶遇的人,甚至包括美国、德国、韩国等地的朋友,少说也有几十人吧。”徐则臣记下了几大本笔记,字迹潦草,犹如密码。他从中得出了调查结果:房子问题、养家糊口等固然是70后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精神上的空旷更是无法摆脱之痛,他总结出10个问题,比如“到世界去”、“爱情和婚姻”、“生死观”、“恐惧”、“自我认同”等。
“这10个问题我写了整整一年,每个问题不过5000字到8000字。”徐则臣说,2011年这一年,他文字的产出量比平时低多了,“过去一年起码能写十万多字,但这一年就写了5万至8万字。”
但是,随后到来的故事主体写作,让徐则臣一度品味到绝望的滋味,“有时候我会把自己搞乱了,写着写着就糊涂了,因为人物和线索枝枝蔓蔓地纠缠在一起,经常一下子理不清楚。”徐则臣说,这也造成他的慢速写作,每天顶多能写2000多字,如果超过3000字就有要吐的感觉。
回头再看那段日子,徐则臣发现,“当时写的时候,真的带有航拍的感觉。”面对复杂的局势,要求他必须把整个世界置于一个平面上,镜头也要照应到各个角落,“我要各个人物、各个细节都要兼顾到,否则就会出岔子。”
回应质疑,为同辈人鸣冤
“很多人认为70后作家就是一帮矮子。”说出这番话时,徐则臣显得有些无奈和不平。
徐则臣说,在一些文学评论者看来,当代中国人的文学才华只体现在50后、60后、80后身上,70后作家似乎是“鸡肋”, “把我们和60后作家比,比的是质量和成就;但和80后比,比的却是市场。于是我们全都是败军。”徐则臣认为,这种标准滑动的评价机制本身就有问题。
但他也承认,70后作家写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身为《人民文学》文学编辑的他说,国内文学杂志刊出的优秀中短篇小说,大部分出自70后作家。“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代人写作不差,但我们的确写了太多中短篇小说,这牵扯了我们的绝大部分精力。”
在徐则臣看来,写长篇小说需要解决语言的密度问题、故事的节奏问题等,“不少70后作家对此考虑的少,大部分人都从中篇开始,写着写着变长了,就成了长篇。”他直言,不少作家还是缺少必要的长篇小说文体意识。
而徐则臣有点独辟蹊径的意思,对此,他认为,这固然与他对文学的敏感有关,更与他和国外作家有众多接触机会有很大关系。“相比之下,国外作家不像我们那样轻易地身陷名利场,我们的生活的确太红尘滚滚了,很多作家在无谓的酒局和应酬上浪费了很多时间。”
“大概因为这些缘故,在面对文字的时候,我时刻在提醒自己要纯粹一些,再纯粹一些。”徐则臣说,他写《耶路撒冷》最大的收获,不是自己得到了多少荣誉,“而是我为一部小说花了6年时间。对我这个年龄段的作家来说,能沉下来6年,坚持认认真真做一件事,我觉得挺自豪。”实习生 邓伟摄
内容简介
《耶路撒冷》:一代人的心灵史
《耶路撒冷》从二战时犹太人避难上海写到美国的“9·11”,从“文革”写到北京奥运会之后的2009年,在浩繁复杂的背景下,小说聚焦在出生于1970年代的一代中国年轻人身上,选取其中典型性的代表,旨在通过对他们父辈以及自我切身经验的忠实描述,深入地探寻在疾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代人的精神脉络,探寻他们的焦虑、疑难与出路。作者希望,写出中国最近30年社会重大转型时期里“一代人的心灵史”。
(实习编辑: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