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怀宗
叶匡政:著名作家、诗人、文化评论家。
采访者:周怀宗
受访者:叶匡政
“数据显示,我国是图书库存量最大的国家,以售价计,目前有884.05亿元的图书积压在仓库中”,“‘有书也不读’的矛头不能仅指向读者,在出版繁荣、阅读萧条的背后隐藏着出版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是《光明日报》10月8日发表的题为“‘有书不读’折射出版资源浪费”的评论文章中的话,该评论称“我国是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数量和种类都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两倍多;另一方面,我国又是阅读小国,年人均阅读量不到5本,是主要发达国家的1/6。”“一些书从印厂到仓库,就再也迈不动步子了……‘无效出版’的图书很大一部分是缺乏创意、内容空洞、同质化严重、缺少阅读价值的‘跟风书’”。
一边是低到令人忧心的年人均阅读量,一边是巨量的积压库存。出版的繁荣,究竟是真的繁荣,还是仅仅是一个繁荣的假象?售价884.05亿元的图书积压,似乎说明出版与阅读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又是什么让鸿沟变成天堑?
曾多年从事过出版工作的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叶匡政表示:“巨量的图书积压现象其实已经存在很久,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图书出版市场化的不完全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市场不完全,导致调节无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等,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资源浪费。”
滞后的出版市场化
首要的原因是图书出版市场化尚不完全所致。其次,发行渠道也存在问题,中国的发行渠道目前仍旧非常分散,发行环节过多,导致反馈给出版社的数据并不准确……其三,图书的统计并非完全是市场出版的数量,大量的自费出版也是造成积压的原因之一。
周怀宗:《光明日报》指出图书积压严重,出版资源浪费的现象,在您看来,是什么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
叶匡政:出版业印刷量大,同时浪费也非常大的现象由来已久,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要的原因是图书出版市场化尚不完全所致。其次,发行渠道也存在问题,中国的发行渠道目前仍旧非常分散,发行环节过多,导致反馈给出版社的数据并不准确,而全世界通行的规则是风险归于源头,出版社承担最终的风险,这也是产生浪费的重要原因。其三,图书的统计并非完全是市场出版的数量,大量的自费出版也是造成积压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自费出版的书籍,销量大多不好,但它又是算在出版总量之中的。
周怀宗:图书库存量这么大,是否和销售状况也有关系呢?
叶匡政:存量和销售量之间必然是有差距的,不可能说一本书卖5000册,就只印5000册,反过来说也一样,印5000册,未必全都卖完。一本书在上市之前,很难估计出销售的数量,有一定的退货量很正常,但是中国图书出版业中退货率一直高居不下,七八年前就已经达到一半,甚至超过一半,这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出版源头的垄断,发行渠道的混乱,零售市场的萧条,种种原因导致出版和阅读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对此,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叶匡政说:“出版业的市场化在文化领域中尚属滞后,而市场调节能力难以发挥。从来没有听过方便面浪费的事情,市场本身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前提是完全的市场化。”
书号的计划配置
整个出版环节中,书号是第一步,也是出版的源头,但是书号都掌握在出版社手中。在经过这些年的出版改革之后……这些出版社虽然失去了政府资金的资助,但是仍旧掌握着出版的源头,完全可以通过书号养活自己。换一种说法,在出版资源的配置中,并非是通过市场,而是计划式配置,出版社独占书号,市场调节失能,必然会造成浪费。
周怀宗:出版业市场化滞后的状况表现在哪里?
叶匡政:整个出版环节中,书号是第一步,也是出版的源头,但是书号都掌握在出版社手中。在经过这些年的出版改革之后,除了少数几个,大多数出版社都已经切断和政府资金的联系,不再由政府资助。但另一方面,书号的配置依旧是计划式的,什么级别的出版社配置多少书号。也就是说,这些出版社虽然失去了政府资金的资助,但是仍旧掌握着出版的源头,完全可以通过书号养活自己。换一种说法,在出版资源的配置中,并非是通过市场,而是计划式配置,出版社独占书号,市场调节失能,必然会造成浪费。
周怀宗:报道称“我国的出版数量和种类都居世界第一”,这和积压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叶匡政: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维系存在,这和我们现在的出版体系有关,不同级别的出版社每年要出版多少数量和品种的图书都有规定。但同时,这些书销售如何,却和出版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大量的烂书、跟风书籍被出版,但出版的同时已经注定销量堪忧,甚至直接就积压在仓库中,没有机会进入市场。
烂书出版的根源
投资带动式的模式又使得跟风出书、攒书等现象普遍存在,因为出版社必然要达到一定的出版规模才能维系本身的存在,如果一个出版社一年就出几本书,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只能跟风,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版了不少烂书。实际上,如果出版改革能够更加开放,固然会有许多依靠书号生存的出版社衰落甚至倒闭,但也必然会有更加适应市场规律的出版者崛起。
周怀宗:出版市场烂书多,一直都有批评的声音,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
叶匡政:实际上还是一个出版领域市场化不完全、开放程度不高的表现。我们的出版市场改革尚未完成,目前来说,这种不完全的市场反而使得出版市场变得有些畸形。一方面计划式的资源配置、传统的管理方式仍旧存在,出版的禁忌很多。另一方面,投资带动式的模式又使得跟风出书、攒书等现象普遍存在,因为出版社必然要达到一定的出版规模才能维系本身的存在,如果一个出版社一年就出几本书,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只能跟风,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版了不少烂书。实际上,如果出版改革能够更加开放,固然会有许多依靠书号生存的出版社衰落甚至倒闭,但也必然会有更加适应市场规律的出版者崛起。
周怀宗:图书出版市场的乱象如何改变?
叶匡政:实际上几十年来,因为出版业改革的未完成,市场调节能力反而在退化,上世纪90年代不如上世纪80年代,新世纪的10年又不如上世纪90年代,最近5年也不如前5年。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出版市场的进一步改革。
发行与零售的尴尬
在发行环节中,我们的发行仍旧处在比较分散的状态,除了新华书店之外,很少有其他统一畅通的渠道,一个省可能就是一个发行系统,每个出版社的发行系统也不尽相同,下面还有批发商、分销商等。这些渠道分散和混乱,可能有的分销商多报业绩,造成数据的不准确,但这些不准确的数据最终都要出版社承担风险,因为图书最后是可以退货的,只要销售终端还有没卖完的货就可以退。
周怀宗:您觉得在出版的其他环节又有什么问题呢?
叶匡政:首先,在发行环节中,我们的发行仍旧处在比较分散的状态,除了新华书店之外,很少有其他统一畅通的渠道,一个省可能就是一个发行系统,每个出版社的发行系统也不尽相同,下面还有批发商、分销商等。这些渠道分散和混乱,可能有的分销商多报业绩,造成数据的不准确,但这些不准确的数据最终都要出版社承担风险,因为图书最后是可以退货的,只要销售终端还有没卖完的货就可以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零售商的数量在大量的减退,这也是造成书籍销售问题的原因。
周怀宗:比如实体书店的经营艰难问题?
叶匡政:是的。近年来,因为房租上涨、经营艰难等问题,大量的民营零售商倒闭已经引起了很多关注和讨论。但现实的问题是,在一线城市,特别是人流量大的区域中,实体书店根本开不起,二三线城市中稍好一点,但同样也维持艰难,实体书店日益减少。城市中心很少能够看到还在营业的书店。
重新定位市场和政府
从出版和发行的源头上要完成市场化,计划式的资源分配方式应该改变。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书号都是一种资源,如果能够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去操作和运行,降低出版市场进入的门槛,市场必然会自主调节,这是减少浪费的根本办法。
周怀宗:具体来说,需要改变的有哪些?
叶匡政:首先,从出版和发行的源头上要完成市场化,计划式的资源分配方式应该改变。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书号都是一种资源,如果能够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去操作和运行,降低出版市场进入的门槛,市场必然会自主调节,这是减少浪费的根本办法。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方便面会浪费,实际上所有完全市场化的领域里,都不会有类似的巨额浪费产生。即便是有浪费,那也是商人自己在浪费,而不是浪费社会资源。实际上,商人可能因为判断失误而产生积压,但绝不会自己主动去浪费自己的资源。
周怀宗:作为管理者,相关部门又能做些什么呢?
叶匡政:管理部门可以做的其实有很多,比如说对零售终端加以扶持,比如相应地降低房租,减税等,使得零售商能够生存下去。书店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你很难想象,一个大都市,或者一个古老的城市却没有书店的情况。此外,政府还可以对零售书籍加以补助等。这种扶持可以是针对书店的,也可以是针对作者、出版社等。比如在瑞典,任何一家图书馆每借出一本书,瑞典政府就会给作者一定的补助。
瞧瞧国外出版状况
英国:130多年以来,英国历届政府从未对图书、期刊、报纸征收过任何增值税,从而使图书与其他出版物始终处于零税状态。当然,出版社仍要承担执照税、所得税等。此外,英国政府给予一些大学出版社以“慈善机构”的地位,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它们的经营全部是免税的,这一措施旨在资助学术出版。
法国:从90年代开始法国政府又把图书的税率由原来的7%下调至5.5%,比一般商品的18.6%的税率要低三分之二还多。法国对图书实行的是统一书价制度,分完税价和非完税价两种,出口图书享受非完税价。1988年,法国文化部联合数家出版社成立了法国出版创作开发协会,其主要任务是向书店提供借款和直接资助。该协会的资助方式分为无息贷款和直接资助。
德国:对一般商品征收14%的增值税,而对图书、期刊、报纸仅征收7%的增值税,对音像制品征收14%的增值税。出版企业的所得税率为50%。
瑞典:瑞典政府早在1962年就做出一项规定。对经由图书馆借出的图书的作者进行补贴。1984年此项补贴的金额就高达4000万克朗,其中一半是直接给作者,另一半给瑞典作家基金会,基金会再以补助、赠款或养老金等形式给予作者。另外,政府为了鼓励人们读书,每年还拨款600万克朗专门出版廉价图书和简易读物。
加拿大:加拿大政府每年通过一个名为艺术委员会的官方机构拨款500万加元,用以资助图书出版。1979年政府制定的《资助加拿大出版业发展计划》规定,联邦政府每年投资9700万加元资助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对于非盈利性的艺术、文学、学术和科技类期刊,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每年共拨款450万加元。
(编辑:李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