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评论家白烨专访

2013-09-30 15:39:27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作者:周怀宗


白烨

    采访者:周怀宗

    受访者:白烨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谁将最终夺得桂冠,各界猜测仍旧莫衷一是,热门的村上春树,依旧是各大博彩公司的宠儿,久负盛名的米兰·昆德拉也榜上有名。中国诗人北岛同样是华人关注的焦点,但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北岛在今年有摘取桂冠的可能。

  2012年,莫言的获奖让多年来对诺奖又爱又恨、又盼又骂的国人们过了一把瘾,也让图书市场上沉寂已久的纯文学稍稍火了一把,尽管不少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莫言是谁,但诺贝尔的光环毫无疑问地强大,这让莫言和所有仍旧生活在纯文学世界的人们稍稍安慰。

  尽管不得不承认,诺贝尔青睐欧美,但随着欧美之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诺贝尔本身似乎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初衷,除了法国、美国、德国、英国这些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户之外,诸多欧美之外的作家们,问鼎诺贝尔的可能性确实大了很多,仅仅一次诺贝尔远远不能让人们满足。2012年的莫言之后,需要考虑的不再是中国作家能不能得诺奖,而是下一个诺奖是谁?

  第一个诺奖之后,第二个是不是会随之而来,谁也说不清楚。日本为了这一天,等了足足26年,俄罗斯和英国,他们等了25年。速度最快的是爱尔兰,在1923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之后,他们仅仅等了两年,又获得了1925年的诺奖,尽管第三个来得太晚,一直到1995年,足足70年。而早在1913年就由泰戈尔获得诺贝尔奖的印度,这个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他们至今还没有等来第二次诺贝尔。中国又会在什么时候呢?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说,“中国有可能获得诺奖的人,除了莫言之外,应该还有五六个人,但是他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够获奖,却是一个难以预测的事情,或许要等到10年之后。”

  还有五六人有实力

  周怀宗:2013年的诺奖快要揭晓,你看好谁?

  白烨:好作家非常多,这说明排队的也非常多,很多入选的作家本身早已经著作等身,享誉世界,他们的作品非常好,以至于会让人觉得他们就应该获奖,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已经获过奖了。比如今年入选的几个美国作家,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作家,而且美国也有不短的时间没有出现过获奖作家了,所以他们中的某一位作家获奖的可能性很大。村上春树也是热门人选,但他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处在相对的劣势,他的作品,总体上来说,依旧有进步的空间。

  周怀宗:莫言获奖之后,不少人在猜测,下一次中国作家获奖会在什么时候,你有什么看法?

  白烨:莫言获奖的好处,一是让世界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另外一个就是他的获奖开了一个门,打破了以前那种非得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味的作家才能得奖的传统,诺奖以前对体制内的作家不大认可,但这之后,更多的作家获奖成为一种可能。至于下一个获奖的中国作家,我想在现在的中国作家中,有世界性、作品翻译出版广泛的,并且在国际上有比较大的影响力的作家,可能还有五六个人,比如余华、苏童、李锐、阎连科、王蒙等等,此外还有张炜、贾平凹,但是他们的作品量太大了,需要尽快地在海外翻译出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获奖,今年可能性太小了,诺奖连续两年颁给一个国家的作家的历史几乎不存在。我想这个时间很难预测,或许十年后可能性会更高一点。

  文学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诺贝尔奖仅仅百年历史,在更久远的人类文明史中,文学和文明,从来不曾分离,住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的人们会去品味一本小说、一首诗,远古刀耕火种的人们,也同样有他们的诗歌和故事。

  诺贝尔奖证明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但在更久的时间里,文学的传承究竟如何,文学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又在用什么样的方式观察着这个世界,思考着生命的意义,这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或许会更加重要。

  白烨说:“中国当代文学扛鼎的作家们,大多都还是和莫言同时代成长和成名的,新的作家虽然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写作方式、更多元的思想和风格,但还依旧需要成长,他们的格局和气度,还需要拓展。下一个诺奖获得者更多可能是和莫言同时代的作家,而更远的未来不可预期。”

  为历史立此存照

  周怀宗:到今天为止,中国当代文学有影响力的作家中,似乎大多都是和莫言同时代的?

  白烨:是的。基本上都是属于同一个时代,有人叫做新时期文学,我更喜欢称为80年代文学,这些作家基本上都有30年的创作历史,他们的思想、写作风格等等都已经很成熟,各方面的实力相对都比较强。

  周怀宗:为什么那个时代会出现这么多好的作家?

  白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从封闭到开放,那是一个充满了政治性的时代,一个群体性创作的时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归来者文学、寻根文学、新诗潮等等,流派众多,而且都有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创作的激情。人们对于文学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甚至视文学为生命,而且他们普遍都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有对社会的担当,要为那一段历史、那样一个社会立此存照。他们的写作,有众多的社会内容和历史内容,这就使得他们的作品更有分量,更加厚重。实际上,作家的成长,一定跟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关联的,这是那一代作家共同的特点,也是他们之所以至今仍旧影响广泛的原因。

  失去重心的多元化

  周怀宗:之后的作家,似乎这样的特点在减弱?

  白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个人化的写作开始萌发,年轻作家们的写作风格开始转变,他们不太喜欢群体化的写作,不像前一代的作家们那么关注个人和群体的关系,而是更加关注个人的生命体验。这不仅是一次写作理念的变化,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前一代写作的一种补充。这使得文学更加多元,形态更加丰富。2000年以后,直到现在,写作的多元化越来越明显,个人化的写作、历史性的写作等等,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发展文学、去表现文学,这种多元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网络的出现,使得写作形态、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周怀宗:按说多元化应该出现更多好的作家,但似乎新的作家中影响力大的并不多?

  白烨:多元化写作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纷繁缭乱的写作,遮蔽了对于最重要的东西的追求。一个社会的发展中,每一个特定的时代里,究竟什么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大到整个社会,具体到每一个人,我们要追求什么?人们不再去寻找、去探求、去拷问自我。文学的力量在于打动人心,触碰到人心中最深沉、最永恒的东西。如果被缤纷世界照得眼花缭乱,那么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就会变少。

  老将依旧挂帅

  周怀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呢?

  白烨:这跟文学的市场化有关。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是经济挂帅的年代,它的影响所及,使得整个社会生活市场化,这给过去的写作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表现在文学上,结果有两个,第一,长篇小说崛起,这和出版的市场化有直接的关系。其二,个人化的写作成为一种定式。我们知道,在没有市场前,作家是写作的中心,而市场化以后,读者才是中心,读者要什么,作家就写什么?作家不再居于中心地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被选择的对象。新世纪以后,网络科技的浪潮来临,新技术再一次带来的写作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化,原本唯一的纸质写作和传播变得更加多样,电脑、手机等。

  周怀宗:技术永远在变化,它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必然关系在哪里呢?

  白烨:上个世纪90年代,新一代的文学创作者开始崛起,他们一般被称为新生代作家,他们有一些是60后生人,但大部分都是70后人,代表人物如陈染,随后又有80后,现在90后也开始崭露头角。总体来说,新生代的写作,个人化的色彩非常浓厚,他们把过去宏大叙事所遗漏的那些边边角角,重新捡起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表现出来一种新的气象。但是一方面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一方面也因为市场化和网络时代的快节奏生活、快速阅读所带来的问题尚未解决,所以直到今天,当代文学的写作队伍中,担任主将的,依旧是那些50后、60后的作家。

  格局还需要拓展

  周怀宗:这些新一代的作家,有没有可能未来达到诺奖的水准呢?

  白烨:新生代的作家,与60后、70后的这些作家们相比,他们在人生、艺术上的历练,很多还处在叙事的阶段,跟前辈们相比,气度格局都还稍小一些。如果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在气度格局上有新的突破和拓展,我想他们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周怀宗:那么80后、90后作家如何?

  白烨:80后、90后作家,他们的特征和传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作家的分化很严重。有的写作很靠近传统,他们和传统写作者的区别,可能更多表现在经验、阅历、格局等等方面。而有的写作者,则喜欢游戏式的写作,这也是今天这个时代特征的一种表现,人们对那些过于严肃、过于沉重的话题,对于那些社会化色彩浓厚的写作可能已经不再那么感兴趣,反而更多喜欢一些轻松的作品。其三,还有的作者沉溺于网络写作之中,这一部分作者在80后、90后作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网络写作在今天方兴未艾,它便捷、迅速,但同样也有尚未克服的缺陷。还有的作者游弋在市场之中,他们更善于把握市场的风向,但是在深沉和厚重上,却还缺少积淀。总体来说,这些80后、90后的作家,和国内比,差距仍旧明显,和国外比,差距就更大。他们要成长到足够的水平,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历练和沉淀。

    (实习编辑:李万欣)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