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赵成帅
受访者:隋建国
2016年,创作了30年雕塑后,隋建国从中央美院退休,他说“终于可以做一个全职艺术家了”。
十年前,2006年,在学生们给隋建国组织的50岁生日Party上,他恍然警醒,“我以前从来没认真想过我的生命会有终点,但50岁生日的时候,我好像远远地看到了那个地平线。”他说,这一年,终于理解了鲁迅坐在坟头的那张黑白照片。这可能是五十知天命的开始。也是这次警醒,隋建国开始打量“时间”“身体”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
2006年的圣诞节《时间的形状》诞生,他将一段截断的钢条在油漆桶里蘸一下,每天一次,“它的变化是视觉完全不能把握的。最近两年表面开始起皱了,皱纹越来越深。”
2008年,隋建国完全抛开视觉控制,闭上眼睛用手捏泥巴,捏出什么就是什么,做出《盲人肖像》。此后,他用了9年时间去寻找将《盲人肖像》中“手”的痕迹细节放大的方法。2016年,运用最新的3D技术,隋建国放大了4件作品,2017年春天在佩斯北京展出。
YT新媒体专访了隋建国,谈一谈过去“玩泥巴”的9年时间,他是如何度过的?
隋建国 手迹#3 2014-2017 铸铜 290x185x130cm 2017 隋建国,佩斯北京供图
Q:2008年,您是因为什么开始闭着眼睛用手创作《盲人肖像》的?
A:一闭眼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做出的东西会让人吃惊。闭上眼睛来捏泥,其实是走向我的创作第二阶段的反面,原来做《中山装》或者《衣纹研究》,它能在公共范围内产生效应,比如“中山装”、“恐龙”、“毛主席”,只要把它变成审美对象,把雕塑的造型与塑痕个性去掉,大家就有很多社会的、文化的成份投射进来。
隋建国 盲人肖像 “文献手稿”
2008年我想把塑痕再找回来。我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中国美术馆的罗丹大展,我在美术馆里仔细看了好几天,真正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罗丹晚年的一些人体小雕塑,据说是一些舞蹈人形,跟早期《青铜时代》那种完美精到的做法完全不一样,用中国人的说法是很写意;罗丹晚年眼睛越来越不好,邓肯在回忆录里讲到罗丹为她塑像,做着做着就伸手在她身上抚摸,原因是他觉得只用眼睛是不够的。我发现罗丹在晚年突然开始重视笔墨了。罗丹是一个写实技巧非常完美的艺术家,但是到了晚年开始这样做雕塑。当时我觉得这个东西才是泥塑的精髓。
隋建国 手迹#3 2014-2017 铸铜 165x100x72cm 2017 隋建国,佩斯北京供图
2008年,这个记忆一下被提取出来了。但是像罗丹那样再写意、再随意,还是免不了捏出一个“人”。而我想做的只是捏泥本身——闭着眼只是随意捏,捏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对于泥塑来说可能就是最纯粹的。当然我也想办法把它放大,把捏的痕迹呈现在人的眼前,本来手在一块泥上的运动有10公分、20公分,一放大就变成1米、2米。
隋建国 空间挤压 2014-2017 铸铜 66x102x55cm 2017 隋建国,佩斯北京供图
Q:捏的过程很轻松,但是放大的方法寻找了9年时间?
A:开始创作《盲人肖像》的时候,就在想如果这些细节都能呈现出来,该有多完美。我试着放大后二次加工呈现那些细节,做不出来;2012年找了一帮学生,看谁能做出来,一个都没做出来。用最古典的“套圈放大”法做出来的手纹,假,不生动,包括试验3D打印,那时候扫描精度、打印精度都不够,最后就彻底放弃了。
这一两年,我在山西运城找到一家雕塑工厂,那个老板比较有远见,他知道迟早有一天,这种先进的技术会进入4.0行列,他买了这种机器。这个机器最大的修模精度能达到0.01毫米,比指纹细多了。他们平时也用3D打印雕刻,精度最细的也就两三毫米。所以,我要求用最高的精度扫描,最高的精度打印,再用最高的精度铸造出来。一年多,出了4个作品。
肉身成道(影片静帧截屏)2013 ,视频 8分钟, 2017 隋建国,佩斯北京供图
Q:细节放大到这么精确,对你的创作来说有多重要?
A:对于我来说,主要是想让人看到它里面所蕴含的东西,手就是这么捏,但其实里面什么都有了,七情六欲。我没有故意往里输送愤怒、愉快,但是,它一定都在里面。你要让人看到,你只有把它放大到一定的尺度。
它原来这么大的时候,你觉得挺可爱,一旦放大到比人高大,它就对人的身体有干预了,你会感受到这个空间、形体的起伏,形成视觉上的张力。
肉身成道(影片静帧截屏)2013 ,视频 8分钟, 2017 隋建国,佩斯北京供图
Q:将泥握在手里捏了9年时间,你在思考什么?
A:雕塑,到底怎么叫雕塑?你用训练地特别严密的技巧去模仿一个自然对象,或者是做一个很精巧抽象结构,或者只是捏个盆或瓦罐,最原始的动作就是拿泥握一下,到底哪个算雕塑?都是,但是无论多复杂的东西,都要从一握一捏开始。但是“泥塑”在雕塑领域基本是一个被遗忘的小角落,到罗丹做泥塑人体为止,泥塑基本上做到极致了,后来他就不愿做了。现代雕塑都用技术、工业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来做。在整个国际艺术界,“泥塑”基本上没有意义了,它跟现代、当代的艺术不会再发生关系了。
但是我这样一闭眼,弄了八九年,最后用3D高精度扫描、高精度打印,把这一捏所包含的那种可能性,全部都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我到这个没有人的角落,翻开看看,“泥塑”多么原始的材料,经过这种最新的科技手段,居然还能这样!
隋建国 盲人肖像 “文献手稿” 2008-2017
Q:这个方法终于实现了,有什么可以延伸的问题?
A:从观念上来说的话,其实还是有,我觉得还可以再寻找这“一握”意味着什么?石涛说“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画画就从一画开始,雕塑是一握一捏,但是,实际上一握一捏完了之后,它怎么落实为所谓的艺术作品?它必须经过艺术程序,这是艺术,当然也是工业,里面还有多少可以调整和挖掘的东西,得再看看。
隋建国 盲人肖像 “文献手稿” 2008-2017
Q:我记得你说过,在80年代的时候,您想做“中国的现代雕塑”,20年后,你想做“自我的现代雕塑”。现在退休成了全职艺术家,有什么新想法?
A:我基本上还是沿着“自我的现代雕塑”这个思路在说话。我是50年代出生的人,受毛主席影响,我们这一代干什么事就喜欢搞运动似的。年轻的时候因为了解中国的先秦哲学、审美,又刚改革开放接受了西方的现代艺术和思想,我就认为可以创造出一种跟西方现代雕塑不一样的“中国的现代雕塑”。到50岁,我觉得这个命题有问题,一个人怎么可能创造“中国的现代雕塑”?半辈子过去了,我能做出“自己的现代雕塑”就不错了,其实我也只能做我自己。
隋建国 “肉身成道”展览 佩斯北京 2017
Q:你为什么一直跟“雕塑”较劲,它对您有多么重要?
A:你做了一辈子雕塑,靠雕塑出名,靠雕塑赚钱,你做雕塑做得很高兴,或者很不高兴,这个雕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干了一辈子,干了些什么呢?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事。这个问题很有魅力,需要你全部投入进去,寻找那种神秘的东西,你去找它就有,你不找它就没有。
我觉得艺术不是创造一个成果,创造一个品牌,去生产,消费,然后去享受生活——这些都是附加的。他们说老隋你不享受生活?我说我享受创作、享受思考,我不就是在享受生活吗?我天天在工作室待着,这不是生活是什么呀?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