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晓芬
采访者:郑晓芬
受访者:郭彤
中国嘉德2014春季拍卖会于5月14日至20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集合中国书画、瓷器、油画雕塑等四千余件拍品,其中“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备受关注,由此特别邀请中国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女士为我们解读此次大观的布局以及“齐家万象”专场的筹备。
记者:今年“大观”夜场除了在时间上有一个微调,其它还有哪方面的调整?
郭彤:今年“大观”的数量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一是增加了齐白石的专场。如何使“大观”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的同时更加活泼,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同时又能保持高端的品质,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基于去年春拍老舍藏画专场的成功,我们也想在私人珍藏中拉开距离,就是说一些非常整齐的、高端的私人收藏,是否可以纳入“大观”的范围,即便是十张八张都没有问题,但是藏品一定要反映藏家基本的气质和定位。这次有一个“通钵堂”的收藏,各大名家都很齐全,而且这些藏品都是早年在市场出现的,藏家珍藏了很多年,目前来看,这个专场的反响很好。
齐白石永远是市场的风向标、领头羊,今年又恰逢齐白石诞辰150周年,去年秋拍之后,我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做齐白石,而且不论是从公司还是我个人的喜好,总觉得和齐白石有很深厚的缘分。最近几年对齐白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包括北京画院举办的几个展览,大家对他的思考以及他一生线索的梳理,他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对“齐白石现象”思考的越来越深入。要做齐白石专场,就要筛选一些没有争议的,标准的能够代表他各个时期的典型面貌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这个专场28件作品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征集过来。类似艺术大家的纪念专场,这只是一个开端,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做,可能是在画家比较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或者是在学术、市场上出现值得思考的点的时候,我们也会相应地推出这些画家或者画派的一个专场。
“大观”的近现代书画部分有两点比较有意思,一是推出一个藏家的八件吴冠中作品,事实上这是我们以前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没有征集过这么精彩的吴冠中作品,这次我们也很珍惜。这八件作品都创作于九十年代中期,应该是吴冠中创作最成熟、最有自信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从相对抽象的创作走向抽象的一种思考,而且都著录于《吴冠中全集》,也都是第一次在市场出现,所以也是我们着力打造和推广的一批精彩作品。
同时也有四件当代作品出现在“大观”夜场,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呢?从市场来讲,现在越来越走向两极的局面,一些藏家要追求画家比较极致的创作,比较精彩的典型面貌。一些重要的画家,他从走向市场的那一刻开始,作品就有普通和精彩的区别,也有价位上的区别,这次遴选的徐累、李华弌、徐希、潘公凯,这几位画家都能呈现当代水墨的几种不同的面貌,而且作品都是他们近期创作的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也希望通过增加当代水墨的作品来增加“大观”的活泼度,也增加买家的丰富性。
记者:这几位画家的选择,是根据市场度还是单纯的学术角度?
郭彤:两个方面都要考虑,比如范曾、徐希的市场是很成熟的,他们从七八十年代开始,不仅有国内市场还有海外市场,就创作而言,在当代水墨方面也是长期活跃的艺术家。潘公凯最近的巡回展览的影响很大,他是一个思想性的画家,这此上拍的作品以及最近展览的装置作品,包括他的建筑设计的稿本,都说明他不仅仅是在纸上思考,也有很多宏观的更哲学化的思虑在其中,所以我觉得他的创作是一种比较新的形式。李华弌是长期在海外生活,他的作品更多被海外藏家所熟悉,我们曾经也拍过他的作品,市场反响很好,这一次拿到他近期的一件精彩作品,我想能够呈现一种在海外生活的状态下对中国水墨的思考;徐累是近年的大热,不论是个展,画集的出版以及各种活动,是非常有人气的画家,这个热点我们没有理由忽视,所以这几位艺术家还是蛮有代表性的。
记者:“大观”夜场中的私藏专题已经成为嘉德的一大特色,如何将其更好地延续下去呢?
郭彤:主要是品牌的保障,不在数量,还是要透过收藏看到藏家的分量。很多藏家也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经验,甚至有的人收藏了一辈子,如何使自己的收藏成为知名的收藏,如张仃收藏、黄苗子收藏、老舍收藏,这些都是名人名藏,但是更多的收藏家如何使自己的收藏更加序列化,能加能够和他本身的生活以及收藏的思想,体现出惯性的收藏,现在很多藏家开始做自己的美术馆,或者开始整理自己的藏品,出画册或办收藏展,是最近几年很热闹的事,而作为拍卖公司,帮助藏家梳理或整理他们的藏品,今后会是书画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记者:能具体介绍下“通钵堂”?
郭彤:这个藏家是行家出身,他能够在近现代的收藏中走到很高端的位置,他没有特别的偏好,比方说北方画派或海派,但是他是对整个近现代大家的一个惯性关注。
如何让众多的收藏家变得有的放矢,或者说收藏到一定程度如何更深入地完善藏品或通过换手整理自己的拍品,在门类或者题材上,投资和收藏相结合的点上,能够有一些示范意义。这次推出的六个私人珍藏专场事实上代表了不同的类别,比如“任妙轩”专场是五十件书法作品,这个藏家收藏四十多年,东西不多,但是每一件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书法作品当时收进来价钱也不高,但是他有自己的一条线,可以慢慢收,但是一定不出离这条线索,最后形成的藏品让大家能看到他的喜好,同时最终的市场回报也会很好。还有一种是家族收藏“钱塘黄氏四世存珍”,从道光开始,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和他,四代人和各个时代的人的交往记录,可能名头不大,但是可以还原当时的艺术家和政治家之间的一些交往,这也是很有趣味性的一种收藏方式。“黄山之影”是来自海外的一个古代书画的收藏,这位藏家不会说中文,但是他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强烈的爱好,跟随北美对整个古代绘画的研究形成自己的收藏路线,哪个美术馆推出新的画派的展览,或者说某个研究人员推出一些新的学术成果,他都会跟着展开一段他的收藏,我们能够看到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这六位藏家分别代表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资金链,不同的收藏方向,他们的期许也会不太一样,但是最后集结成六个专场,就是能够为新的买家和资深的藏家提供多一些的可能性。
记者:如何选择一个私人珍藏在“大观”呈现?
郭彤: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征集到像老舍藏画这样级别的私人珍藏,但是从作品的质量和价位来说,能保证在品质和价位都一直的高水准,就可以考虑在大观中呈现。
记者: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二十年,市场上重要的齐白石作品大多出自嘉德,是什么原因?
郭彤:其实每一场拍卖也是反映一个公司的价值判断,通俗讲就是反映一个公司的喜好。大家都喜欢齐白石,但是对于齐白石这个人这件事,我们可能花了更多的功夫来琢磨,因为每一次的海外征集或者和对齐白石有研究的学者聊天,都能感觉到大家对他的推崇,他在创作上的自由和大胆的状态,能体现很多内容。虽然齐白石的起步很晚,但是起点很高,他似然出身在贫瘠的山村,与吴湖帆的环境完全是两回事,但是人就是这样,他可能天生就有一种自信和诚挚的创作状态,他看到的作品和学到的知识能发挥到10倍,20倍,他能把任何一个和他有关系的点加强,这是他创造力很大的表现,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自信是他最可贵的品质。这一次征集到一件齐白石早年的册页,我很感慨,事实上这本册页中很多题材都是他后来经常表现的,他在只能看到《芥子园画谱》的时候就能画出有自己面貌的同样题材的作品,他的创造力时时刻刻体现在他的诗书画印中,每一方印章与那一开表现的内容完全是吻合的。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创造力,无论是古代绘画、近现代绘画还是当代水墨,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有自己的面貌并且坚持,我觉得齐白石是很好的例子,所以他能够影响那么多人,无论是在东欧、日本、美国还是东南亚,大家说起齐白石都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喜爱,有一种共通性的赏析的成分在里面。
我们在推广齐白石的艺术也好,市场也好,希望在大陆的市场有这样一位领军的画家,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齐白石,而不是受到市场或者鉴赏上面的疑虑,可能南方的藏家由于对齐白石的认知问题,虽然喜欢也不敢买,所以展览做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入疑虑会减少,大家对他的市场表现、影响力会有更大的机会,不仅对近现代板块以及整体的艺术市场都有好处。
记者:现在的藏家越来越混搭,对于“大观”以及书画的布局,未来也会更加多元吗?
郭彤:一定会的,我们也会很坚定地将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用很巧妙的方法柔和在一起,可能会采取更纵向的梳理方法,让市场体会到艺术发展这种源流性风格的流变,在今年秋拍可能会策划一些主题来表达这种想法。
记者:谢谢!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