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岱
策展人郑志刚与艺术家张恩利
采访者:张岱
受访者:郑志刚
香港“张恩利:空间绘画”展览为郑志刚在艺术赞助人的身份之外,又添加了一个策展人的身份。
昨日于香港K11艺术基金会Pop·up Space开幕的“张恩利:空间绘画”在艺术家游走的笔触之下,对空间与绘画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这场展览的策划人,正是K11艺术基金会的创始人,著名的艺术赞助人郑志刚(Adrian Cheng)。本次展览为郑志刚在艺术赞助人的身份之外,又添加了一个策展人的身份。这位近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格外活跃的艺术推手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谈起他投身艺术领域的初衷,以及他对展览策划的理解与想法。
记者:你一直作为一位艺术赞助人出现,而在张恩利的展览中,你又扮演了策展人的角色。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身份?
郑志刚:我2010年成立K11艺术基金会以来,在武汉建立了有17个工作室的艺术村。我们的使命是推广新兴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本地化与国际化的平台。在艺术村旁边还有一个博物馆空间,用来举办展览、讲座、论坛以及各种活动。此外,我们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军械库艺术展期间举办了一系列论坛。
我们的另一项使命是向公众推广艺术教育。我们希望在大中华地区的民众能够普遍地参与、感受和学习艺术——不仅仅是欣赏艺术作品,还要与艺术家互动,理解艺术并将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因此,在艺术赞助人的身份之外,我希望能够通过策划展览来引领新的想法,并以此支持有着不同人生阅历和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最大程度上提高像张恩利这样的当代艺术家的可见度,并记录他们的美学视野。对于我来说,策展人的角色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可以借此激发艺术家的潜能,并让他们的灵感的火花得以燃烧,在我搭建的平台上实现精神的进步……我希望建立一个优秀的基金会,为艺术界提供成长的土壤,为每一个重要的环节提供有机发展的环境——从软件到硬件——就像我们在博物馆空间中所开展的项目那样。
记者:你是如何与张恩利相识的?为什么选择策划这场展览?
郑志刚:多年以来,我都在持续关注张恩利的创作。也正是他的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而且,我完全尊重他一以贯之的美学视野,以及他通过自己的语言对于平凡生活和日常琐事的表达。“空间绘画”不仅传达了人内心里对于空虚的挣扎,也是艺术家对于自己记忆的随机却自然而然的再集合。它看上去毫无意义而且琐碎,但是这段记忆标记了他生命中的一个瞬间,在这一前提下,一切都变得至关重要了。
我10余年前注意到张恩利,他是个天生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传达了很多个人信息,同时也有集体记忆。作为收藏家和策展人,那恰恰是最为打动我的地方,而此次合作就是我对此做出的回应。我感觉我与张恩利和他的作品之间有种联系——有了这样杰出的艺术家和这样亲密的联系,为他策划展览的念头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而现在,我们与“空间绘画”项目里的纸箱一起,共同分享了一段个人经历。
记者:你们两人的合作何时开始?对于展览,策展人郑志刚提供了那些想法?
郑志刚:2007年,我参观了他的第一个“空间绘画”项目,从那以后,我始终都对他的作品感到着迷,希望我们能在以后进行合作。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想法交流和对话以后,我建议将香港中环的一处超过450平米的空间改造为一个场地特定装置作品。我们通过录像记录了这一空间的拆除、改建、再拆除的过程,并将它作为张恩利作品创作的一部分——他的作品总是给人留下记忆的线索,让人在脑海中留下记忆。我们决定在一个空间中用日常物品再建一个空间,以更好地呈现关于“记忆”的观念——使用他喜爱的纸箱这种素材来再现城市化进程。
记者:香港“空间绘画”项目与此前在印度、伦敦等地的版本有何不同?香港的项目如何适应本地的环境?
郑志刚:“空间绘画”承载了张恩利的想象力和童年记忆。香港的项目,张恩利又有了新的创举,他用卡通纸箱搭建了这个装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香港的缩影。作品以外,我们还决定保留场地里墙壁和天花板上的东西:钻孔、管线等等,因为这个场地本身就是一个“盒子”,它包含了它自己的历史,这也是让张恩利的每一个“空间绘画”项目在不同的场地和城市都具备独特性的原因。与其说这个项目被本地化了或者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不如说他是张恩利对于香港的一种反应和表达,这一点也会被前来观看展览的人们感受到。项目中用到的纸箱是一种材料,也是装置的媒介,很明显,它们是一个临时性的集合,所有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都会对其产生共鸣,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次全球化的体验。但是,每一场展览,每一件作品,都值得从它的观众那里得到开放的解读。
相关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张恩利——空间绘画
展览时间:5月12日—7月13日
地点:K11艺术基金会Pop·up Space(香港上环新纪元广场中远大厦)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