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对话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

2014-05-08 10:36:55来源:randian燃点    作者:

   

作者:吉罗拉莫·马里(Girolamo Marri)


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


意大利常青画廊入口

  采访者:吉罗拉莫·马里(Girolamo Marri)

  受访者: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

  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是常青画廊的三位创立者和总监之一其他两位分别是洛伦佐·飞亚斯其(Lorenzo Fiaschi)和莫瑞希欧·瑞哥罗(Maurizio Rigillo)。常青画廊恰巧是我最爱的画廊之一,而马里奥本人也恰巧和我一样,来自意大利。该画廊从不按规矩出牌,但成立24年以来不仅没有亏本,还在意大利以外的地方开了两间分画廊。

  吉罗拉莫·马里(GM):常青画廊在意大利的圣吉米亚诺城(San Gimignano)创建,后来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开了一个分画廊,2007年的时候又在距巴黎城区60公里的穆琳(Le Moulin)创立了另一个空间。以此为基,你可以对两种完全相反的形势做到心里有数:一面是增长越来越慢的意大利艺术市场,另一面则是持续增长的中国市场。你是否也如此解读这种局面?

  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MC):我不这么看。关于“市场”的定义和探讨总是很复杂。根据我的经验,艺术市场是由全世界共同运作和维系的。我们每年参加20个左右的艺术博览会,买家也来自世界各地。

  GM:在你的画廊空间里,艺术家基本可以肆意发挥。

  MC:我们画廊的目标是放手让艺术家搞好自己的艺术,为此我们显然需要让不能亲临现场的人们也看到他们的作品,否则故事的精彩只进行了一半;参加艺术博览会是个让故事继续的办法。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也进行网上宣传,效果很好,收益也不错。

  GM:双年展和艺术博览会的并行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引发了许多讨论。你好像倒是可以两者兼顾,应对自如。你们的展览空间都大到可以把展览做出双年展的味道了,大型装置和新奇方案比比皆是。然而与此同时,正如你所说,你也很喜欢参加各种艺术博览会。

  MC:这就是常青画廊的思路。而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明了地方和全球背景下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性。

  圣吉米亚诺是是位于托斯卡纳区的一个中世纪古城,当地的历史遗址吸引许多游客。常青画廊的诞生地就是这里的一座剧场。我们想为这个死气沉沉的名城注入一点活力。“常青”这个名字代表我们想要建造一座贯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桥梁的意愿。(意大利语“Continua”的原意是“延伸”、“持续”—译者注)。

  接着很快,我们就对双年展和艺术博览会有了兴趣。我们视之为一个促进文化产业落后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好办法,而当地的人们也厌倦了种种肤浅和平庸的活动。

  GM:在穆琳的大场地里举办的“领域”系列活动是一个集中体现你们努力的例子。当时很多画廊都被邀请展出各自艺术家的作品,比起常规展览,它更像是一次双年展。

  MC:嗯,艺术家需要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和在不同环境中工作的经验,而不是局限于一个画廊。

  GM:我发现一些欧洲的画廊十分热衷于独树一帜,而这种痴迷往往适得其反。我就认识一些艺术家,感觉要被这些神经兮兮的小资画廊憋闷死。但是在中国我看到相反的情况:艺术家和画廊之间无需签订独家合同,签了也几乎是废纸一张,艺术家们仍是四处游走……

  MC:……我们连合同都懒得签……

  GM:这种情况可能在比较小型和年轻的画廊里多一些吧。有时候这些画廊好不容易推出一位年轻艺术家,大一些的画廊就提供更好的价钱或是展出机会企图挖墙脚。艺术家也轻易地抛弃了他们最初的赞助人。这样的情况你碰到过吗?你在中国有挖其他画廊的墙角吗?

  MC:啊,我们挖全世界的墙角,可不只是中国。(他说这话时面不改色,令我十分钦佩。)说实话,我们不想要过于正式的关系,也不想用信任维系这种关系。如果偶尔我们被坑了也无所谓,反正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以后还会有。最初创立常青的时候,我们三人每人出了一百万里拉的份子钱(听起来特别多,但那是在意大利使用欧元之前,其实也就相当于人民币4300块!),有几次还濒临破产。我们相信自己,信任一起工作的人,还总喜欢冒点小险,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别人不像我们这么做呢?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所以其他人为什么不能学学我们开放的态度呢?这对整个艺术圈子都有好处啊。

  GM:我感觉如果在北京的空间展出更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你们会更赚钱。

  MC:对我们来说,在中国开办空间的目的是建造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艺术家陈箴坚信这个想法,并且催促我们开展行动。2000年,就在他病逝之前,我们展览了他的作品。

  GM:你们的空间是一些中国艺术大家进行告别展览的舞台,比如2000年陈箴的展览,还有顾德新,2010年宣布自己封笔后便在你们798的空间里做了最后一次展览(正好距那次事件发生20年)。我不是说你们是扫把星(澄清这一点是因为马里奥听到此处竖起一只眉毛),我就是说这是些重要的时刻。

  GM:我听说你们展览顾德新的作品《2006—09—02》的时候,放在地上的苹果都烂了,画廊因此遭了鼠灾。

  MC:还有蛇呢。

  GM:谈到公众和艺术的关系,谈谈你们在798艺术空间举办的莫塔兹·纳赛尔展吧。那可是次政治色彩浓重的尝试。

  MC:我们几乎什么也没卖出去……整整两周过去了……可能卖出去一幅(他咯咯笑)。但那个展览还是很重要,它诠释了对自由的寻求和在某种困境中人们对自我的解放。现在看来,把埃及举为例子确实有点问题,因为阿拉伯之春过去一年多之后,当地的人们的境况其实不如以前了。

  我相信艺术是另一种形式的信息。莫塔兹的展览在很多方面意味深长——它让人们知道其他地方都发生了什么,也让他们知道那些事其实并不遥远。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