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原研哉解析“空”理念

2012-03-19 11:04:42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作者:朱洁树

    采访者:朱洁树

    被访者:原研哉

  作为日本当代设计师的代表人物,原研哉真正参与设计的产品并不多,更多时候,他是作为“设计概念的传播者”,或者“设计哲学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也正是由于一系列设计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他的名字为中国人所熟悉。杨浦区证大当代艺术空间正在举办“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中国展”,入口处写着原研哉的一句话,“讲述设计是另一种设计”。开幕当天,簇拥周围的粉丝大多是年轻人,而一头白发、身形魁梧的设计师本人平静地站在人群中。对于原研哉来说,“设计”和“信息传达”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

  日本保有中国历史文化切片

  记者:您曾提到现在是新一代设计师,新的一代有什么特点呢?

  原研哉:日本设计领域,按年龄、风格,很细腻地划分,可以划分出很多代。不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代。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代非常优秀的设计师为日本设计做出了很多贡献。包括我的前辈田中一光先生。他们从年龄上讲,比我高一辈。经过这一代前辈的铺垫,展现了日本设计的功能性,为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给设计领域带来了一种新风。

  在那之后,更年轻的设计师,给世界提出了更多思考、问题,大家共同创生出一种新的理念。

  记者:我们知道,您提出了一种“空”的概念。

  原研哉:整个世界的文化渊源,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很多都是非常复杂、繁琐的细节开始的。这跟各个文明古国的起源有关系,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起源于贵族,贵族要体现一种权力,很自然就会采用非常复杂的形式。

  “空”(Empty)的概念之前,有另一个概念“简洁”(Simple)。这一变化在西方大概经历了150年的变化。随着“王”的尊严变得弱化,设计、物品更加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在这种社会大背景的变化下,物品、材料逐渐变得简洁。所谓Simple的理念也是产生于西方。

  随着欧洲产业革命之后,大概有150年时间,产生了Simple的概念。

  距今300多年前,日本也有类似的变化。但除了简洁之外,更展示一种空的感受。曾经,日本也崇尚奢华,和欧美一样。[NextPage]

  记者:这种“空”,常常让人联想到佛教的禅意。

  原研哉:所谓日本“空”的理念,从最终结果来看,与禅意确实有相关性。但我在做设计的时候,也并没有刻意融入禅意。在以前的书及演讲中,应当没有特别提到,我进行过禅意的思考。一直以来我的简约的设计理念,跟西方的“Simple”(简洁)存在本质差别,所以我引入了“Empty”(空)的概念。用“空”的设计与西方比较,中间没有掺杂宗教的内容,只有对于设计的理解。

  记者:所以其实这个“空”,更多与日本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

  原研哉:日本文化中,存在一些非常复杂的元素。日本历史上有一个中世的时代,就是室町时代。在那个时代,大约500年前,日本发生了大的战乱,持续了十年之久,历史名城京都几乎被焚烧殆尽,史称“应仁之乱”。

  通过十年的变故之后,日本人从贵族阶层到老百姓思路都开始转变,为什么需要那些华丽而奢靡的东西?其实,跟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并不需要那些。这样的状态下,完全能够达到生活的需要。

  正好在这一时代,“禅”的概念,也从中国引到了日本。应仁之乱之后,当时幕府的将军隐遁了,隐居在和室中,这也是日本现在住房最原始的形态。虽然我们看上去这个房间非常简洁,没有更多布置,但你不会感觉它鄙陋。在这样的房间当中,可以喝茶、插花。传统日本的茶道,房间并不大,就两个人对坐。在这张茶室中,如果有简单的装饰,顶多就是简单的插花,墙壁上的挂画。印有樱花的托盘,端上来之后,主客双方会感觉仿佛整个房间也生成了一棵满开的樱花树。不是说真的有一棵满开的樱花树,而是在这种非常简洁的环境中,两个人各自展开想象,把环境充满。也可以想象波浪翻滚的海滩。物质上相对贫乏,但精神上十分充足。这个就是真正传统的日本茶道,主人这一方用传统的形式招待客人,而客人把主人的心意完全地接受过来。

  传统的日本文化,就是依靠“空”的理念,延续几百年,传承到今天。

  日本应该说首先把这种空的内涵进行丰富,实际上是意念的东西,思考的方式。无印良品就是应用了这一理念,包括产品、设计、选材、制作,都贯穿了这一理念,从这种简洁、洗练当中,激发人们去思考更深层的东西。

  无印良品强调的不是单纯的简洁、简练,而是一种空的理念。所有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拥有各自的使用方式、场合。无印良品只是提供一种普遍性。

  纵观中国的历史,在宋代,其实也有相当长的时代,当时的文人墨客,产生的文化,也产生了空的特点。包括之后的禅意,之前的老子,也都有蕴含了空的精神,其实文化的交融在各地都有发生。

  记者:“空”的概念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比比皆是,您特意提到了宋朝,中国的宋代对日本影响很大吗?

  原研哉:宋代以前的艺术,中国也像西方一样,体现出一种所谓贵族的文化。文化发源也都是来自王朝。进入宋朝之后,因为技术革命、科举制度,文化慢慢流向更加平民化的趋向。整个宋代的文化也出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在中国的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宋代给予后辈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中日之间的交流始于唐代,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宋代之前,更多的是实际的物品的往来,宋代时期,意识方面的影响变得更多起来,有这样一种意识的渊源。

  对于中国的文化,日本受到了很多影响。中国的历史上,随着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一个带有时代精髓、特色的东西,传到日本,慢慢日本一直都是沿承下来,每个时代接受中国不同时代的元素,一直延续下来,留下痕迹,直到今天,日本依旧留着中国唐、宋、元等一代代,具有那个时代痕迹的一些东西。

  日本在整个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如果把欧亚地图旋转90度,日本正好在最底下,如果把它比喻成弹子机,这些珠子最终都会落到日本。从文化的继承角度来讲,这些元素都落到了最下端。包括来自欧洲、印度、中国、俄罗斯,以及太平洋地区的,日本本身资源并不丰富,但是它是一个非常愿意学习的民族。

  沉淀下来的,才是文化的精髓

  记者:您曾说过无印良品的理念是“这样就好”,这与商业社会崇尚的不断推新,不断刺激消费的做法是否背道而驰?

  原研哉: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商业化的兴起,做产品的人开始关注到消费群体,慢慢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念。20世纪后期,人们追求一种更新的东西,期望设计不断拿出更新的东西。每个消费者都担心自己被时代淘汰。这是每个人心中自然的状态,这也推动了设计不断推新。

  无印良品不是把视点放在追新,而要把产品介绍给消费者,激发他产生很多想象。我本人非常不喜欢设计产品时,针对消费者的需求。一味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不知不觉会营造出彼此的审美惰性,这是在各地经常会看到的消费的状态。我希望在设计中,种下引导的种子,激发他去思考的意识。商品制造也好,商品消费也好,也需要带有教育性。如果一个国家、社会的教育、引导意识比较强,国家设计出来的产品档次就会比较高。

  所以,无印良品的产品跟所谓时尚往往有些背道而驰。[NextPage]

  记者:所以虽然所见物质很简单,但背后精神很复杂。就如同日本的传统文化。

  原研哉:不单是日本。所有文化深厚渊源的国家,其文化都体现在其产品设计中。比如德国的设计有一股高贵的感觉,日本与贵族文化相去甚远。日本是一种平民文化。

  我认为,西洋领导时代趋势的潮流可能会慢慢减弱。亚洲文化逐渐兴起,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的文化渊源非常深厚。它们从西方吸收了很多知识,同时将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国家。中国有很多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实是值得去发掘的。带有浓厚亚洲特色的文化特质,这种土壤上,会产生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文化,或许会代替西方,引领一股新的文化潮流。

  记者:我们都说当下的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似乎缺少设计。您怎么看中国的设计?怎么看设计原创性的问题?

    原研哉:关于中国缺乏设计、设计师的这个问题,首先,要肯定,中国存在非常巨大的潜力。刚才也提到,中国文化、历史内涵非常丰厚。但是现在中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日本也曾经处在这样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所显露出的社会的特点,就是大家都在追求新的,好的,特别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很多人都担心为时代所抛却。因此大家逐渐趋向于追求时尚的趋势,这个阶段经过之后所沉淀下来的,才是文化的精髓部分。日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经历高速发展,慢慢沉淀,冷静思考,之后,文化的渊源、资源才会突出显露。

  中国的设计孕育着很大的可能性,对于这种可能性,我个人抱有很大兴趣。

  好的设计,就是启迪人心

  记者:您也设计过一些书籍,在现代,书籍作为信息的载体面临过时的危险。您觉得未来书籍会以什么方式存在下去?

  原研哉:我们回顾书的发展历史,书有500多年的历史。我们现在书面临的挑战无非就是电子书、网络的挑战。电子书的历史与纸质书相比,相当短暂。我认为未来出版物可能会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眼前有屏幕、字幕,那可能是未来的阶段。如果那个阶段达到了,这个短暂的电子书的时代可能只是一种过渡,是微不足道的。

  书无非就是传递信息的载体。纸质书就是把书雕刻化,印刷就是这样的过程。人们同样关注自己获取信息的方式,希望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够用手触碰到它,获得更深的印象。这个可能也是人们开始精装化,把书做得更加精美的原因。未来,如果书继续存在的话,应该也会是这样继续往精美的方向发展。

  记者:您为爱知世博会做的设计因为部分原因没有实现。您说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项目。您是否在其中蕴含了什么样的期待?

  原研哉:当时这个项目所有的方案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创意,是一个团队的创意,其中包括很多著名设计师。创意的主题是“自然的智慧”。尽管没有被采用,但是从中也总结出很多经验。这个项目中获得的很多思考,这个项目之后,其意识的源泉不断涌现。在我参加的各种项目,最先的目的并不是被采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很多思考。这个是弥足珍贵的。

  记者: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怎样的?

  原研哉:简单地说,就是启发和启迪。看到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人们的观感超过了设计师本人的想法和体验。可能就是一个好的作品。

  记者:这次展览,您期待什么样的观众来看,期望启发、启迪哪些观众?

  原研哉:希望所有人都来,只要有时间。如果说有特别的希望,那希望更多年轻人来看。不只是看原研哉的设计好或者不好,喜欢哪一个。更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展览重新去审视,设计到底是什么。重新去思考,让他们产生一些共鸣。

  记者:您未来还有些什么样的计划?

  原研哉:我们现在正在考虑一个关于住宅的问题,项目名称叫做“HOUSE VISION”。现在亚洲其他国家的产品质量做得也非常好,成本也很低廉。日本希望在传统领域之余,拓展出新的区域。未来的住宅应该是整个打包的概念,不仅是外面一个盒子,而且设计更多里面的智能化的内容,以及移动的,包括电视、医疗设备,整个融合在家居的概念当中。

  如何建造出自己所喜欢的居所,这些知识在学校是获取不到的,也许是由于住宅产业的变化速度过快,住宅形式、小区结构、家庭构成、交流方式都在面临着快速变化的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进行深入思考。

  (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