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这是一本关于罪责的书

2009-02-26 14:03:24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德国作家施林克


《本杰明· 巴顿奇事》 《革命之路》     《问答题》     《朗读者》

  凯特·温斯莱特凭借在《朗读者》中的精彩表演捧得奥斯卡影后小金人。电影《朗读者》改编自同名小说,中文版曾在2005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随着电影在全世界的热映,译林出版社于日前推出新版《朗读者》。在电影《朗读者》上映之后,其原作者、作家施林克不久前接受了德国媒体的采访,他对电影改编表示满意,并表示《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而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
 
  小说作者施林克为柏林洪堡大学法律系教授,同时也是北威州宪法法官。《朗读者》是有史以来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在同名影片获得金球奖后,其平装本再次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二名。

  电影不能重现我的画面

  问:这部电影是否实现了您对它的设想?

  答:我事先并未对电影有什么固定设想。我有我自己的画面,而电影不能重现我的画面。如果作家指望电影重现他的画面的话,那他就不应该卖出电影版权。作者期待的,只能是优秀导演为故事和主题挖掘出出色的、新颖的画面。

  问: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成功地做到这点了吗?

  答:他和编剧大卫·黑尔一起守卫了这个故事和这本书的主题。即使电影的倒叙视角本可以让他把这部片子导成一部屠犹片,但他没有,他拍的是第二代人即战后一代卷入第一代人——也就是战争一代人的罪责的片子。

  问:您最希望谁来演汉娜?

  答:我一直盼望凯特·温丝莱特能演汉娜·施密茨。

  问:您也参与了电影的创作工作吗?

  答:斯蒂芬·戴德利,大卫·黑尔和我有过很多次交谈。有时他们采纳我的提议,有时没有——事情就是这样。那些谈话很好。

  问:您曾经出现在一个场景中,不过非常短……

  答:非常短——我几乎没能在电影中认出我自己。我拍戏只有一天时间——很多等待,极大的耐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个场景,细微的改变,片场是一种专注和创造的气氛,从导演到司机。很有趣。

  它是一本关于罪责的书

  问:一些时间以来,以纳粹或屠犹为题材的美国电影纷纷出现,比如《刺杀希特勒》、《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圣安娜奇迹》等。在这一系列电影中,《朗读者》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答: 请让我再强调一遍:《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为什么现在美国电影如此热衷于第三帝国和屠犹的题材,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哈克特曾做过精彩的回答:经历了道德分裂的布什年代,人们强烈向往道德上的一致性,向往清晰有力的善恶标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朗读者》不属于这一系列的美国电影,它关注的是道德问题、紧张和矛盾冲突。

  问:您担心人们又会有“好的纳粹”的误解吗?

  答:因这本书产生的误解,这部电影也会碰到——一般都这样。

  问:您怎样来描绘人们在注视汉娜这个角色时所产生的矛盾心理?

  答:我希望这种矛盾心理就是米夏·伯格在书中体验的那种,是战后一代对战争一代所持有的内心冲突:好感和震惊,向往和厌恶,理解和审判。

  问:现在年轻一代的处境与战后一代有所不同吗?

  答:第三代几乎没有卷入战争一代的罪责中,第四代就根本没有。因为卷入罪责的前提是,人们认识那些犯罪的作案者、策划者、助手、袖手旁观者和视而不见者,亲身体会过在喜爱和震惊之间,在理解和审判之间的张力,而且这种张力得不到充分释放。

  发动机还是绞肉机?

  王胡

  第81届奥斯卡奖刚刚揭晓,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大获全胜,证明文学仍然是电影业重要的发动机——如果不是绞肉机的话。而出版商和作家对于电影改编文学则褒贬不一。

  好莱坞年年糟蹋好小说?

  作家威灵·戴维森(Willing Davidson)2月17日为著名的网络杂志《Slate》撰文,指责好莱坞年复一年地乐于也善于糟蹋好小说,今年也不例外。

  “《本杰明·巴顿奇事》和《朗读者》绝对是烂电影,”戴维森写道,“《革命之路》既是我今年看过的最烂电影,也是我读过的最好小说之一。”

  为什么书如此之好,电影又如此之差?戴维森说,答案说简单也不简单:小说长,电影短。把小说压进胶囊而不伤筋动骨是不可能的。要想清这个问题倒也不难,只要反过来看一看,好电影能改编成好小说吗?

  恐怕不能。

  “伟大的小说催生伟大的电影”

  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令其小说原著大受欢迎,仅该书最近一个多月的销量,便超过了它自2006年出版以来销售数字的总和。该片的小说原著、印度作家维卡斯·斯瓦鲁普(Vikas Swarup)所写的《问答题》(Q & A),也由其美国出版商兰登书屋重新包装,改成与电影同名,于今年1月2日适时推出,40天卖出了17.5万册。而2006年版的《问答题》,总共只卖出了15万册。如今大奖到手,其销量再上新台阶几已板上钉钉。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伟大的小说催生伟大的电影。”兰登书屋CEO盖尔·雷巴克(Gail Rebuck)说,“当前的票房榜就是明证:《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革命之路》、《朗读者》,不一而足。接下来就是良性循环,电影反过来会拓宽书的读者群,因为某部卖座的电影或电视剧集,新读者们将会发现伟大的小说,《革命之路》即为一例。”据称,改编成电影后,理查德·叶茨《革命之路》的销量已经暴增了300%。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