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田超
受访者:张若昀
这几年,张若昀出演了《麻雀》《无心法师》《法医秦明》等热播影视剧,从军装男神到蠢萌高中生,张若昀戏路很宽。12月14日、15日,由张若昀主演的话剧《三姐妹·等待戈多》在上海保利大剧院首演,这次他挑战的是濮存昕19年前饰演的角色,一人分饰“弗拉基米尔”和“韦尔希宁”两个人物。该剧完成上海首演之后,还将在苏州、常州、厦门、宁波等地上演。
为何要从荧屏转战话剧舞台?张若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这个年纪不怕累,就怕心里空,拍电视剧是一种消耗大于积淀的过程,有时拍多了就自以为会演戏了,而演话剧每天在排练场都会有新的收获,“卸下一切包袱,只专注于表演本身。”
关于《三姐妹·等待戈多》
1998年,病榻上的林兆华在等待病愈的煎熬中突发奇想,把契诃夫与贝克特这两位戏剧大师的代表作《三姐妹》与《等待戈多》做一个后现代的拼贴。当年这部聚集了濮存昕、陈建斌、龚丽君等实力派演员的话剧,引起了戏剧、文化圈的很多争论。
在剧中,三姐妹在等待回莫斯科的机遇,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两个时代,两种毫无关联的人,由于等待,他们的命运显得十分相似。不过,林兆华不愿用“等待”概括这部剧的主题,他希望观众能看到不同的东西。
今年新版《三姐妹·等待戈多》由林兆华担任导演,林熙越和崔永平担任联合导演,除了主演张若昀外,其他演员还包括崔永平、李浩天、刘洋、周情云、陈雅狄等。
演林兆华的戏很兴奋 担心因“面子”被认可
今年11月,电视剧《爱情进化论》杀青之后,公司同事跟张若昀聊排林兆华话剧的计划时,没以为他会这么兴奋。“那天晚上大家在吃火锅,本来白天忙的是另外一件事。自从说到这,我那顿饭就一直在问什么情况、什么时间?真的假的?靠谱吗?从那之后一礼拜,我就天天追着跟我说这个事的人。”
张若昀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学校时看过林兆华导演的话剧《绝对信号》录像。张若昀也清楚“大导”在中国戏剧界的位置,这部首演于1982年的话剧被看作是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开端。张若昀透露,他们那一届从老师到学生,对话剧都有种偏爱,这次确定要排《三姐妹·等待戈多》后,也让他们班的同学羡慕嫉妒恨,“这事我就只跟大学同学炫耀过,就是因为跟最熟的朋友忍不住。”
第一天来到剧组时,张若昀心里有过疑虑,他担心跟其他话剧演员有距离感,“我不希望大家迫于面子接受我,或者说交流起来走不到心里去。”
他觉得,话剧舞台上能找到表演最本质的东西,能否很好地融入到排练中、表现在舞台上,也关乎自己这些年来是否找到了做演员的正确方式。“在这边我觉得很幸福,前两天又特别丧,情绪变化特别快,这跟拍电视剧完全不一样。”
几天的排练后,林兆华对张若昀的印象是“自然朴素”,“这小孩儿挺好,是明星,没架子,挺随和,形象、声音都可以。”
在这部话剧中,张若昀要扮演的两个角色,一个是轻松幽默、时而深沉的流浪汉,另一个则是生活苦闷的中年男子。《三姐妹》的台词好背,有内在的逻辑性,而《等待戈多》就两个人物,而且台词重复,他常常拉着另一位主演崔永平一块背台词。
接连拍剧怕被“磨空” 舞台唤起对表演的热爱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影视演员登上话剧舞台。明年6月,周迅也将出演赖声川的新戏《雕空》。
演员为什么钟情于演话剧,它和拍电影、电视剧有何不同?除了学生时代埋下的话剧种子,张若昀也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前几年接连拍了几部电视剧,张若昀说:“我觉得累是可以承受的,主要是怕空,怕思想上的东西被磨空、掏空。像我这个年纪拍戏不能太闲,还得把自己给弄得满满当当的,但如果我一直满满当当的话,我拿什么去演戏?我的生活和我的理解在哪儿?这样(排话剧)的机会,我去年就想过,当时接了《庆余年》的戏五年要拍三季。当时就想如果有空闲的时间能有一个可以常演的话剧。”
“另外,话剧舞台上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更直接”,张若昀说拍电视剧有时会有一种遗憾,当观众看到的时候你已经忘了拍摄过程,而在舞台下观众的反应是最直接的。
“我觉得舞台是初心,它是对表演的热爱的初心。我考上电影学院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爱不爱,或者有多爱表演,都是在舞台排练过程中慢慢明白表演是什么,包括它的理论,后来的实践,所以它是一个唤起你对表演热爱的初心的地方。还有一点不同,影视作品没有那么纯粹而完整的准备时间,话剧有充分的体验,可以把你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浸润进去,而不是说明天就要拍了赶紧‘往身上泼点水’。”
真人秀很难展示真正性格 表演成了竞赛会影响心态
最近,张若昀也参加了《喜剧总动员2》《花儿与少年3》等综艺节目。在《花儿与少年3》里,张若昀话不多,却是最心直口快的,这也是他最喜欢的综艺节目。“跟我以前想得一点不一样,真的就是大家出去玩儿了,他们也不干涉你。有些旅行上的障碍不是设计出来的,那个有限的金额不多,但也不会特别穷。在20多天的行程里怎么旅行,怎么生存,怎么跟人交往,都不是故意的,一点儿台本都没有。如果我们今天心情不好,那就不用出去,就在这聊天,那就拍一天在这聊天。”
张若昀觉得,观众往往不太知道演员生活中真实的性格,而《花少》可以让观众看到一个侧面,“说白了你也很难在真人秀里展示你真正的性格,比如我们在这聊天,和旁边架了机器的感觉就不一样。《花少》没有台本,所以我们展现的就是被模糊一点的性格,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人真实的一角,而不是说一个特别强烈的被塑造出来的人设,因为有些综艺节目是有人设的。”
而提到最近热播的《演员的诞生》,张若昀说,看了周一围和翟天临那一期,“我觉得这两位的戏都非常好,那里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空间,让大家关注表演本身这件事。但是对于我一个年轻的、稚嫩的还在学习的演员来说,我肯定在这(排话剧)学习得更好一点。因为《演员的诞生》稍微有点(竞争),一旦它变成了竞赛的形式,我担心会影响纯真的心态。”
记者:你之前看过濮存昕的版本吗?什么感觉?
张若昀:我真的觉得这个戏对鉴赏者来说,是有门槛的。对于平常经常看话剧的观众来说,戏你越熟悉就越有门槛。“大导”也说,这个戏知识分子看了会很难受,它确实不是一个特别方便理解的东西。如果第一遍以纯观众的心态去看那一版的时候,会觉得这个戏超过了娱乐享受的门槛,上升到了艺术鉴赏的门槛,所以(看录像时)我都是拿着剧本,对照着看,我很喜欢,大家都演得特别好。但是纯以观众的视角来鉴赏,我真的不敢说我有鉴赏能力,因为作为演员和作为戏迷来说,这是两码事。
记者:《三姐妹·等待戈多》吸引你的点在哪里?
张若昀:它是两本名著,它的台词每一个地方都特别经得起推敲和琢磨,你要不求甚解的话肯定会觉得这是在讲什么?作为演员来说,很多时候接到电视剧的剧本,第一眼看觉得这个故事挺好看的,但是自己去演的时候突然发现它不通顺,很多环节设置得不合理,所以作为演员你要补这个洞,不补的话观众也看得出来。但是看《三姐妹·等待戈多》这个剧本的时候,我反复对照着看了多少遍,发现你怎么想它都是合理的。
记者:“大导”说你表演特别朴素,你怎么看这次排话剧和演电影、电视剧的不同体验?
张若昀:电影我拍得不多,演电视剧的话很容易形成一个外壳,自以为会演戏,自以为演戏是一个模式化的东西。因为镜头可以帮到你太多,有太多人帮你抬轿子,甚至这个东西是可以欺骗观众的,但是欺骗观众不代表你能欺骗自己。如果你一旦形成这个壳,你永远就留在那个壳里了,禁锢着你出不去。(话剧和影视的)表演来说,本质的东西其实是相通的,在技术性上有一些不一样,比如说在电视里边不会那么大声地说话,不会是这样的交流。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