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纳艺术的革命性意义
· 中国电影“黄金十年”不是梦?
· “再见”是一种必需的态度
· 是小说太夸张,还是现实很荒诞——一本小说引发的司法腐败热议
· 赫塔·米勒:为死于暴政的生命而活
· 社会形态与知识分子艺术——知识分子艺术的必然性探讨
· 手机文学:长短是真正壁垒吗?手机写手也成行业?
· 哪天不实验了,中国流派就形成了
· 萧亚轩不断跳舞有没有用?
· 布鲁克纳与马勒
· 绘画:穿越时间之障——“未来制造”与“制造未来”之意义
· 人体和动作在舞蹈美中的意义
· 只有唱作人才能拯救乐坛
· 中国出版业正向绿色环保“无纸化”方向演绎
· 不仅仅是阿喀琉斯的愤怒
· “面相唯物主义”关于黎薇的雕塑
· 文学革命发端史的几个版本
· 德国当代艺术的典型特征之一:当代绘画大趋势不承袭“表现和新表现主义”
· 为诺贝尔文学奖一辩
· 张艺谋不是反东方主义的文化英雄
· 观看秩序与视觉记忆
· 谁在收藏当代艺术?
· 向赫塔·穆勒致敬
· 被误读的毕加索:是大师还是色鬼?
· 我的艺术和生命同步
· 一首歌包打天下的日子过去了
· 舞蹈文化观念与舞蹈本体意识
· 《同一首歌》是官商典范
· 赫塔穆勒获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什么?
· 法兰克福书展劲吹中国风 中国首次担任主宾国
· 下一站 乌托邦?——邱黯雄与当代艺术的乌托邦们
· 当代艺术不能太“中国足球”了
· 影像传达的力量
· 摄影没有真理
· 钻石之光难以闪烁
· 《麦田》:和“性”有关的悲情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