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兴安
诺贝尔文学奖常常和我们开玩笑,——和无辜的读者,和喜欢押赌注以期大赚一笔的出版商,还有我们那些没事业心人云亦云的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的专家们。用评论家李陀先生的话这叫“带球过人”,你越是想左,我偏往右,你越是热门,我偏偏爆冷。据说现在每个出版商手里都有一个专家提供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大名单,可结果往往是人算不如天算,毁了不少出版商,专家也成了“乌鸦嘴”。
赫塔·穆勒(Herta Mueller)的作品,大陆还没有真正出版过(台湾出过她的一部长篇小说,《世界文学》曾翻译过她的一个短篇小说),国内最新的《德国文学史》连她的名字都未提及,理由是她是一个由罗马尼亚移民到德国的作家。我没有看过她的小说,对她无法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但是有两种可能或许值得我们思考:或者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昏了头,或者是我们的外国文学专家没有眼光没有文学的识别能力。这个只能有待不久,我们看了作品后才能判断。
赫塔·穆勒的小说是关注政治的,对集权统治时期的罗马尼亚给予了深刻的批判。早期有作品《劳工营》和《专制统治》。没看过她小说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前两年获得法国戛纳影展大奖的罗马尼亚电影《四月三周两天》,那部电影是齐奥塞斯库独裁统治时期的真实写照——在法律禁止堕胎的荒唐政策下,一个早孕女孩的悲惨遭遇。关于小说与政治的关系,我想引用一句英国评论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的话:“小说都是政治性的,就算看来离政治最远的时候也是这样,同时小说又是逃离政治的,即使是在它直接讨论政治的时候。”这个论断可以作为我们将来评价赫塔·穆勒小说的一个参照。
赫塔·穆勒的经历很特别,她虽然生长在罗马尼亚,但却是个德国后裔,从小就讲德语。会两种语言的赫塔·穆勒大学毕业后做了翻译,却被国家安全部门盯上,命她做国际间谍,她拒绝了,然后就失去了工作。1982年,穆勒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低地》,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的苦难生活,出版后不久就遭到了当局的审查和删减。198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未删减本在德国出版,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1987年由于不堪忍受当局秘密警察的骚扰,她与丈夫瓦格纳离开罗马尼亚移民到当时的西德定居。
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对赫塔·穆勒写作的“少数民族语言运用的独到性”以及“字里行间的道义感”给予了特殊的关注。赫塔·穆勒是德国后裔,在罗马尼亚属于少数民族,上文中提到的《低地》就是她表现这一题材的成名作。她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再现了巴纳特人(德国后裔)的乡村生活,揭露了家庭和社会的阴暗面以及官僚的腐败,引起广泛争议。所以,她的身份是双重的,也是奇特的,在罗马尼亚,她是少数民族作家。到了德国,她又被定义为移民作家,或者叫“外来者”、“边缘人”。就是这样一个外来者、边缘人,她用写作走进了世界文学的中心,占据了人类文学的制高点。
尽管赫塔·穆勒离开祖国罗马尼亚二十多年,但是她过往的生活经历却成了她写作的巨大财富和源泉。她说:“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生活便是在罗马尼亚集权统治下的那段经历。德国的生活非常简单,而就在几百公里外,便是我那些过去的记忆。”她还说:“当我离开的时候,我打包了自己的过去,并且意识到集权统治在德国仍旧是一个尖锐的话题。”
她就是在这种“跨文化”的两个国家和两个民族的夹缝中保持了一个写作者的独立性和自由感,完善着作家职业应有的使命、价值和良心。所以,我以为她应该是个值得我们研究的作家,尤其是对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她的写作经验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文学现象。
翻译并熟知赫塔·穆勒作品的皮特·安顿得知她获奖的消息时说:“真是棒极了,我觉得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发对人了,终于开始关注那些无与伦比的,但是往往被忽略的作家。在罗马尼亚,她是德国裔的少数民族,并且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她不仅仅是政治讽喻的写作,她的作品还充满了诗意和完美。赫塔·穆勒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编辑: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