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青
朱天衣
朱天衣著作
朱天衣著作
采访者:杨青
受访者:朱天衣
她教书,也写作,《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是她在内地出的第一本书,好多都市人一直在做着归隐南山的梦,她早在十几年前就落地成真了。中信出版社今年3月又出版了她的《来世今生》,记录了她一直以来的成长历程。除此以外,她在新浪开着博客、微博,更新频繁,也在内地媒体写专栏。
她就是台湾作家朱天衣。
8月6日下午两点约定的时间打电话到她家里,采访很顺利,聊到中间才知道她约下午采访并不是她晚睡晚起,而是因为一大早她要忙家里所有的猫猫狗狗,差不多要忙整整一上午。
对大家越来越熟悉的朱家老三,这次,我们想聊点不一样的话题。
朱家最另类的一个
看过一张朱家三姐妹和父母的全家福:老大朱天文居左,紧挨着妈妈翻译家刘慕莎,老二朱天心最右,右下巴正好抵在爸爸穿了西装的肩头。爸妈中间的核心位置是老三朱天衣,与其他四人双唇微闭的平和相比,她张嘴露齿笑得好灿烂,白衣长发,神采飞扬。
她也是朱家最另类的一个。在姐姐们早早接过爸妈的笔,在文坛上叱咤风云时,她却另辟蹊径,当模特、唱京剧,还唱民谣,还凭那首《深秋浓浓的红枫里》获得金韵奖。
毕业后两个姐姐跟爸妈住在一个屋檐下,尤其是结婚后的二姐一家,使得那个家成了台湾文学的重镇,一家有五支健笔,只有她一个人走得很远,她在山上盖起了她的伊甸园,除了先生以外,还有21只猫、19只狗、3只鹅、9只鸡、1只八哥以及池塘里无数的鱼和螃蟹。有人拿陶渊明来比朱天衣,其实朱天衣山居岁月的辛苦跟陶渊明的悠然毫不搭界。如果用文字风格和写作技巧来评价她的《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完全低估了这本书的价值,因为朱天衣记录的是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她记录的只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坚韧和执著,当然也能看出她乐在其中。
台北工专化工科?京剧科!
朱天衣的学历报出来会吓人一跳:台北工专化工科(现在台北工专已改名台北科技大学)。与大姐朱天文淡江大学英文系,二姐朱天心台北大学历史系的学历比起来,再联系爸爸朱西宁作家,妈妈刘慕沙翻译家的身份,不摇头都不行。
朱天衣说,报考台北工专完全是为了躲避再一次联考,工科学校女孩子非常少,差不多一千个学生中女生只有十个左右,比起土木建筑这些更硬朗的学科,朱天衣说,化工相对适合女生,可以在室内做实验,问题是她对化工根本没兴趣。她一进学校就忙着学京剧、办合唱团。以至于爸爸调侃说,你念的哪里是什么台北工专化工科,分明就是台北工专京剧科。念到四年级的时候她实在不想念了,跑到台北文化大学念自己想念的京剧。于是她的台北工专学历有了一个“肄业”的纪录。但这丝毫不耽误她日后的生计,除了教学,做动物保健,最终还是回到书桌前舞文弄墨,像两个姐姐一样,成了作家。
说起这段学化工的经历留下什么影响,朱天衣笑道:上台北工专对自己的惟一影响就是,真的没兴趣的事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教书,她希望自己的学生从小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惟有喜欢的事情才能发掘全部的潜能。
有两个姐姐的“幸与不幸”
朱天衣曾在《姐妹仨》中写道:“我何其有幸有个姐姐,又何其不幸有两个如此优秀的姐姐。”
在台湾的文学界,朱家姐妹和张大春被誉为台湾文学高耸的两座双子塔。朱天文和朱天心有一段时间几乎包揽了台湾文学的各种大奖。更糟糕的是姐姐朱天文是学霸级的,从小就一直考第一名。而二姐朱天心在十六岁便在报纸上连载小说《长干行》,十八岁创作长篇自传《击壤歌——北一女三年记》风靡一时,重版十多次,被称为高中版的《未央歌》。
作为朱家最小的妹妹,在两个姐姐的光芒照耀下,会不会觉得被忽略?从小又是怎么样的生态中成长的呢?
朱天衣说,小时候,家里还OK。一般第一个孩子照书本养,第二个孩子照老大养,第三个孩子就照小猫小狗养。她从出生到成长正好遇到爸爸最忙的时候,他在军中办很多文艺活动,又逢他创作高峰期,而爸爸又做什么都不强求,所以自己跟他不像姐姐跟他那样亲密。自己小时候很贪玩,家里不会对成绩有要求。基本家规有,但心性上基本让孩子自由发展。
压力是从外界来的。老师总说你姐姐如何如何,所以她当老师后尽量不拿学生跟他们的兄弟姐妹做比较。
年轻时的朱天衣自觉很叛逆,别人总会问你们家怎么样,她很迷惑:家庭事业一定要每个人都继承吗?她个子高,长得也漂亮,去唱歌,做模特,后来又去唱京剧。唱戏这件事,她觉得要投入很大心力,觉得付出和所得是对等的。但模特和唱歌是靠身体和天赋,就像浮光掠影,匆匆一过就结束了,所以就不再做了,但现在看来那些经验很可贵,可以成为将来写作的一个蛮有意思的题材。
叛逆归叛逆,但她当时完全能感受到父母亲和两个姐姐对文学的虔诚和热爱,觉得他们完全是用生活在涵养文学。
接下来阴差阳错,她因为喜欢自然地生活,也为了照顾家里越来越多的猫猫狗狗,只能远离城市,开始山居生活。说到与猫狗的缘分,朱天衣说,其实是从妈妈那里开始的,对两个姐姐而言,写作是她们最重要的事情,但姐姐们也在忙猫,现在大姐二姐每天要喂家里的20只猫,外面固定喂的有30多只流浪猫,要占用很多时间,大姐又是做事认真的处女座,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逼她出去,丢下猫,写作几个小时。没想到写作最大的敌人就是猫。两个姐姐甚至为了猫不敢同时出国。
她印象中爸爸很宠溺妈妈,妈妈有点野野的,大咧咧的,父亲走了,妈妈很惆怅,感觉走的不是伴侣,而是全部,最欣赏她的那个人不在了。妈妈去年这个时候一场大病,一直在调养控制,二姐很严厉,督促监督妈妈,所以妈妈恢复得挺好。
写作是她们的信仰
两个姐姐谢绝了内地出版社邀约的开博客和微博的要求,安心静写。朱天衣开在新浪的博客和微博却很活跃,还在内地好几家刊物和网站开专栏。
问到和姐姐们的区别,朱天衣说我的写作状态跟她们不一样,对我而言,我还教学,动物保健,写作只是很重要一部分,写作对姐姐们来讲却是全部。
人一生最精华的年龄就是50岁左右,这个时候笔练得很棒,感官没完全消退,古今中外的作家这段时间出版的东西是最好的,姐姐们非常在意这个时光,不是为写而写,不是为了稿费,也不是为了读者,是为生命的本身而写。她们不希望被局限住,如果应邀写一些对方希望写的题材,这对她们的写作是一种伤害。在物质上守得住清寒寂寞,不会为五斗米折腰,写作对她们而言,像信仰一样的东西。人生苦短,精力有限,姐姐她们只是专心做好自己。
说到姐妹三的感情,朱天衣说,年轻时谈恋爱不愿意多说,不愿意分享,三姐妹常谈文学逸事,猫咪的事,千分之一的几率会谈到彼此感情的东西。我自己珍惜姐姐,我们彼此都没什么闺蜜,但我们仨可以知心彼此、陪伴成长,从童年到青春到老去,也很好。
有一天,天心突然打电话给我,她在外面的咖啡厅吃饭,发现三个头花白的三姐妹一起吃饭聊天,很感动,说,我们到老也是这个样子吧。当时她心里也很触动。朱天衣说姐妹仨如果可以这样到老就是福分。[NextPage]
对话朱天衣
下一代姐妹花先后“触电”
记者:朱天心在《学飞的盟盟》中写过盟盟与表妹符容的事,一转眼,她们的时代到了,上次采访唐诺时知道谢海盟正跟着侯孝贤的《聂隐娘》做编剧,写了一本15万字的观察纪录。符容在做什么?
朱天衣:符容在台湾,今年大学毕业,念的是电影,不急着未来怎么样,如果进了电影行从基础做起会变成一个廉价劳工,所以尝试着拍纪录片。侯孝贤期望拍一部可以理解我们姐妹仨对猫感情的纪录片。金马学院和新锐导演去年合作拍了一个相关的短片,朱天文看了不满意,觉得都是皮毛,如果不懂动物保护这个领域,不如不拍。如果要拍,今年毕业学电影的符容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外人不可能像她可以接触我们三姐妹这么近。而这一年符容就在忙纪录片的事情,好在她对电影和摄影兴趣蛮多。
记者:看来姐妹俩都做和电影有关的事,她们常联系吗?
朱天衣:两人感情很好,经常结伴一起在台北走走看看,盟盟在研究台北的水道,很专注。女儿不像我无厘头,我们两个在一起,是她在管我。
记者:将来符容就做电影吗?
朱天衣:其实做电影是可怕的一条路,大学出来马上没工作了,但孩子既然喜欢,怎么做怎么好。
阅读是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记者:内地和台湾你喜欢看谁的书?
朱天衣:我看书看得很杂,量很大,偏重文学,大陆喜欢的作者王安忆、莫言就不用说了,新一代的比如桑格格的《小时候》很喜欢。李娟的东西也很喜欢,更喜欢她的生活态度和方式,韩寒他们的东西也看。
作为基础必读和常读的书有《三国演义》、《红楼梦》、《隋唐演义》,这些书就像长期的基础饮食,随时会看。尤其笔不顺的时候,看过再动笔写,文笔会顺很多。
台湾作家同辈的作品看的有骆以军、张大春,新生代的也有,不过有些人像烟火一样,没有持续写下去。很畅销的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我也看看,当做消遣娱乐,知道现在的孩子喜欢什么,但这些阅读基本不会供给你什么东西。
记者:现在台湾的阅读状况如何?
朱天衣:20年前正好是台湾三星电子时代,很多人觉得不需要阅读了。看份报纸,还专看娱乐报道,看八卦杂志。台湾当时很多图书馆每年的购书量是零,很惊人也很让人焦虑。现在很好,大家都晓得阅读的重要,要拯救语文水平,要广泛地阅读。
记者:有的孩子喜欢阅读,但不喜欢写阅读报告。
朱天衣: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写阅读报告,这样会破坏孩子的阅读胃口,小学重在培养阅读习惯,孩子会越读越多,越读越深。而且人往往在书中读到的东西往往在十年后才领悟,有时甚至在死前才领悟。不能强迫孩子读书像蚕宝宝一样,吃一口桑叶就吐一口丝。 再说三年级以前的孩子没有逻辑观念,写东西很困难。外国的孩子,不写心得报告,读完《哈利·波特》来个小组会议,口头谈论我的魔法世界,吸引那些想加入话题的孩子也想去读书。
记者:很好奇你是怎么教孩子们写作文的?
朱天衣:我讲《哈利·波特》会说我是会魔法的,晚上要去魔法学校上课,我养黑猫干什么?你以为我是开车来的吗?其实费心一点设计,目的是沟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享受阅读和写作。写作中得到快乐,才是功德无量。
记者:阅读习惯怎么培养?
朱天衣:其实做老师的带领全班学生阅读,用心扫一下就知道哪些孩子在阅读上花的时间,阅读的进度和程度如何。在学校晨读很重要。回到家里,父母每天关掉电子产品,有一个共同空间,享受半个钟头的阅读就够了。阅读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
的礼物。一个阅读好的孩子,吸收能力强,功课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终身都有学习成长的能力。这是我的信念,阅读是我的信念,快乐充电,不停分享。
记者:你觉得两岸读者有何差异?
朱天衣:比想象中的差异小很多。我们姐妹在台湾作为文学世家被人熟知很自然,因为台湾那么小。但是在内地不少读者对我们的熟悉程度,会让我觉得很讶异,这才发现隔了海峡,距离并不存在。我所接触到的内地读者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他们的程度很好,读得很多。目前台湾年轻一代读者,对文字真正喜欢的也有,但更多的年轻人只看大众流行的东西。我挺替这些孩子可惜,觉得他们失去了接触好东西的机会。
记者:接下来会写什么?
朱天衣:这个年龄的女生会希望梳理感情这个部分。有的事情也许没有想透,我真的是在逃避什么吗?也许经过一场文字的写作爬梳,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编辑: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