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敏
王晓渔
采访:吴敏(南方日报记者)
被访:王晓渔(知名学者,文化批评家)
读者的口味永远是难以把握的
南方日报:根据我们的采访,当下有很多作家被当成是偶像来打造。
王晓渔:上世纪80年代的作家才更像是一个偶像,那个时代几乎人人都能叫出作家们的名字,不论大小作家,几乎每一本书都会受到读者的追捧。现在的作家早就没有80年代那种魅力,大多数属于娱乐形态的偶像。在过去,作家们也有大批的追随者,只不过当时没有网络,不能像现在通过网络将追随者们聚集到一起。
南方日报:现在的读者就好像是粉丝一样,作家成了和娱乐明星一样的偶像。读者对于他的偶像几乎是盲目的、宗教式的崇拜。
王晓渔:现在不仅是作家像娱乐明星,在中国只要是公众人物跟娱乐基本上都有分不清的联系。因为中国对于公众人物们的言行举止没有基本标准,如果在国外,一个作家、公众人物说了不负责任或者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话,就得面对失去广告商、赞助者的可能。但是在中国,只要这位公众人物火了,不管他是哗众取宠还是凭借真才实学,只要成名了就能获得赞助。
南方日报:于是作家们将市场看得很重,甚至刻意炒作。
王晓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作家能够依靠炒作将名字留在文学史中。况且,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家都或多或少有受众方面的考虑。当然也确实存在过于考虑受众需求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完全不知道读者的口味永远都是多样化的,你以为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小说,实际上他们或者更喜欢作家们在书中所表达的个人理念。事实也证明,有时作家个人风格强烈的作品反而更受追捧,如果光顾着考虑读者口味就会造成文学的千篇一律,有着不一样的理念才是真正受读者欢迎的作品。
读者细分让文学的商业价值强大起来
南方日报:现在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很多作家也不得不在作品中迎合读者对于娱乐的追求。
王晓渔:就算是娱乐也是积极的方式,那些打着娱乐旗帜的书,如果确实写得有趣也很好,比那些明明写得很枯燥却又标榜娱乐的小说好多了。
读者也不能一概地泛泛而论,“读者”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他包含了很多不同品味的阅读者,无法一概而论地谈。在国外,有比较明确的类型小说分类,每一种类型的小说都有固定的读者受众群。
南方日报:能不能说现在中国文学界也正进行着细分?
王晓渔:读者已经开始细分了,有喜欢青春文学的读者,也有喜欢科幻文学,还有喜欢我们所说的“严肃文学”的读者。成熟的读者群细分能够让文学作品的商业价值变得更为强大一些,作者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哪一类型的读者,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作品,一个不知道自我定位的作者是一个还没进入写作之门的作者。现在想写出全国人民都欢迎的作品是不可能的。[NextPage]
边缘化才是文学正常的生态
南方日报:略萨曾经说,作家不能“养着”,官方管理下的作家出不了好作品,您是否认同他的观点?
王晓渔:我对略萨的观点基本是认同的,不仅是他的这一句话,包括他前后很多其他的观点我也十分认同。作家确实不能让政府养着,作家应该由社会养着,寄生于政府部门的作家们只能写出一些不功不过、毫无意义的作品,制造一些话语泡沫而已。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体制中,作家可以向独立的基金会申请写作基金,或者有公司或者商业活动组织作家有偿担任某种比赛的评委。但是中国的基金会必须挂靠在政府名下,作家们也必须依靠政府扶持生存。
南方日报:挂靠在政府旗下就出不了好作品,出不了好作品就更依赖政府扶持,这不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吗?
王晓渔:这种恶性循环已经产生了。汶川大地震之后,作协组织作家赴灾区采风写作,这样能写出什么呢?还不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语泡沫。而且这个恶性循环是文学自身的问题,只能从其自身寻求解决办法,任何外在的帮助都没有用。
南方日报:德国汉学家顾彬在中国演讲时提出莫言过于注重小说故事性,缺乏思想性。可是莫言已经是当下最具思想性的作家之一,您对于顾彬的评论有什么看法?
王晓渔:我也不认为莫言有多么深刻的思想,之所以说他有思想是因为当下中国大多数作家太没思想。当下的文学生态就是鼓励你娱乐,鼓励你光怪陆离,就是不鼓励你有思想。这点对于青年作家的影响尤其致命,长此以往他们就只能写出庸俗的缺乏个体思考的作品。现在写作已经吸引不到精英参与其中,他们都转向纪录片、电影、电视那些影像性创作上去。
南方日报:是不是意味着“文学死了”?
王晓渔:文学现在没有“死”,而且永远都不会“死”。总说“文学死了”是因为我们把文学看得太重,文学本来就应该是一个边缘化的精神创作,卡夫卡、福克纳,包括王小波都是边缘化的。边缘化才是文学正常的状态。正因为现在文学过于主流,所以出不了好作家也写不出好的作品。
另外网络的出现让娱乐的人多了,思考的人少了,潜心从事文学创作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但网络让每一个喜欢写作的人都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过去有可能投稿无门,现在只要有一个网络博客,优秀的作品和人才一定会被发现。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