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法女作家对话“两仪文舍”

2008-09-23 12:44:42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一种意象 两个故事

    今年的中法文学交流项目“两仪文舍”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迹”,交由中国女作家蒋韵和法国女作家巴斯卡·侯兹(Pascale Roze)分别完成。根据自己对“迹”的理解,她们分别创作了风格迥异的短篇小说《迹》和《水中击》。日前,两位女作家相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迹”和自己的作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迹”

  存在或消失的胜利

  名为“两仪文舍”的中法交流项目由法国“人文科学之家”和《天涯》杂志联合举办,今年的题目是“迹”。蒋韵和巴斯卡都认为,“命题作文”给自己的写作习惯带来了挑战。巴斯卡说,她不知道这样的命题写作会将自己带向何方,她的《水中击》描写了一位女子自杀未遂的故事,平淡的情节中蕴含着不动声色的力量,带有明显的法国新小说派叙事手法。作为1995年度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巴斯卡对“迹”的第一反应是大海,因为任何留在大海中的痕迹最后都会消失。“大海对我意味着某种死亡,当时我的想法就是一个女孩在海中游泳自杀,从世界中消失。女孩在自杀过程中发现,真正的消失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表达的是生命存在的胜利。”巴斯卡这样解释着自己的作品。

  中国女作家蒋韵的作品《迹》也写到了死亡,但在她笔下,女孩最终殉姐妹情而亡,她的小说讲述了中国江永地区神奇的“女书”传说。蒋韵说,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可归结为生命的痕迹,但更多的生命是无痕的,“江永那里的女性,千百年来用‘女书’记录自己隐秘的情感,但在临死前会把它们焚毁,对她们而言,保住秘密、没有痕迹也是生命的胜利。”

  相比较而言,同样的关于“迹”的意象,在巴斯卡那里,更多的是关注当代人对“消失”的恐惧和抗争;而在蒋韵那里,则是用一个没有年代的历史传说,和一段纯真而又残忍的姐妹情来表现,是从历史中消失的美和力量。巴斯卡在评价蒋韵的故事时感叹道:“美的后面是一种残忍。”同一个意象,带来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理解方式——这是“两仪文舍”连续几年定期在中法两国举办的目的所在。

  “两仪”

  中法文学间的游移往复

  2002年,由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妮·居里安(Annie Curien)发起并举办了“两仪文舍”。安妮表示,“两仪文舍”致力于为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提供文学对话,主办方以同一命题分别向一位华语作家和一位法语作家约稿,两篇文稿写成之后,均付诸翻译。两位作家在阅读对方作品的译文之后展开对话,除了对自己初始命题的含义作出阐释之外,还要就对方作品进行提问和评论。组织者希望通过累积历次会议的各项专题,勾勒出中法当代文学各自整体的画面。除了蒋韵,李锐、毕飞宇、格非、苏童、莫言等国内著名作家都曾先后做客“两仪文舍”。

  据介绍,“两仪”是“围绕两极”之意,其法文缩写——ALIBI,还有“别处、他处”之意,即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和两种文学——中国文学和法国文学之间的游移往复。作家本人并不代表其本族的文化,而是该文化的承载者,包括他们接触到的其他文化的成分也会在作品中有所表现。

  “两仪文舍”采用命题作文方式,以同题不同文的两种文本互为参照,并引入作家构思与写作的过程,以此作为交流讨论的基础和中心,这无疑是“两仪文舍”与众不同之处。很多作家表示,刚开始时对于命题作文感到有些顾虑和为难,但当把它作为一项写作计划接受以后,便成为自身创作的催化剂。

  作为一项举办了7年之久的中法文学交流活动,历届“两仪文舍”会议的全过程,经录像后都以法文和中文上传到网络,进行网络传播。而每篇命题作文和相关讨论的中、法文版,由中国的《香港文学》、《天涯》杂志,和法国《欧洲》和《八月之雪》杂志轮流刊登。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