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改编何其多,只是角度各不同。继李白是古惑仔、诸葛亮是小人之后,又有人开始解读《水浒传》了。这次,解读者的观点是:108将中起码有43人不是好汉,大多数人不是被逼上梁山。
电视剧《水浒传》剧照
这个解读者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周教授的各种论点都有充分的论据来证明,看似有理有据,可惜,在这件事情上,他怕是将自己绕进去了。
首先,《水浒传》是个什么东西?它就是本小说嘛!小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虚构,虽然各种小说里都会有铺垫、有解释、有依据,但这都是为了完善小说的真实性、可读性。要说有多少人会相信《水浒传》中的人和事是真实的,只怕是没有理清小说与史书的区别。
其次,小说的功能是什么?是娱乐!它并不具有多大的历史参考性。读者看小说也只是图一乐,只要情节吸引人就够了。有多少人拿小说去考证历史呢?
再次,历史以及人的认知和价值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周教授是在用现代的价值观念看待古人,而且是将古人放在现代的环境中来考证。周教授怎么就能保证北宋人的外貌、形态、行为和现代人一样呢?要知道,在《水浒传》在宋代就已经流传,那时的读者大概和现在的大多数读者一样,也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故事来看,大概也没人去质疑这些人是不是好汉、是不是被逼上梁山的。
仅从周思源的结论来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也没有说过,108将全都是好汉,更没有说过这108人个个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更何况,《水浒传》传到今天经历了近千年,这其中谁能保证就没有更改?又有谁能保证《水浒传》就完全与原著一样?
学者们对小说的考证很可笑,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如果真有闲功夫,大可以去考证史料,这还多少有点价值。学者们对这点道理不可能不懂,但他们为何要在这里浪费时间?无他,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站得更高!有一巨著做后盾,再来一点惊人的观点,首先就夺人眼球。
只不过,现在的读者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要真想借此赚点儿钱,没有点儿真材实料也不行。即便你非要解读,也只是“趣读”,千万别拿“学术研究”给自己脸上贴金。(文/ 星岛环球网 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