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信息的载体。历史图像,就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图像,在文字时代之前,是比文字更精准呈现历史的手段,如陕西半坡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它比文字更古老直接地传递着先民的审美和生活状态,在那样的历史现场,图像就是历史本身,图像述说历史,具有着超越文字的力量。图像,因自身具有的独立表达,构成了和文字文本并列的“图像文本”。
十卷本的《中国传统戏剧图像志》,日前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部以图像为主体的中国戏曲图像志、图像史,全书近7600幅图片资料,涵盖戏曲史、音乐声腔、剧种、剧目、演员、舞台表演、舞台美术、演出场所、演出习俗等内容,对木偶、皮影艺术,以及少数民族戏曲戏剧等均有覆盖。此书是刘文峰研究员所主持的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最终成果。该书由导言、概述、戏曲的渊源与形成、北曲杂剧、南戏传奇、近现代地方戏、戏曲舞台艺术、戏曲演出场所、戏曲与民俗、戏曲与传统美术、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中国传统戏剧大事年表等篇章组成。在整体建构上运用我国传统的方志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戏剧,用图像反映中国传统戏剧的历史风貌,辅以文献资料揭示中国传统戏剧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以图像学、方志学、文献学为主,吸取考古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既重视整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通过田野考察,发现新的图像和文字资料以填补学术空白,推动戏剧学的发展。
全套书的图像资料生动而全面、系统而丰富地展现了中国戏曲形成与发展的恢宏历史,文献的价值性、叙述的学术性、文字的准确性、编撰的科学性兼具,是一部以“图像文本”开拓了戏剧研究新范式的严谨学术之著。
此书的出版,在学术意义上有两重意义。其一,打破了以文字为中心的戏曲史的书写模式,既是学术领域之内的一次拓展,同时又是方法论上的更新,因这两点开拓了传统戏剧研究的新范式。
包括传统戏剧史研究在内的传统史学研究与书写中,文字不仅是历史书写与学术研究的核心,更是记述、叙事的主体。图像于其中的功能和作用,不但高度依赖于文字的书写与话语的解读、规制,更是作为文字的证据而存在。传统史学讲求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都是在讲图像如何能以旁证、佐证的方式存在于文字之畔。图像志的出现,标志着戏曲史、戏剧史的书写与研究中,以图像为中心形成了全新的叙事模式,图像之于文字不再是简单的补充,而是可以成为能自己开口说话的历史书写的一部分。图像志,标志着“图像证史”进入到“图像入史”和“以图为史”的阶段,标志着包括戏曲史书写与研究在内的历史研究,形成了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新框架。
其二,图像志的编撰出版为图像史的撰写与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学术空间。图像史是现代学术体系和学术框架之下,尤其是在跨学科与交叉学科兴起后形成的学术多元格局中,出现的新的学术增长点,是从“读”到“看”的更新,是学术生产链条上亟待充实的一环。以图像为中心,通过图像重构历史脉络,开创的不仅是图像学、历史图像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开拓一种视野,更有利于从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领域出发,对戏曲历史进行系统化的阐释。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历史研究从文字史料延展、转型到对实物、图像和非文字的一切进行立体、多元的研究层面上来。图像本身成为学术表达,而非简单的证据。图像研究,呈现出不再孤立和割裂的状态。
翻开十卷本的《中国传统戏剧图像志》,当我们凝视历史里的图像之时,它们也在历史深处望向我们和我们的时代。图像自身,就是文字以外的文本,十卷本呈现出的恢宏气势,体现了传统戏剧历史的丰富、完整,更体现出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坚持与毅力。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