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最高的书店买过的书!窗外黄浦江景观令人惊叹。这几天去过玉佛寺,也穿梭在陕西路周边弄堂,从本地人对话里学会了一个词叫‘清爽’,我已经是上海的粉丝了。”因“上海写作计划”首度来沪,巴西作家埃米利奥·弗拉亚坐地铁2号线前往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朵云书院·旗舰店,买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中译版,还自学在手机软件上购买火车票。
与他一起驻沪的土耳其作家福阿特·塞维马伊也去了这家“开在云上的书店”,感叹“满足了我的想象”。逛弄堂、挤地铁、吃生煎、赏评弹……夏秋时节,在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写作计划”的召唤下,7位海外作家不订星级酒店,而是住在能自己做饭的公寓里,感受两个月的上海烟火气,深度探索属于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城市是灵感磁场
“上海写作计划”今年的主题为“纪实与虚构”,力图摆脱将“纪实”与“虚构”二元分割的争论,进而在两者的关系中认识世界。
来自奥地利的彼得·西蒙·艾特曼第三次来上海,今年是他作家出道20周年,在他出版的11本书籍中,有3本受到上海文学的影响,其中一部小说封面配上了云雾缭绕的东方明珠图片。“期待这次上海之行能再度给予我新灵感与新思考。”
20年前,日本作家绵矢莉莎还在早稻田大学念大二,便凭《欠踹的背影》摘得第130届芥川奖,成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得主。她喜欢王家卫拍摄的电视剧《繁花》,一来上海就迫不及待打卡剧中取景地。坐地铁、骑车、City Walk的游览方式让绵矢莉莎十分惬意,曾在北京生活过的她期待体验海派市井气息。
来自芬兰的艾米·依达兰塔因获奖处女作《水的记忆》与中国结下缘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颖将这本书译为中文,将她对自然、生态的思考带给中国读者。“2019年我曾与几位同仁前往北京参加活动,来上海更是难得机遇,希望这两个月挑战自己,拓宽经历和想象力,让这段经历以某种形式出现在我的小说中。”
自2008年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发起,“上海写作计划”16年来累计邀请来自39个国家的107位作家驻沪。在上海生活两个月后,城市这个巨大磁场沉淀了太多灵感与素材,许多参与其中的作家以诗篇、散文、小说等形式将上海之行定格在作品中,通过不同语言书写传递他们对上海的喜爱和眷恋。
文学是“炼金术”
埃米利奥·弗拉亚目前正着手写以“测量”为关键词的小说,有关自我、他人、内心与外在世界。对他来说,真相有时浮出水面已改头换面,而作家会用写作来实现小说中真相的“炼金术”。
从生活经验里提纯灵感,海外作家希望在异域文化碰撞中大胆尝试不同风格的艺术呈现。来自越南的阮刻银微曾在复旦大学求学2年,她20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万色虚无》以双城记方式,展露城市在女主角生命中的重要性。开篇有一段主人公对生与死的思考,恰来自她在“超级都市”上海的生活感受。作为作家、编剧和记者,她在过去两年曾苦于如何寻求新的小说表达方式,在反复思虑中用写新闻稿和剧本的方式进行尝试。获知今年“上海写作计划”的主题是“纪实与虚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新小说已经“诞生”,有了框架眉目。
对于52岁的福阿特·塞维马伊来说,写作也是回忆过往、了解自己的方式。“创作小说就像是在荒芜的田野里种植玉米。我和其他作家们带着种子来到上海,让种子在此生根发芽。”
来自保加利亚的佐尔尼萨·加尔科娃收到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通知后,一直期待这份文学邀请函能带给她丰富的“诱惑”。她相信生活中有许多“非透明”的事物等待人们去揭示,而文学便是大家认识真相的共同工具。“有的艺术让我们看到森林,而另一些让我们看到具体的树木,文学则让我们两者兼具。”
跨越时间地域的“文学护照”,连接起不同的文化与心灵。“两个月里除了参加文学研讨会、与大学师生交流、主题讲座等活动,作家们更多的是走街串巷,融入市民生活。这种烟火气对写作者而言,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和不竭动力。”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马文运期待作家们用独特视角去观察感知异国他乡的生存百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酝酿极具个人特色的文学作品。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