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泽
笔者连同多家国内媒体在4月11日对摄影师乔·麦克纳利(左四)进行了访谈
世界著名摄影大师乔·麦克纳利
采访者:袁泽
受访者:乔·麦克纳利
2015年4月8-15日,漫富图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在沪举办了一场名为“雕刻光线·与大师面对面”的闪光灯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包括国际著名摄影师乔·麦克纳利,WPPI多次获奖得主、马来西亚摄影师彭明坚在内的多位摄影师到访。在4月11日,笔者连同多家国内媒体对著名摄影师乔·麦克纳利进行了访谈。
乔·麦克纳利是世界著名摄影师,荣获“百名对摄影最具影响力的人”、2008北京奥运会十佳摄影师,他还是美国柯达公司的“在线传奇人物”和尼康公司“镜头背后的传奇人物”。乔·麦克纳利曾为《体育画报》、《ESPN》、《国家地理》、《生活》、《时代周刊》、《财富》、《纽约时报杂志》、《商业周刊》、《滚石》等杂志,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Target连锁超市、索尼、通用电气和PNC银行等著名公司和机构拍摄作品。乔·麦克纳利曾经参与拍摄的最著名的项目是《Faces of Ground Zero》(灾难中心的面孔)巨幅宝丽来照片集。在该项目中,乔·麦克纳利使用一款巨大尺寸的宝丽来后背相机拍摄,被认为是对“9·11”恐怖袭击事件从艺术角度做出的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回应。
记者:现在一些中国摄影师在拍摄比较年长的女性时,往往喜欢通过后期处理让被摄者显得更加年轻。关于这一点您有何建议?
乔·麦克纳利:在拍摄时,我不想让每个人都显得很年轻,而是要在照片里忠实地表现被摄者的年龄、阅历和岁月带来的积淀。在拍摄前,我会先与被摄者交流,详细了解被摄者的故事,然后拍摄,通过照片表现被摄者的故事。
记者:目前中国摄影爱好者对于闪光灯光线的运用稍显单一,关于相应光线塑形工具和附件的选择和使用,有何建议?
乔·麦克纳利:在拍摄时,我往往需要快速找到拍摄的解决方案,并且利用现场环境,例如墙壁和天花板,并不能仅仅单一地使用光线塑形工具。此外,我会选择丽图徕公司的热靴闪光灯光线塑形工具,因为我和该公司的产品设计师有交流,为设计师提供来自拍摄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为产品的改进提供帮助。
记者:对于刚刚开始使用热靴闪光灯拍摄的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您有何建议?
乔·麦克纳利:我建议摄影爱好者从基础知识和拍摄技巧开始,摄影爱好者们一开始并不需要很多的器材,而是要了解自己的相机、镜头,踏实地学习使用热靴闪光灯拍摄。现在的相机技术非常先进,很多人进入摄影行业后都能拍出不错的照片,但这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观察光线的变化,最终对光线实现良好的控制。
记者:您拍摄的经验非常的丰富,那么对于长时间拍摄带来的照片比较重复的问题,您是如何解决的?
乔·麦克纳利:拍摄中我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记者的就是其中之一。当我在将闪灯布置在同一位置时,光线效果大致都是一样的。我通常会浏览很多摄影师的作品,对那些我认为有感觉的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这些作品中获得灵感,寻求突破。摄影是我终身的职业,我会保持对摄影的好奇心。
记者:曼富图的照明支承设备、丽图徕的光线塑形工具,以及捷信的三脚架产品为您的拍摄带来了哪些帮助?
乔·麦克纳利:我选择器材装备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就是要非常耐用,产品质量要好。我不希望因为器材的损坏或是故障错失拍摄机会,辛苦地控制整个拍摄场面。我在外景地拍摄时,经常会遇到恶劣的天气环境,而糟糕的拍摄环境对器材的考验非常大。而曼富图、丽图徕和捷信这三个厂商的产品能够满足我的要求,我也非常依赖这些产品进行拍摄。
记者:随着您的《瞬间的背后》、《热靴日记》和《雕刻光线》这三本图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热卖,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开始了解您和您的作品。您在一些拍摄中会使用数量比较多的热靴闪光灯拍摄,而不是使用功率更加巨大的大型影室灯或外拍灯。对于这个情况,很多您的读者不太理解,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这样拍摄的目的?
乔·麦克纳利:其实小型热靴闪光灯和大型影室灯我都在使用,在一些比较狭窄、不适合使用大型闪光灯具的拍摄场所我就会使用热靴闪光灯拍摄。在某些条件下的拍摄,可以使用热靴闪光灯,而另外一些拍摄则需要使用大型影室灯具,大型影室灯具在表现效果上面来看是超越了热靴闪光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界限,我对这个界限非常敏感。此外,我使用热靴闪光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相比影室灯,热靴闪光灯离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更近,也更容易被接受。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讲座中会更多地使用热靴闪光灯。
乔·麦克纳利是一位拍摄经验非常丰富的摄影师,在使用热靴闪光灯拍摄有着极高的造诣。以往中国大陆的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只能通过书籍、照片或网络来了解这位摄影师。而现在能有这样一个非常珍贵的、能够近距离了解乔·麦克纳利,学习使用热靴闪光灯进行拍摄的机会,相信每一个闪灯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都会很重视这个机会。这也能从异常火爆的讲座现场气氛中得以看出。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