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世界是聪明人的 意大利著名摄影家乔治.洛蒂访谈

2007-08-26 20:14:50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意大利著名摄影家乔治.洛蒂是当代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大摄影家。他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的米兰。1954年同科隆博通讯社合作开始摄影生涯,随后作为自由职业者为几家如《第7天》《巴黎竞赛》等日报和周刊工作,1964年从职于《时代周刊》。1973年在中国进行的摄影报道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的“世界理解奖”。

 

洛蒂出版过许多摄影画册,其中主要有:

1970年的《威尼斯之死》

1972年的《中毒的主教堂》

1978年的《斯卡拉歌剧院》

1982年的《海之光》

1981年的《芭蕾》

1983年由邓小平做序的《中国、中国、中国》

1991年的《佛罗伦萨的水灾》

 

洛蒂举办过多次个人影展和联展:

1966年的《佛罗伦萨的水灾》

1967年的《大海》

1971年的《意大利的污染》

1973年的《意大利摄影家》

19731981年的《中国》

1979年伦敦的《陆地》和威尼斯的《’79威尼斯》

1980年的《巴黎》

1981年的《伊尔比尼亚的地震》

1982年的《海之光》

1986年的《洛蒂新闻摄影》和纽约的《当代人的和平与存在》

1993年的《形象日记》

1994年的《1960-1993的电影摄影》,其许多作品被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的多家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

1994年获‘莫德那’城市文学奖

1995年获‘西科夫’职业金奖。

 

世界各国出版了许多关于乔治·洛蒂的专著:

1978年出版的《乔治·洛蒂专集》

1983年的《大摄影家——乔治·洛蒂》

 

他的最著名和最为中国人民熟悉的作品,是他1973年在中国拍摄的著名人物肖像作品---周恩来,这张照片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全世界的发行印量高达9千万张。

 

这次谈话就是从洛蒂在中国拍摄的著名作品【周恩来】说起。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乔治·洛蒂作品《伟人周恩来》

 

 

1973年,我随意大利一个政府代表团访华,在意大利驻华使馆听说周恩来总理要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代表团,但通知不许拍照,但我想这是一次拍摄伟人的机会,对一个摄影家来说,尤其是一个外国摄影家来说,这太难得得了。于是,我准备了一架莱卡M系相机,凭经验,我想人民大会堂室内的光线一定较暗,于是我就事先调好了速度和光圈,右袋装机身,左袋装镜头。当时接见很多人,其中还有30几个国家的大使,意大利代表团排在队伍的中间,在我的前面是瑞士大使,我问大使,周总理除了讲中文还能讲什么外语,大使告诉我,周总理曾在法国工作过,会讲法语。我想我有机会了,因为能够同总理对话了。这时候,我立即从队伍里走出来排在了队伍的最后,因为在队伍中间,我不可能提出因为我的拍照而影响接见,而排在最后则有机会。这时我开始考虑如何拍好这张照片?因为没有灯光,光线较暗。轮到我最后一个走到总理面前,为了吸引他的注意,我突然用法语说:“我是一个说谎的人”总理一楞,但马上反应过来,用极漂亮的法语说道:“那你这次是说谎了,但我有时也说谎。” 这时,我已从口袋里掏出了相机,对总理说:“我想为您拍一张照片。”说完我就拉着周总理坐在了旁边的沙发上,周总理说:“好,只拍一张。”我退到离周总理2.5的地方,迅速的拍了一张。我知道当时在中国的这种场合下,只能拍一张。我又对周总理说:“我不是一个好的摄影家,请允许我再拍一张。”这时在我对焦的瞬间,总理的秘书叫了他一声,就在总理侧头的一瞬间,我按下来了快门。当时正是四人帮最猖獗的时期,我的拍照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在我拍完以后,我看到一些人在注视着我并交头接耳,我知道四人帮的麻烦要来了,我立即在口袋里卸下了胶卷,偷偷递给了我前面的一个意大利记者,然后又迅速的装上了一个胶卷。果然不出所料,一个工作人员走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交出胶卷,我装作极不情愿的样子从相机里取出了胶卷,在他的面前将胶卷全部拉开曝了光。因为我知道如果只将胶卷交出,他回去冲洗一看什么都没有,那麻烦就更大了。”

 

“就这样,我带着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拍摄仅有两张周总理的底片离开了人民大会堂。回国之后,这张照片第一次发表在意大利的《时代周刊》上,以后世界各国的报刊陆续大量的刊登,后来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找到我,我又亲手放大了三张原作,并签了字。托他们一张转送周总理,一张送中国外交部,一张送给中国驻意大利使馆。二年后,周总理去世,四人帮被粉碎,这张照片才得以在中国发表,并迅速的流传开来,在中国印刷发行了九千多万张。”

 

“幸运给了我这次机会,但灵感却来自思想,思想则在于平时得到的学习和思考,如果不善于运用相机后面的大脑,当幸运和机会来临时,也会擦肩而过,转瞬即世.。作为一名摄影家,应该象飞行员一样,知道飞行的高度、方向和目的,在任何复杂的气候环境下,都能从容、熟练的驾驶飞机,使其准确的飞行并安全的在目的地着陆。”

 

“这几年我一直在探索研究摄影当今存在着什么?正在干着什么?通过这些思考,努力去发现新的东西。比如中国和其它许多的国家,现在的摄影水平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拍摄风格差不多都一样,而且水平相当接近,使用的器材大部已超过了我,变化的只是作者。一个人是纪实性的,一个人是艺术性,一个人是创意性的,这不重要,作品是艺术、纪实、报道性、黑白彩色也无所谓,关键是由人操纵的作品的品质、内容、要能讲出故事和有个性的思想。一个摄影家的成功与否,与他的个性、敏锐和超凡是分不开的,还有专业的学习和经常性的思考。以你举例,我昨天晚上看了你早年拍摄的西藏画册,我认为如果你下次再去西藏,肯定拍摄的手法还是那样,只不过是拍摄的对象换了个地点,换了个人。因此,你要思考,尤其是要有看到未来发展倾向的创意性的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我是讲一个摄影家要经常的思考怎样考虑在拍摄中一定要有想法、要与众不同、要与过去不同。目前各国出产的照片数量很多,但是质量不是同数量成正比的。现在世界照片的产出量已是供大与求,但是高质量的照片却是供不应求,而且价格在不断的上涨。未来你能否成功,就在于你的思考和个性,当然还有勤奋。”

 

“我不赞成摄影家参加举办综合性的影展,我认为一个摄影展展出二三百幅作品,每个摄影家只展出几幅甚至更少的作品,看不出摄影家的个性、思想和他要表达的对所拍摄的主题的深刻性。一个人五六十张作品的个展,是展示摄影家才华和他对社会的思考及促进文化进步的最好方式。”

 

“未来摄影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有交流,而且要是国际性的。”

 

“作为一个人,一名摄影家,应该懂得看未来-----

 

(编辑:金子茗)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