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说,书开始卖得很贵很贵,什么都在通货膨胀,以后买不起书的人都算穷人了。这话说得有些凄凉,但确实有些道理。行内开玩笑说,做出版的可以分为:卖书的、卖纸的、卖书不卖纸,卖书又卖纸,既不卖书也不卖纸的,这个玩笑约莫等于“卖艺不卖身”,很多既无出版价值又无收藏价值的“书”,只能说是当成漂亮的“纸”卖的。
先从书的定价说,本来卖15元的书,居然卖到22元,原来卖30多元的,则卖到40多元,图书涨价的后面当然直接原因是物价本身的膨胀,做过出版的朋友叹气做出版是这个链条上最不赚钱的行业,印刷成本需要控制在定价的30%左右,以5.8折~6.2折卖出去,有的更高,在7折左右,只有两成左右的利润率,这还包括宣传、物流、库存等多个产生的耗损。图书营利微薄,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的“判断”当然会简单些,不过确实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版的“链条”太长,图书的销售在各大环节都需要“耗损”,而这笔费用最终都算在出版方的头上,试想一下书店退回的大量的耗损的书,出版社要进行二次发货,因为在“旅途”里“老死”而根本没碰过读者的手的书,在中国到底有多少?
其实涨价的后面,中国图书首先面对一个资金回款慢,各种结算周期极其不正规和利润空间缩小等严峻的问题。一些民营的出版商,将书的定价升高,然后折扣后的“实洋”就会相对地高,这样的定价策略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比如19.8元的书和22元比起来可能在“心理价位”上会相差很多,但22和25可能是一样的,很多出版商利用这样的小梯度心理来悄悄地将定价提高1~2元,但整体的码洋则可能提高许多,这样的“定价策略”也是图书涨价的某种惯性, 对于经销商说,你很难感觉到进货的折扣高多少,但终端的读者却是最深切感觉到物价波动的神经。
有的书一旦过了“购买心理”所能接受的门槛,自然有读者忘而却步,影响到图书的购买。这是“高定价”的最严重的后果。图书涨价其实并不能从长远上保证图书的销售利润,卖得太贵,自然有一些读者放弃。当然,把这些完全算在出版方头上也是不对的。读者承受、作者版税、印刷成本、交通成本、流行定价以及多维的因素的交替影响,如恩格斯所谓的合力的平行四边形,最后交织成一个主体的合力,这是我们所惊讶的“图书”贵了,但贵的后面却是这样复杂的中国图书行业的环境,洛阳纸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环境的恶化。
(编辑: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