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艺术新一代

2014-08-08 09:54:45来源:artspy艺术眼    作者:

   

作者:Richard Vine


柳迪,动物监管系列4号,2010年


池鹏,Sprinting Forward 4,2004

  采访者:Richard Vine

  受访者:Barbara Pollack

  如果你对中国艺术感兴趣但是却没钱去北京?佛罗里达是个不错的选择。

  群展“我这一代:年轻中国艺术家”(My Generation:Young Chinese Artists)包括了27位39岁以下的中国新锐艺术家作品,由芭芭拉·波拉克(Barbara Pollack)策展。展览圣彼得堡美术馆与坦帕美术馆共同呈现,并持续至9月28日。随后,展览将巡回至俄克拉荷马州城市美术馆,于今年10月24日与观众见面。

  考虑到目前中国存在的两种倾向(二者某种程度上互不相让),展览的焦点简直再应景不过了。一方面,水墨和书法正在强势回归——受毛泽东的摧毁和重建政策影响,作为一种文化和历史身份的宣言。另一方面,全球化又被归为“我这一代”的实验艺术家所广泛拥抱。

  同时,批评(与金钱无关)的质疑也日渐沉重。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在其双年展之上纳入了95位年轻艺术家。第二年,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也呈现了“On | Off”展,展出了50位37岁以下艺术家的作品。最近一次的威尼斯双年展,有将近350位中国艺术家出现。

  在中国那些层层的自我审查之上,西方对于中国艺术的观点究竟有什么价值?一个外来者,一个对其内部微妙关系毫无所知者,能对这些全球语境下的中国艺术品有清晰的观点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采访了策展人芭芭拉·波拉克。

  Richard Vine(RV):对于这一代中国艺术家,你觉得有什么独特的东西?

  Barbara Pollack(BP):这些艺术家都出生在1976年之后,那一年毛泽东去世,文革结束。他们的前一代时,所有艺术都是国家控制着,整个国家也都孤立着。而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则是经济的爆炸式怎张和来自外界信息的大量涌入。他们的作品中没有像张晓刚、王广义等老一辈艺术家中大量的文革符号。他们更多回应了全球艺术运动和流行文化。但是,他们也着眼于中国当下社会形态,比如独生子女政策和飞速的城市化。

  RV:这些艺术家和新近重新兴起的中国文化身份是什么样的关系——尤其在最近的水墨和书法当中?

  BP:我发现这一代艺术家中很少有人有兴趣重新创作水墨或经典主题。这次展览中只有两位——孙逊和石至莹——使用水墨创作,其他人则都更关注当下。在金闪的装置《无人区》(2014)中,他使用了很多来自传统画作的主题性剪纸(比如仙鹤、菊花)来预示一种未来主义的都市结构,暗示他和他身为画家的父亲之间的距离。“我这一代”群展中的艺术家大多愿意将其定义为全球性艺术家,而非坚持“中国性”。

  RV:你是否感觉存在着一种社群——也许是一种相互攻讦或其他形态——像85新潮美术,或90年代艺术村那样的社群?

  BP:我觉得他们并不想成为某种学派或运动,或者将其自己看为某种单一的社群。相反,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对个体显著风格的追求。当然,中国艺术家还是有一种显著的族群感,展览上很多艺术家相互之间都是朋友、校友、或者邻居。他们之间相互帮助,情谊深厚。

  RV:你觉得在企业化的新中国,艺术家的角色是什么样的?

  BP:正如马秋莎的视频自画像中一样,这些艺术家从小就展露出惊人的天赋,并接受了严格的艺术教育。那是一种艰难而极为专一的教育,就像其他的职业教育一样。然而,许多参展艺术家说他们之所以想成为艺术家并不是因为那些严苛的训练(许多人都通过作品对这种训练进行了反抗),而是因为相比于他们普通朋友,他们所能享受的自由生活方式。

  RV:他们中有毛泽东的“艺术为人民”的残留痕迹吗?

  BP:如果有的话,“我的一代”中的艺术家肯定会反对艺术应该为国家服务的概念,或者彻底反对社会主义政治议程。随着这些艺术家接触西方艺术越来越多,他们的作品在逐渐被人们看做了精英作品。他们不再是经典或现实主义,而这些对中国观众来说更为熟悉。这也是为什么无关小组的作品如此有趣。通过在投影仪和装置中直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创作,他们试图连接这种既是文化、也是代际的鸿沟。

  RV:影像和新媒体是不是正在成为主导性的媒介?

  BP:在中国有太多出色的视频和新媒体艺术家,因此很难在这个展览中限制他们的数量。如你所见,这次展览中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视频和动画。对于某些人来说,新媒体是逃离写实画作的手段,是他们艺术教育的核心。他们中的不少——包括陆扬,双飞艺术中心,孙逊——都来自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在那里影像艺术先锋张培力开设了很棒的课程。

  RV:这些艺术家对中国目前的学院、美术馆、画廊、拍卖体制怎么看?

  BP:尽管这些艺术家绝大多数在中国都有代理,他们大部分都会说他们觉得整个体制过于商业、在批判性思想上过于薄弱。徐震的“没顶公司”就是对整个体制的嘲讽。其他艺术家,尤其是影像和装置艺术家,对于创作便于销售的画作和物件都很抵触。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这些艺术家是中国艺术市场逐渐成熟的例证。他们和画廊的关系非常紧密,收藏家也会通过常规渠道来获得他们的作品。这使得他们和他们稍早的前辈截然不同。后者从自己的工作室直接出售作品,在画廊代理方面也曾非常困难。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