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让观众看得懂才是好作品

2012-11-05 10:28:10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作者:马黎

    采访者:马黎

  受访者:叶庆文

  若问起老杭州,杭州城里,哪些雕像让他们印象深刻,有两尊,必在这个名单里。

  一尊,是浙江大学的毛泽东雕像,另一尊,则是六公园里的志愿军雕像。

  老街逝去,高楼迭起,这些城市雕塑,依旧静静地伫立在老地方,见证杭州半个多世纪的人世变迁。

  而在叶庆文手里,诞生的人像雕塑,远远不止这两座。

  他曾主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攻打敌营》大型浮雕的创作,从西陲之畔到东海之滨,祖冲之、顾炎武、文天祥、骆宾王、鲁迅、常书鸿等等大型纪念像,在他的一把雕刻刀下,以人们最熟悉的姿态,印刻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550多件。”问起一共制作了多少雕塑作品,叶庆文不假思索地回答,声音洪亮。

  88岁高龄,他却一人住在临平,煮面、打扫、锻炼,孩子们常来,他还“不高兴”,“他们过来麻烦,我要一个人集中精神做点事情。”

  这点事情,还是离不开雕塑。

  1947年,叶庆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艺专雕塑系,师承刘开渠(中国现代雕塑事业奠基人)、程曼叔(著名美术教育家),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他将西方严谨的现实主义传统,传给了几代人。

  在他一百平方米的房间里,门旁、床边、书架上、沙发旁、电冰箱上、电视机上,只要是能搁东西的地方,都被叶老师的雕塑作品占据了。

  光是毛泽东像,挥手的、背手的、垂手的,就有5座。

  客厅里,小女儿、大女儿、夫人,还有自己的肖像,排了一排。

  这是记者看过的,最特别的全家福。

  “他们都是我的模特。”他拿出一本旧旧的速写本,房东小巧、民兵队长、渔老大、妇女队长……这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老人积累下来的人物速写,“生活不熟悉,人物就不会形象。”

  采访中,一说到某件作品,老人定要站起来,带我们去看。他步子跨得很大,不让记者扶,“我做雕塑时,从不坐下,都站着,身体早就练出来咯。”

  他说,今年站不动了,那就写写诗,他要写一本书画集。

  叶庆文的手,不大,长满了坚硬的茧子,这是雕刻时光,留下的人生痕迹,起起伏伏,深深浅浅。

  人物名片

  叶庆文,著名雕塑家。1925年生于浙江省兰溪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曾主持创作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攻打敌营》等大型雕塑。铜质雕像《浴女》1995年获美国奥克兰特别贡献奖。著有《雕塑艺术》、《人物雕塑技法》、《雕塑技法》、《凝固的旋律》、《中外雕塑艺术》等著作。[NextPage]

  自己讲不清的艺术,大众怎么欣赏

  如今美术学院的课堂上,学生们画素描用的女头像、男胸像,很多都出自叶庆文之手。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美院绘画系和雕塑系基本练习用的石膏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为了使学生了解中国人的气质和形体结构,1953年开始,叶庆文亲手制作解剖头像。

  这些头像、胸像和人体,制成石膏像后,成为了全国美术院校的课堂教具,还流到国内外市场。

  叶庆文家的沙发旁,摆着一个女孩头像,娟秀、清纯。这是他大学毕业时,为工艺系的一位女同学做的。记者很奇怪,女孩的头发并不是“丝丝分明”。

  “哈哈,我当时跟你想法一样,把头发做得一根根很精细,结果程曼叔先生看到了,把一丝丝的发纹去掉,他告诉我,做雕塑要有整体观念,这是根本,不能看到什么,就做什么,而要从里面做出来。”

  叶庆文说,这句话,他琢磨了一辈子。

  (以下记者简称“记”,叶庆文简称“叶”)

  志愿军像 把披风做得像雄鹰展翅

  1947年,叶庆文考入国立艺专雕塑系,刘开渠是当时国立艺专的院长。

  从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回国的刘开渠,把很多创作机会,都交给了叶庆文。而另一位前辈程曼叔,则把西方现实主义写实传统的衣钵,传给了叶庆文。

  记:您什么时候开始对雕塑有了兴趣?

  叶: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下课后,我常拿着白粉笔在黑板上画人物、动物和图案画。一有空,就去地里挖泥块,做成牛、羊、猪、鸡、狗的雕塑。

  记:您考进雕塑系后,刘开渠就成了您的老师?

  叶:当时,我们系只有两个班,加起来12个人。因为做雕塑很辛苦,有时候一个人像要做半个多月,许多人坚持不了,走了,最后只剩下6个人。

  刘老师特别重视我们的专业,常给我提供一些创作实践的机会。

  有一次,上海市委托他设计“上海解放纪念碑”,他画了一张中西结合的造型稿子,叫我做立体石膏模型。后来北京委托他塑造毛主席的头像,他把照片给我,让我和他一起做。

  文革时,刘老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房子被占了,无法从事创作,他情绪很差。

  我去北京看他,他非常激动,说:“这几年门庭冷落,更没人与我交谈,我悲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复杂,没有人情味可言,你能千里迢迢看我,使我深感师生情谊深重。”

  记:除了刘老师之外,程曼叔对您的影响也很大?

  叶:他在法国留学11年,把西方现实主义写实传统,传播到了中国。

  1947年,他从法国运了一大箱子雕塑回杭州。我亲眼看到的,一个长方形大木箱中,装满了石膏像,最抢眼的是一个2.4米高的“女裸体像”,平躺在木箱中,这是他的代表作,过去一直是我们系的示范作品,可惜文革时被砸烂了。

  记:您和程曼叔先生一起合作的志愿军雕塑很有名,还记得当时是怎么做的吗?

  叶:这个雕塑,本来是1953年为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设计的。

  这个志愿军形象,是有模特的。我们在部队挑了好多人,衣服、袜子都有实物资料做参考,做得很具体,连志愿军脚下的岩石,程先生也找来几块石头,给我做参考。

  最难的,是处理战士的披风。要表现静中有动。程先生说,要把右边的披风做垂直处理,左边的披风交织地伸张开来,上大下小,好似雄鹰展翅,如果披风全往一边飘动,那股坚定的力量,就会减弱。[NextPage]

  毛主席像 没收到稿费,拿了张奖状

  新中国成立后,叶庆文把全部热情投入到主题创作中,用雕塑表现时代精神。

  他先后为毛泽东、任弼时等革命领袖塑像,还以大量的文人雕像,如诸葛亮、孔子、骆宾王、鲁迅等,展现中国文化人物的精神气质。

  记:在您做过的毛泽东像里,浙江大学里的毛泽东像应该是最高的吧?

  叶:是啊,这座立像,有13米9。光是小样稿就做了好几个,1米的,3米的,之后就照着3米定稿样子放大。

  当时为了运输方便,石膏像分成两段,运到杭州制氧机厂平板划线车间划线。

  搬进车间,几位工人就气势汹汹地说:毛主席像怎么可以锯成两段。我当时赶紧与几位助手把毛主席像拼接好。后来他们又进来检查,发现是完整的,我才避免了一场批斗。

  记:雕塑这么高,是怎么做的?

  叶:大型雕塑,从来都不是雕塑家一个人完成的,要各方面合作,木工、泥工、钢筋工、技术工都是主力军。

  我们在浙大中心广场,搭了一个600平方米的工棚,运来十几卡车的毛竹和竹帘,还有百余吨黏土。省军区还调来了一排战士,三十多个人,搭人体骨架、套圈放大、堆泥巴、塑造形体、刻画形象, 经过三个多月,泥塑才完成。

  然后,就要翻制石膏模和浇灌钢筋水泥。我特别关照翻制石膏的工作人员,在石膏外模取下后,要把头像倒放,带有斜度,这样水泥就不会不均匀,脸部不会出现“麻子孔”。

  记:因为这个倒放,您又差点被批斗?

  叶:有天晚上9点,一个年轻老师来敲门,说请我去浙大一趟。

  我到了教学楼二楼一间大教室,灯火通明,满屋子都是人,一片杂乱声。我在前排坐下,一位年轻工人,对我高声责问:“毛主席像是你做的?为什么把毛主席头像割下来?”

  我当时气炸了,可又不能发火,只好心平气和地解释:“你们知道,这个头像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这是一排战士,用木槌子敲出来的。为了把毛主席像做得更好,我们要先预制,再安装拼接上去嘛。”

  我这么一说,他们平静多了,等我回到家已经是后半夜。这个雕塑,做了半年才完成。

  后来我拿到了一张奖状,上面写着创作认真负责,这是对我的鼓励。那时候搞艺术创作,非但没有稿费,还要冒政治风险,是不容易的。

  鲁迅像 把性格反映出来是最难的

  提到当下的雕塑创作,叶庆文那双弯弯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咕噜圆:“我不客气地讲,雕塑不能乱来,不要一味学外国!”

  记:人物雕塑,在普通人看来,像不像很重要。您觉得创作中,最难的是什么?

  叶:雕塑比画画难得多。画画,一天可以画一张,可雕塑,一天连架子都还没搭好。

  我们常说雕塑最重要的是,神形兼备,先有前面的“神”,才有后面的“形”。

  首先你得像他,才能刻画形象。怎么叫像?就是一股神,要把性格反映出来,这是最难的。

  程曼叔先生说,要从里面做出来,也是这个意思。不能只看表面,看到高一点就做高一点,看到低一点就做低一点,这是依样画葫芦。雕塑要从理解对象出发。

  记:您能举个例子吗?

  叶:我做过一个鲁迅坐像,要反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性格。可是鲁迅本身很矮,只有1米61,如果按照他的身高去做,肯定不好看。

  为了比例匀称,我适当把他拉长,即使坐着,看起来也是挺拔、有力的。雕塑中的变形,变多少,怎么变,都要服从主题的表达,符合理趣。

  记:如今的雕塑创作,似乎表现现实和生活的越来越少,很多人觉得抽象、看不懂,您怎么看?

  叶:现在社会上创作的雕塑作品,归纳起来就是具象和抽象两大派。有的人认为现实主义创作落后、过时了,要“创新”,搞“抽象”。但很多所谓的“创新”作品,是把外国已经去掉不要的形式捡来“创新”,这样的艺术家,是最没出息的。

  我在西班牙看到,一张白纸,就是一张画,抽象到底了。

  艺术不能乱来,我们不能单纯跟外国学抽象。艺术,走到最后,还是写实的,还是归于现实主义。不管是雕塑、绘画,艺术首先要解决为生活服务的问题,要掌握从生活到创作的基本规律。要人们看得懂,要对人的生活有意义,才是好作品。

  有一次,我问一个艺术家,你想表现什么东西?连他自己都讲不清楚,还怎么让大众欣赏?

  (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