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立红
邵大箴先生接受采访
被访人:邵大箴
采访人:陈立红
时 间:2011年12月16日下午3:00
地 点: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陈立红(中国美协首届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研班画家、美术学硕士。以下简称陈):邵先生您好!你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著作等身,文采斐然,我们都很敬仰您。但却不知道邵先生在为文之余,还深谙水墨之道,今天请您谈谈在水墨创作实践中的一些经历和思考,好吗?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下简称邵):画画是有感而发,因此,一定要笔蕴情感,行之于笔墨。写文章是这样,画亦如此。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大学却学的是中文。后来有了机缘,被组织选拔到苏联留学,读的是史论系,主攻西方美术史教育。我对艺术的理解,在中学、大学,一直到留苏期间,一直是“泛美术史”的理解,并不是从中国美术的角度去理解。所谓泛美术史,实际上是指以西方为主体的,从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一直到现代早期的美术,当时我只是从绘画的一般角度去看中国画,总感觉到中国画和其他民族的绘画不一样,继而发现了它通过笔墨来表现意境的写意性特征。
陈:您是学文的,是否有过学画的经历?
邵:说实话,我在苏联学过素描,一至三年级时每周有两个上午要画素描、速写、水彩,还要画一点油画,做一点雕塑,这是对每个美术史学生的基本要求。坦白地说,我对素描没有很大兴趣,没有心思用铅笔或者用炭笔画它的体面。但对速写我有兴趣。这大概是我所以选择水墨画的一个重要原因。说实话,我画人物速写,很随意,画得像漫画似的,《人民日报》曾发表过我的一幅铅笔自画像,感觉还蛮有趣味。
陈:您回国后一直在中央美院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并在《美术研究》杂志兼任主编,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水墨画感兴趣的呢?
邵:我从80年代末期开始在工作之余画点水墨画,并直接画在宣纸上。刚开始是按一般的造型和构图要求,从画面的整体效果出发来画,接着开始临摹作品。不过我的临摹不像有些画家那样对作品做长期临摹,我主要是意临,先领会再画,画了以后再对比,不一定按照它的造型和构图,而是按它的方法来画。我家里的画册很多,我认真看,认真体会,再加以比较,慢慢才发现我的画和经典作品最大的差别不在于造型,而在于笔墨,在于笔的力度、节奏和张力,墨的韵律感和流动感。于是,我就开始注意笔墨,从书法中体会笔墨,还认真研读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虽然原来对“形神兼备”、“笔墨趣味”等词汇有所了解,但是自己不画,体会得并不深。所以,画了一两年以后,逐渐知道了这里面大有学问。
陈:中国的水墨画和道家的“玄素”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也特别关注,它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品格和技法体系。
邵:是啊,水墨画接受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以柔克刚”思想,用一种很温和的方法表达内心强烈的情绪和感受。这种笔墨不同于西方绘画,西画中也有笔,也有色彩,但是它的用笔和中国毛笔的用法区别很大。西方绘画也用毛笔,一种扁平的毛笔,虽然它对造型很便利,但是笔的轻重、疾徐、提按变化,笔所造成的不同力量在画面上的不断变化,却是西画所没有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中国的墨是一种单色,一种黑的色彩。所谓“墨分五色”,实际是指水墨中的五种色阶的层次变化。第三点,中国人的头发是黑的,因此对黑的色彩情有独钟,道家、老子的学说里对黑、墨的理解很深刻,这种清谈和朴素之美,令人神往。我通过用墨,体会到了墨的七种层次变化,体会到了用墨的学问。[NextPage]
邵大箴先生近照
陈:您在美术理论方面的成就尽人皆知,毋庸置疑,但我想问您在水墨画的创作过程中对自己的画有过怀疑吗?
邵:没有。我一开始画画就受到很大的鼓励,是卢沉和周思聪夫妇的鼓励。那时卢沉和周思聪就住在我的楼下。有一次,周思聪到我家来看我的书柜,无意间发现了我挂在墙上的画,她很惊讶,说:“你画的很有黄宾虹的味道”。然后,她告诉我要注意哪些问题,并提了很多意见。对我鼓励最大的是卢沉,画了三四年以后,卢沉开始欣赏我的画,他一直很注意非专业人士的画和儿童画,就是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画画。他认为没有规矩约束的画会有另外一种趣味,一种天然的趣味。他们对我的鼓励使我越画越有信心,当然,还有钱绍武、王镛,周韶华等朋友对我的鼓励也不小。
陈:您的作品有一种南方山水的灵秀意蕴,还有一种厚积薄发的文人气息,并且是自然而然,没有一点雕琢痕迹,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邵:我画画的转折点,是我和刘大为他们一起到广西,到百色地区写生。从百色到南宁这一段,有着连绵不断的小山丘,还有稻田及树木。我印象最深的,是各种各样的山头,这种山头不同于漓江的山头,是小山头,田野、树木组合在一起很入画。当时我画画的热情非常高,回来以后,又画了很多画,我的山水画受广西山水的启发很大,这些小山头,有起伏,有变化,很适合水墨表现。
陈:您怎样看中国画的程式化与个体的独创性?
邵:中国画有固定程式,这个程式包括笔墨的各种皴法和墨法。画画就像结蚕茧一样,会造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我也知道这个模式是我自己的,但有时又感觉到这个模式束缚着自己。我把很多画放在一起,结果发现,我的起笔都从一个地方开始,收笔又都从同一个地方收。因此,一定要在程式中有所突破,有人说文人画有统一的笔墨方法,这显然是错误的,笔墨只有大致的规范,但是它没有绝对的规则,我们不能用一种章法去要求一切人都要这样画,要寻找自己独特的面貌。
陈:您经常写生吗?您怎么看中国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邵:我一般不写生,平常就带个小本子稍微记一下。我也不用相片,虽然也可以参考,但是我没有利用照片来画画的习惯,所以我的画往往是我感觉的东西,我到西郊去看看,回来画西山的印象,这个印象实际上就不是完全按实际的自然景色去画的。中国画的写生很重要,是默识心记,非常主观。可能是带点纸张勾几笔,带着小本子打草稿。黄宾虹的学生曾说黄宾虹在火车上画速写,画山头,可是他画这个山头时,火车已经开了十几里了,所以他实际上画的是感觉、印象。
陈:您为什么选择山水题材?
邵:我很赞赏那些素描功力强,造型水平很高的人,但是我自己不愿意这样画,所以我选择了山水题材。山水画可以很自由,甚至可以放任些,随意些,画的时候更有情趣一些。其他题材不像山水画那么自由,而且山水画更能体现和发挥笔墨性能,不要怕破格,不要担心别人说从未看到过这个景色,画画应该是很自由的,可以自由发挥。[NextPage]
陈:从您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您适意、澹然的生活状态,您的画面中凸显出一种平和、宽厚的人格魅力,看来,想画好中国画的确得靠深厚的学养。
邵:画画是很愉快的事情,能够调节自己的心境,能够陶冶自己的性情。假如人家也感到愉快,那则更好。苦闷可以画画,愉快可以画画,但是急躁、浮躁不能画画,因为着急,就画不好。所以我在南方展览时的一些小画,很多人喜欢,这些小画都是我感冒时在家休养时画出来的,非常安静,没人打扰。一般而言,稍微好点的画都是在安静平和状态中画出来的,这反过来也教育自己,做事要有平静的心情。此外,画画还要有自信心,要独断专行。90年代初期,张仃办展时,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广听批评,一意孤行》的文章,深得张仃赞同。
陈:您在水墨探索的道路上坚持了这么多年,一定有很深的体会。
邵:我画画是在80年代末期,开始画的时候很苦恼,画得不好时也苦恼,真正感觉到自己的作品有点水墨画的味道是在90年代,这时开始有一点自己的体会了,有一种自在的感觉,应该是这样。
陈:听说您以前做过展览,您的第一个个展是04年在国际艺苑,此后又接连办了几个展览,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邵:可以,2004年,我正好70岁,我的学生范迪安、殷双喜他们说帮我办个展览,一周前才定下,比较仓促,但是当时各方面反映都不错。去了700多人,挤满了国际艺苑,而且都是美术界名流。我是研究理论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界的朋友都来了,包括华君武先生,展览后他派人给我送来了亲笔题字,那时他已年近90高龄。2006年我在江苏老家镇江博物馆办了展览,2008年,又在上海办了展览。通过这些展览,我增加了自信,同时心绪更宁静了,对中国画的难度体会更深了。真正的创新,很不容易。既要有胆识,又要有修养,又要有控制能力,艺术创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画出来的东西瞒不了人,只能努力、认真去做。
陈:谢谢邵先生,从您的谈话中我受益良多,预祝您这次的展览圆满成功!
邵大箴简历:
邵大箴,1934年生,江苏镇江人。1955年赴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60年7月毕业后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与教学,并研习水墨山水。
曾任《世界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主编,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硏究所所长、《美术研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自1996年以来,先后在澳大利亚西悉尼动力美术馆、北京国际艺苑、江苏美术馆、镇江博物馆、南通城市美术馆、上海水墨焦聚美术馆、北京天雅古玩域艺术馆举办个人山水画展。
相关阅读: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