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术要为人民服务——拉斐尔·马大维专访

2009-10-03 11:59:11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

   

作者:谢培

    在“汇豪社”并不常规的展示空间内,《拉斐尔·马大维作品展》以一种奇特的状态存在着。与画家最新的大幅作品相对的是摆在茶桌上待售的中秋月饼;另一面挂满画作的墙边是一张供人玩耍的英式台球桌;进入专门展示区之前,一路伴随着拉斐尔·马大维作品的,是代表着国人收藏趣味的奇特顽石、巨大贝壳同雕花大门。

  拉斐尔·马大维显然很享受这个过场,喜欢说“艺术要为人民服务”的他对《拉斐尔·马大维作品展》策展人、《画廊》杂志副主编胡震用了四个very(非常) 和一个Professional(专业)来表达对这场广州个展的感受。

  近40年来,拉斐尔几乎每年都在世界多个城市的大型美术馆和画廊举办个展,在长长的个展清单中,纽约蒂博尔·德·纳吉画廊、巴黎施泰德画廊、伦敦金贝尔·菲斯画廊、加拿大奥东·瓦格纳画廊、西班牙琼·瓜伊塔画廊、以及阿联酋迪拜XVA画廊等世界知名画廊多次出现。

  胡震称有多国文化背景的马大维是“全球艺术流放者”,马大维则说:“无家可归的感觉、多重文化背景,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不利因素”,但“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优势在于,就创作的深度和涉及的语境而言,在美学、哲学和语言方面,我比大多数人更具优势。我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我有更为开阔的视野,能对全球背景下的艺术思潮的变化和影响作出自己的估判。”

  象征物要更有力量

  时代周报:我们看到在你近40年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绘制技巧、画面构图、使用元素都在不断地发生较大的变化,那有什么是一直贯穿了这近40年的创作的?

  马大维:画布对我而言是一层皮肤,我和大多数绘画者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我从来不在绷好的画框布上作画,我也一直是将画完的画卷起来保存,直到展览的时候,画布才会被绷起来。另一点从没改变的是,尽管我常常会对目前的绘画不满并寻求大的改变,但我所有的主题都是连贯的。

  时代周报:你的作品中有很多非常明显的符号,像鸽子、球鞋、贝壳。

  马大维:在我最穷困潦倒的时候,我会关注我仅仅拥有的东西。例如那双鞋,在我无处为家的时候,鞋子是我的第一个家,它将我和冰冷的地面隔离开来。贝壳是来自我个人的音乐,当我们将贝壳贴近自己耳朵所听到的奇妙声音,其实是来自我们耳部血液的回荡之声。我画的眼镜、玫瑰这些符号都是有它深层次的意义的。

  时代周报:你的早期作品中有一个符号是老鹰,但现在更多的是鸽子,这是因为鸽子代表着光明。

  马大维:(笑)是的。从我10岁开始,就每天都在思考死亡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健康的思考内容,同希腊的柏拉图一样,思考死亡同时也是在思考生命的美妙。早期创作中灰暗的老鹰就代表着死亡,但当我年纪逐渐增长、越来越接近死亡的时候,我反而感觉生命越来越美好,特别是当我有了孩子之后,生命起了完全的变化,鸽子就是最好的象征。

  时代周报:是否可以说,这近40年里你一直在寻找对自己有意义的符号?

  马大维:不。真正的个人私密在绘画中是不可能表现的。绘画同戏剧、电影一样都是一种语言,它需要面对观众。只是说自己是一件疯狂的事情,例如昨晚我梦见一只红猪,这对观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绘画也不是一个自我疗伤的东西,也不是为了找寻自己。绘画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两个沉默的人,尽管不说话,但是他们之间有非常多的交流。艺术是为人民的,是为了你妈妈、舅舅、出租车司机、油漆工人的。当然,我说的“为人民”并不是社会主义大海报的概念。

  时代周报:那么从你早期的作品的主题晦涩,到如今构图简洁、主体突出,是不是为了更好地和人民沟通?

  马大维:一方面我希望能更直接地表达,这样可以让观众更容易进入。另一方面,我希望我作品中的象征物能够更加有力量。这就是这种转变的原因。

  真正的绘画有着永恒的意义

  时代周报:和当下很多热门的影像、装置艺术相比,架上绘画的意义何在?

  马大维:有一本书在谈论何为成功的时候说,没有经过10000个小时的努力你不可能成功。我20岁读完书,经过了9500个小时的努力,才在巴黎祖尼尼画廊开始了我第一次的个人展览。时间并不是绝对的,人的生命则只是恒定的一次,泰奥多尔·席里柯(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先驱)只活了33岁,但他的名作《梅杜莎之筏》花去了他3年时间,也就是说他用了1/10的生命来创作这个作品,这才是有着真正永恒价值的艺术。[NextPage]

  时代周报:你今年最新的作品《环中飞鸽》花了多少时间?

  马大维:这个作品只用了两个星期。我有很多素描作品常常会花去我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内我是天天伏案工作的,而绘画比素描要更加艰辛得多。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懂得如何去绘画,就如同越来越少的人知道贝尼尼(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是如何去雕塑的一样。我认为真正的艺术是很难创造的,你需要拥有很好的技术并且投入大量的时间。当下的人们喜欢快的东西,相机、电脑、绘图软件,什么都是很快的,获得也容易,但这些作品都是短暂的,生命力不强的。

  时代周报:但是它们现在都很热门。

  马大维:很多艺术只是为了进博物馆,也许从艺术史或者某些艺术理论上解读,它们有着所谓的意义,但我不相信这些艺术理论,我也不想以后带孩子去博物馆,还要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些涂满了同一种颜色的当代作品是好作品。蒙德里安(以几何图形为绘画基本元素的荷兰著名画家)永远不会成为像达芬奇那样拥有伟大作品的画家。还有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作品,我也不认为它有价值,很多当代艺术都是在理论家、批评家的过度阐述下热起来的,普通人根本难以了解他们到底要说些什么,这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是个大问题。好的艺术应该体现在观众和它之间的私密交流上,是要为人民服务的。

  时代周报:你关注和了解这几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吗?

  马大维:和绝大多数西方人一样,我所接受的教育中对中国几乎是一无所知。就我个人而言,也只是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基本了解。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我的了解也很少。

  (实习编辑:魏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