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劳伦斯·维纳:“观念艺术”不存在

2008-02-28 09:05:59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作者:陆 彦

    由最普通的字体描绘而成的单词、一些有关联的图形以及诗般的短句构成的墙上装置作品,是劳伦斯·维纳的标志。几乎与美国惠特尼美术馆劳伦斯·维纳大型回顾展同步,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也请来这位“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现场创作作品“以光”。这也是他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展览。这位公认的观念艺术家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却称:“观念艺术”不存在,艺术就是艺术。

    坐在记者对面的老男人长相酷似大狗,愁眉苦脸,一脸大胡子,然而极为超脱冷静。采访完毕,记者和摄影师坐在餐厅里用餐,摄影师以他专业的眼光说,拍摄对象的手上布满了青筋和斑点,这双手的主人早已不年轻了。

    他老了,然而好像活在时间之外。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劳伦斯·维纳,他的身体看上去像一把彻底冷却了的火焰,凝固了一段喧嚣灿烂的时间——上世纪60-70年代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的美国。这个被称作观念艺术大师的老男人,于2007年11月5日至2008年3月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他的现场创作作品“以邀光”(To A劳伦斯·维纳劳伦斯·维纳ow the 劳伦斯·维纳ight)。这是UCCA为庆祝在中国开张的重头戏之一。

    “以邀光”呈现在UCCA中央甬道底端的墙面上。几个简单的中文词组:“一遍”、“两遍”、“三遍”、“游移”和“以邀光”以及相对应的英文单词Once、Twice、Thrice、Moved A外滩画报out、To A劳伦斯·维纳劳伦斯·维纳ow The 劳伦斯·维纳ight,配上极为简单的图形,构成了这幅作品。

    作为一名从上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在作品中大量使用语言符号,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工具和媒介的艺术家,劳伦斯·维纳的这幅新作是典型“维纳”式的——最普通的字体组成的单词,一些有关联却难以捉摸的图形,有时伴有诗一般的短句。

    从7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维纳习惯于以简单而令人难以理解的墙上装置作品开始他的个展,其中包括本月10日刚刚结束的美国惠特尼美术馆劳伦斯·维纳大型回顾展。以语言符号为创作主体的作品也成为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纽约时报》艺术版对这次个展的评论是:“回顾展唤醒了人们的思想,犹如宗教净化仪式,抚慰了人们,又唤醒了他们。任何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人都应该去看一看这位观念艺术大师的展览。”

    这个自称反嬉皮士的嬉皮士,脑后留着长发,颌下蓄着大胡子,表情沉静到萧瑟,间或露出少许害羞。举止小而缓慢,语气低沉,听者需要仔细捕捉,但表述的内容却非常清晰。他笑起来的时候,会让人感觉到天真和温暖。

    维纳在60年代早期曾像惠特曼和凯鲁亚克那般漫游过北美大地,之后来到当时反战运动和性解放运动的重镇加州。在那里,他发现所有人都在迷失。他不喜欢嬉皮士,因为他们“不喜欢工作”。他很快返回故乡纽约,沉浸于工作之中。60年代晚期,当反战运动、性解放和年轻人的迷惘席卷美国时,维纳已在艺术界扬名立万。评论者说,通过把语言和符号变成创作的基础,即利用文字作为创作理念的主要载体,他向传统观念中艺术创作的本质对象提出了质疑。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劳伦斯·维纳敢于挑战人们对艺术本质的认知及艺术品与观者之间的关系。他甚至认为,观者只需阅读艺术品的文字表述,便足以经验该作品。他很少自己动手把文字制作到墙上,认为只要让工匠按指示把文字画上墙就足够了。与那些六七十年代成名的艺术家一样,他善于探究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对于他的同道,比如安迪·沃霍,维纳很坦率:“对我来说,安迪·沃霍是个老艺术家。我认识他,尊重他,我喜欢他的作品,但是他算不上什么榜样。”

[NextPage]

    外滩画报:能否给《外滩画报》的读者介绍一下出现在UCCA墙上的“以邀光”的理念?

    劳伦斯·维纳:创作这件作品的主要目的,是想重新估量在自身与物质之间,人们如何找到他们存活于世的方式。

    外滩画报:创作这件作品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劳伦斯·维纳:从聚集想法,到语言翻译,最后将作品画到墙上,整个作品花了两到三个月。

    外滩画报:你在60年代初曾漫游过整个北美。你当时是采取哪种方式旅行的?是坐火车还是坐“灰狗巴士”?

    劳伦斯·维纳:我搭便车。我去了加州和旧金山,那里所有人都在迷失。我在那里做了一些作品,很快便返回纽约。我出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在那里工作至今。除了荷兰,纽约是我主要的工作地点。

    外滩画报:一个相关的问题,请问你喜欢公路电影吗?

    劳伦斯·维纳:再也不喜欢了。年轻的时候,我曾认为公路电影很浪漫。

    外滩画报:你喜欢垮掉派作家的作品吗?

    劳伦斯·维纳:我喜欢凯鲁亚克。

    外滩画报:那段期间你在干什么?

    劳伦斯·维纳:我开始使用语言来创作作品。我那时开始相信,语言能够将物质呈现出来,它能够,而非应该。

    外滩画报:你既勤奋又幸运,在60年代末就开始得到艺术界的承认。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你觉得你的艺术创作生涯和关注对象经历过大的变化吗?

    劳伦斯·维纳:我的确很幸运。我关注的事情始终只有一件,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外滩画报:你会不会担心观众看不懂自己的作品?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的作品难以理解?

    劳伦斯·维纳:我从不担心这类事情。人们难以改变他们的逻辑模式。

    外滩画报:你还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你的写作吗?

    劳伦斯·维纳:我不写书,我“制造”书。我用文字、图形和短句“造”书,这是我创作的一种形式。

    外滩画报:人们对你那些全部由文字组成的墙上装置作品的反应是什么?

    劳伦斯·维纳:他们读它。仅此而已。

    外滩画报:你认为这些作品是绘画、素描还是雕塑?

    劳伦斯·维纳:雕塑。也就是说,是文字和相关原料构成的雕塑作品。

    外滩画报:你创作的这些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后的效果好,还是在你的母语英语中被人们最好地理解?

    劳伦斯·维纳: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该被设计成可译的,以便能从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

    外滩画报:你偏好在画廊或美术馆中,还是在公众场合展出作品?

    劳伦斯·维纳:我没有偏好。从首尔到越南,从明尼阿波利斯到洛杉矶,你可以在大约在100个公共地点看到我的作品。

    外滩画报:你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导演。你最喜欢哪些导演和哪些电影?

    劳伦斯·维纳:我喜欢看电视。

    外滩画报:你能告诉我何为观念艺术吗?

    劳伦斯·维纳:“观念艺术”不存在。艺术就是艺术。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