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
10月3日至10月8日,国家大剧院将隆重上演“2008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届时,来自全球22个国际团队,14个国内团体将以其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及饱含本民族风情文化的表演感染京城观众,构筑2008年“十一”黄金周的音乐盛典。开闭幕式、44场音乐会,将为观众带来不同民族的民歌瑰宝;走进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则推动民歌从舞台回归生活,让普通大众尽享民歌艺术的美妙空间。
专家遴选,确保民歌艺术高水平
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国家大剧院联合组办的“2008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旨在聚集世界各国最优秀的民歌手,荟萃世界各民族最优秀的民歌。自6月底活动公告发布以来,国家大剧院共收到了近40个海外团体和近20个国内团体的申请。为确保本次民歌节在民歌表演艺术上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能够表现世界各民族的民歌瑰宝,国家大剧院特地成立了本次民歌节的艺术委员会,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民族音乐学家陈自明以及著名歌唱家德德玛等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组成。
艺术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多次会议,对提交参与本次民歌节的团体进行了2次全面审查和筛选,最终确定了22家国外民歌表演团体和14家国内民歌表演团体参与本次民歌博览音乐周的活动。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艺术委员会制定了突出民歌元素、展现当地民族特色以及以唱为主,辅以民族器乐和舞蹈的三大标准,同时对所有参赛团体的曲目单和歌词都进行了严格审查,确保参赛团体的歌唱能够代表当地民歌艺术的特色和水平。为保证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中为观众呈现高品质、高水准而且纯正的民歌艺术,艺术委员会制定了一条“不合潮流”的规定,拒绝电声乐器伴奏,拒绝伴奏带,力求为广大听众呈现原汁原味、高品质的民歌演唱会。
民歌翘楚齐聚北京,博览世界民歌精品
在为期6天的世界民歌博览音乐周期间,来自世界21个国家的22个民歌表演团体将为北京的观众呈现各民族的民歌艺术精品。届时,来自国际的400余名不同民族、不同肤色和语言的民歌表演者将使国家大剧院成为世界民歌的海洋。
大洋洲有两支民歌团体参与此次民歌博览音乐周,来自澳大利亚的杰弗里·古鲁姆是闻名世界的澳大利亚土著黑人歌手,他将使用方言Yolngu演唱由土著旋律改编的曲目。来自新西兰的毛利艺术团将演唱、表情、舞蹈三种元素贯穿整个演出。表演中所有的毛利演员会身穿传统的服饰,同时身上绘有临时涂彩纹身,营造热烈而震撼的现场气氛。
美洲有4个民歌团体亮相此次音乐周,其中有见证智利新民歌运动发展的安赫尔·帕拉,以及演唱纯正的安第斯歌曲的秘鲁布卡·松科乐团,富于浓郁特色的民歌表演将使听众领略别样的拉美风情。
来自欧洲的10支表演团体将为听众展现合唱、独唱、乐器伴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在这些团体中,来自匈牙利的玛塔·塞巴斯蒂安享有“匈牙利民歌皇后”的美誉,她曾获得格莱美、奥斯卡音乐等大奖。来自英国的“黑色之音”组合将带来纯正的黑人音乐,以音乐诠释他们对于生活的思考。
此次活动中还有来自孟加拉、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新加坡、韩国、越南的6个亚洲国际团体,他们将带来亚洲各国民歌的精彩演唱。 [NextPage]
澳大利亚盲人歌手-古鲁姆
中外民歌手同台放歌,成就艺术狂欢
本次民歌博览音乐周中14支国内团体包括了蒙古族、藏族、羌族、朝鲜族、侗族等多个民族近600名民歌手献唱国家大剧院,展现他们本民族的民歌艺术,代表了我国各民族民歌艺术的最高水平。
侗族大歌集体性的歌唱中应用多声部来表现内容,这种民间复调音乐以其独特的风味,斑谰的色彩、浪漫的气韵蜚声海内外。成立于1995年的贵州黎平侗族大歌艺术团将淋漓尽致的将侗族歌舞、服饰、习俗、节日等侗族原生态文化进行展示,彰显侗族人“饭养身 歌养心”的独特气质。由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带来的“花儿”系列则突出表现了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回、汉、东乡、撒拉、保安、土、藏、裕固等八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民族性格。
成功演绎《太湖美》、《好一朵茉莉花》等经典民歌的无锡山禾合唱团,善于表现细腻、委婉的情致。2007年6月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第七届维也纳?萨尔茨堡世界合唱节,广获好评。有着朝鲜族民谣歌后美誉的卞英花10多年来一直坚守民歌阵地,用一种具有原始色彩的、饱含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歌唱着。2006年青歌赛中一曲“阿里郎”,独特成熟的歌声倾倒四座,最终摘得当年青歌赛的银奖。
在本次民歌博览音乐节的48场音乐会中,将会出现大量国内外民歌团体同台表演的机会,他们或者是相近题材歌曲的演唱,也可能是相似歌唱风格的演绎,有时候两两组合,有时候则是多个团体同台竞歌。届时,中外优秀民歌手将如何展现民歌艺术发展的新成就,如何秀出本民族的风采,中外民歌表演艺术如何对话、激荡,值得大家期待。
活动形式多样,亲民票价打造音乐黄金周
本次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期间,国家大剧院的三大主体剧场将全力投入各种形式的民歌音乐会中。其中10月4日到7日的四天里,从每天下午14时起,音乐会及民歌展演将在三大剧场、花瓣厅、艺术资料中心和新闻发布厅同时进行,每个参加世界民歌博览音乐周的团体将为京城观众奉献2-3场音乐会,淋漓尽致地展现不同民族的歌唱艺术和表演特色。
北水下廊道等公共空间还将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俗风情展,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工艺品必将为进入其中的观众带来更多的文化趣味。
国家大剧院自开幕演出季以来,一直坚持以“亲民”的立体票价回馈广大艺术爱好者和观众。本次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的演出最高票价将不超过200元,平均票价在100元左右。除此之外,每天下午还将有1400张民歌展演观摩票发售,票价设为50元,通过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预定还享有更多优惠。持观摩票的观众可以在花瓣厅、新闻发布厅以及艺术资料中心三大场地间自由观赏多种类型的民歌演出,并欣赏国家大剧院内各种主题展览和陈列。届时,国家大剧院以往发售的展览票仍然有效,但只能参加非民歌主题的观摩及各种展览活动。
为进一步让广大观众尽享本次民歌博览音乐所带来的民歌艺术,让艺术回归生活,回馈大众,大剧院首次决定在剧院外的场所举办主题演出活动,走进校园和社区。10月4日至7日,国家大剧院将组织参演团队先后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四所高校,以及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四个社区进行表演,让广大青年艺术爱好者和普通市民近距离观赏民歌表演,了解全世界各民族的多样风俗文化和民歌表演艺术。
艺术教育配套工程,学者为大众解读民歌
为配合2008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的活动,让普通大众了解民歌艺术,更好地欣赏民族艺术,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部从8月底先期启动配套工程:“纯真质朴的民间歌舞艺术”系列讲座。这一系列讲座共分20讲,持续3个多月,专门约请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的专业教师担任主讲人。这些主讲人或者本身就成长于少数民族地区,从小接触本民族的民歌艺术,或者是出访世界各国,亲身体验异域民歌的专家。在《来自雪域高原的问候》等主题讲座中,将为广大艺术爱好者解读民歌演唱艺术中的知识和技巧,以及与之相伴相随的民族文化和风俗等。讲座现场观众还会欣赏到专业学生的现场示范表演,以及专家教授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现场演示。
国家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是国家大剧院着力打造的品牌之一,这一活动将两年举办一次,时间均为当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众多国内外代表着民歌表演艺术最高水准的团体和表演者的参与将成就一场浩大的民歌大联欢活动,必将大大丰富京城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能够更好地推动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共享民歌艺术带来的愉悦心情。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