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他告别朱逢博“踏着夕阳归去”[图]

2008-03-13 11:10:10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施鸿鄂

 
 
出演歌剧《托斯卡》

 
 
歌剧《楚霸王》剧照

  上海的电视荧屏不久前曾重放施鸿鄂、朱逢博夫妇在1981年春节晚会上共同演唱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熟悉的身影、轻快的旋律,使不少老歌迷感觉回到了20多年前的青春岁月。然而,这对当年红极一时的夫妇却再也无法并肩行走———前天下午1时06分,这位演唱过《踏着夕阳归去》、《我的太阳》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原上海歌剧院院长、艺术指导施鸿鄂因心源性心脏病突发,在徐汇区中心医院猝然离世,享年73岁。3月16日下午,施鸿鄂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 
 
  朱逢博懵了

  “那天要给他体检,检查前老人还在高声谈笑,可过了一会儿就倒下去了。”上海歌剧院副院长赵志明告诉早报记者,老人这一倒就再也没有起来。昨天下午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这位与施鸿鄂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仍沉浸在惊讶和悲痛之中:“他走得太突然了,谁都没有思想准备。”赵志明介绍,施鸿鄂生前曾患有心脏病,但自从1999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身体一直很硬朗。一周前,老人因感冒入院治疗,孰料在病情逐渐好转之际,却突然因心脏病发作撒手人寰。

  受施鸿鄂突然离世打击最大的,当属与其相濡以沫40年的夫人朱逢博。早报记者了解到,在闻悉丈夫的噩耗后,这位女高音歌唱家一下子懵了,过了许久才缓过神来,转而放声大哭。

  “嫁给歌剧的男人”

  上世纪70至90年代,频频在各类文艺演出和电视荧屏上亮相使得施鸿鄂的名字家喻户晓。早在1960年代初,他已经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崭露头角。1962年,他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比赛中获得金质奖章,此后,凭着兼具抒情和戏剧性的男高音音色以及出众的艺术修养,便一直以“台柱”的身份活跃在上海歌剧院的歌剧舞台上。他曾先后在《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茶花女》、《卡门》等歌剧中担任主角,1990年,年届六旬的他还在普契尼《图兰朵》中出演卡拉夫王子。

  上世纪80年代,施鸿鄂开始担任上海歌剧院院长。尽管公务缠身,这位歌唱家仍把歌剧放在首位。每天清早,他便踏着自行车来到歌剧院琴房里练声,唱完了才开始一天的行政工作。1995年退休后,施鸿鄂仍每天在家里坚持练唱。去年,老人还欣喜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声音有了新进步。同事戏称他就是个“嫁给歌剧的男人”。

  扶持新人不计名利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男高音歌唱家魏松说,施鸿鄂是一个时代歌剧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在为人方面也堪称楷模。这位如今已经大红大紫的男高音歌唱家,当年正是在施鸿鄂的力推下开始出演歌剧中的主角。在施鸿鄂看来,如果歌剧演出时主角始终靠外国人来“帮忙”的话,中国的歌剧事业永远得不到进步。因此,在担任歌剧院院长时,他主张大胆起用新人,每次排演重要歌剧,他都让一些青年演员担纲主角。除魏松外,连龙海、王丽琴、杨清、董明霞等今天已能在各种歌剧演出中挑大梁的演员,当初都得到过施鸿鄂的提携。

  在大力扶持新人之余,施鸿鄂的为人处世也获得了不少人的钦佩。赵志明感慨道,自他从1985年开始进入歌剧院以来,就从未见过施鸿鄂使用公车上下班,“每天都骑着一辆‘老坦克’,与别人没什么区别。”在待遇上,他也从没提出任何特别要求,相反,对于歌剧事业他却十分慷慨。赵志明清晰地记得,在一次出国演出后,施鸿鄂买回一大批歌剧乐谱送到歌剧院,而在院方提出给施鸿鄂报销的时候,歌唱家说了两个字:“不要。”

   (编辑:闫琴)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