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成功举办后,2008第二届“帕拉天奴”杯作曲(小提琴)比赛今日启动。
担任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之一的著名作曲
此次“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赛由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北京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面向全国征集原创新作品。本届大赛仅限于征集小提琴作品,主要为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双小提琴(无伴奏)、小提琴与钢琴三种形式。大赛依然秉承“提倡中国民族风格,鼓励多样化创作,兼容艺术性、技巧性、可听性”的宗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比赛原则,希望通过比赛能够丰富演奏和教学曲目,推动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文化部2008年6月底将举办“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此次大赛也被纳入“艺术周”的活动中,力图在08北京奥运期间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之所以选择小提琴作品作为本次大赛的主题,据大赛秘书长
据记载,小提琴演奏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699年,康熙皇帝曾在南巡船上欣赏到外国传教士的小提琴表演。但是这以后的小提琴大多出现在宫廷中,19世纪以后逐渐在教堂、教会学校中传播。中国的小提琴演奏真正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
目前所见到的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是地质学家李四光于1919年11月在巴黎创作的《行路难》。“《行路难》风格上属于浪漫主义,技法上还不尽完善,而最可贵的是乐曲立意深邃,是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的一个大概括。”(引自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此后,马思聪成为最早创作一批高水准小提琴作品的作曲家,他创作的《内蒙组曲》、《西藏音诗》成为中国小提琴曲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建国后,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产生了《新春乐》、《牧歌》、《新疆之春》等一批独奏曲,尤其是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诞生成为了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又一座高峰。文革中后期,《喜见光明》、《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独奏曲成为“文革”音乐中的几枝独秀,这些作品也都成为现今学生普遍学习、演奏的佳作。
但是,自80年代以来,依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小提琴新作却很少,虽然也出现了《鹿回头传奇》、《小提琴协奏曲》(杜鸣心)等一批代表作,但数量却远不及前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作品已经明显采用现代技法来创作,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既需要作曲家在创作中考虑到技法与可听性的结合,也需要教师及演奏者有一个接受、认可的过程。
曾培养出吕思清等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的中央音乐学院
举办专门征集小提琴曲的作曲比赛,在国内并不多见。举办本届大赛的主要意图不是追求纯技法的作品,而是要追求技巧形式、内容、情感的高度统一。大赛力图追求公平、公正的比赛原则,作品不局限于学校,因而将邀请各大院校的专家担任评委,通过有交流、有竞争的比赛,在学习、比赛中看不足,希望全国音乐界和各大音乐院校能够谋求共同发展。这一原则,在“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中已初显成效。
(编辑:李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