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于无声处》集中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演员
话剧中心艺术剧院内,连排走台刚刚结束,导演苏乐慈把整个剧组召集在一起开了个短会,舞美设计正就舞台上要不要放毛主席像和编剧宗福先进行着激烈争论,气氛严肃。
再过一天,也就是今晚,复排后的《于无声处》就要和观众见面了,距离这个对于中国话剧乃至中国历史都意味深长的作品问世,正好30年。宗福先和苏乐慈,两位如今功成名就的艺术工作者,并排坐着看完了整场排练,一切看上去都和30年前有些相似,但一切都不同了。
功劳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我们第一次演出这个戏是1978年9月的一天,在上海工人文化宫400人的小剧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导演一个大戏,首场演出的观众都是演职员的家属、工人文化宫以及总工会的领导和同事。开场以后,剧场里特别安静,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演完的一刹那,观众仍然没有反应。我们太紧张了,但是突然之间,所有的观众都站了起来,掌声像爆炸一样,把剧场淹没了。演员都已经开始卸妆了,我冲到后台,把他们一个一个揪到台上谢幕。反响太热烈了。”坐在艺术剧院空旷的观众席中,苏乐慈很平静地回忆着那个不同寻常的夜晚。那个夜晚之后,包括她在内,太多人的命运,被改变了。
1978年的苏乐慈,正在工人文化宫表演训练班担任带班老师,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的工人学生宗福先拿来了自己最新创作的剧本《于无声处》,一个以1976年的“四五”天安门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家庭一天之内的故事,表达了对天安门事件的支持,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呼唤。苏乐慈说,当时,“四人帮”已经粉碎,但“天安门事件”尚未平反。但所有人坚信,历史一定会给这个事件一个答案。于是,大家很快就决定要把这个戏排出来。
排练只花了一个多月。6个演员都是工人,白天上班,晚上赶到工人文化宫排练。所有人几乎都住在吴淞、吴泾、闵行这些上海最边缘的地方。除了每天两毛七分钱的夜宵费,几乎没有一分报酬,但所有人都热情高涨,因为大家从心里喜欢。
首演之后,《于无声处》很快引起了轰动,一毛钱的门票需要连夜排队购买。很快,《文汇报》全文刊载了该剧剧本。在上海演出了40多场后,全国各地的人迅速自觉“翻版”了该剧,最多的时候,一共有2700多台《于无声处》的演出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地方上演。数千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戏。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于无声处》被中央领导调演进京演出,让宗福先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演出结束后,那些支持或参与过“四五”天安门事件的年轻人从台口哗地一下冲上台,把主创人员团团围住,并且紧紧拥抱他们。至今,《于无声处》仍然是新中国话剧“演出团体最多、观众人次最多”的一部戏。
“《于无声处》让这么多人刻骨铭心,不是说这个戏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出现在了恰当的时机,遇到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当时在全国,这是第一次用文艺作品希望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事后我们也才知道,能引起这样的反响,也是有中央领导在幕后策划。”面对历史和命运给予自己的一切,宗福先显得异常坦诚,他说,功劳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80后演员不认识四人帮
隔了30年,宗福先自己都有些恍惚,感觉那段历史有些摸不着边了。“30年前那些东西,今天竟然丝毫都不见踪影了。就在1976年,每个人身上都还罩着铁罩子,夫妻父子之间都不能说真话,因为随便一个罪名,都可以判你‘现行反革命分子’。但是现在这些却完全烟消云散了。”宗福先坐在剧场里,始终感慨万千,他最反复念叨的一句话是,“难怪现在年轻人不理解,即使是我们,都已经觉得那段历史遥远得有些不真实。”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上海话剧中心的制作人李胜英当年也曾是工人文化宫的学员。带着各种复杂的感情,他决定重排《于无声处》,这部曾经给中国带来新鲜空气的剧作,在李胜英看来,“历史和现实的冲撞往往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和回味。”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李胜英和导演苏乐慈一拍即合,决定重排《于无声处》将不动原剧本一字,成为一次“文献式”的创作和演出。
然而,当李胜英找到宗福先时,这位当年被认为“惊人大胆”的始作俑者却犹豫了,“我真的很担忧,短短30年,那个时代的生活痕迹已经被擦得一干二净了,观众还会愿意看么?人们的喜怒哀乐还会一样么?
苏乐慈其实也有相似的担忧,但在她看来,不管什么时代,人性中最真诚的东西是始终相通的。重排的《于无声处》虽然剧本未改,但是侧重点就有了很大的变化。“30年前演更多是一种政治上的正义呼喊,但现在,我们更多渲染的是亲情、友情和爱情,更强调人在特殊时代的情感,包括扭曲。”苏乐慈介绍说,剧中许承先饰演的何是非之前是非常极端的反面人物,但现在变得更人性,他对家人的背叛是为了明哲保身,现代人也能理解。
虽然在侧重点做了顺应时代的调整,但是时代的隔阂无法抹去。剧组3个80后的青年演员,一开始念台词都会笑场。饰演何芸的孙宁芳起初不知道怎么念台词,因为实在不理解“人怎么会是这样说话的”。更夸张的情况是,其中有人连张春桥是谁都不认识。直到一系列的补课之后,3个年轻人才慢慢开始进入状态。[NextPage]
重看历史才会懂得珍惜
连着一个多月,每次连排,宗福先都赶到排练厅。而让他意外的是,每次看,竟然都流泪了。“我自己都纳闷,其实30年前,我倒没怎么哭过。”而事实是,包括苏乐慈、李胜英以及剧组的很多年轻人,在重排的过程中都哭了。除了大家复杂的心情,苏乐慈相信,30年过去,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依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然而,对于年轻人看这个戏会是何感想,大家依然忐忑。为此,剧组连排时请来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提意见,其中很多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看完演出,大部分人都被感动了。其中一个年轻观众对苏乐慈说,“原先我听说过这个戏,但感觉离那个年代很遥远,看完这个戏,发现离你们更近了。”
对此,苏乐慈很是感慨,“对于《于无声处》,不同年龄段的人感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是戏剧只要能够展示人性中的最真诚,就一定能够打动人。其实,我们也不了解80后、90后,但这次地震,让我们这一代人也开始了解他们,我们也为他们感动。”
而对于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于无声处》的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演出的出票情况出奇良好,对很多中老年观众而言,重看这部剧作,更多也许是一次怀旧,一种追忆。
对于即将到来的重演,宗福先有着一种莫名和难言的感恩心情,他甚至用了极其恳切的措辞来表达自己对导演和剧组的感激,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剧本,在时隔30年后,获得了一次新生。“我觉得这个戏的重排,在纪念意义之外,还有一层,就是让年轻的朋友们知道,32年前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的起点是什么样的,只有知道我们今天走得有多远,我们才会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宗福先说,只是隔了30年,重看这个戏,最大的感受——恍如隔世。
《于无声处》讲述了青年欧阳平察觉到“四人帮”反对人民悼念、缅怀周总理,于是开始收集、整理、印刷并散发纪念周总理的诗篇,名为《扬眉剑出鞘》,诗集很快传播开来,“四人帮”下令追查诗集的作者。欧阳平的母亲梅林,战争年代曾冒着生命危险救过上海某进出口公司革委会主任何是非的性命,而欧阳平正是与何是非的女儿何芸相爱。但何是非投靠了“四人帮”,将女儿作为活礼物许配给上海民兵组织领导成员唐有才。一天,欧阳平热情洋溢地向何是非讲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宏伟场面,并将自己编辑的诗集《扬眉剑出鞘》送给他。何是非这才知道,原来欧阳平就是全国通缉捉拿的现行反革命分子、《扬眉剑出鞘》一书的作者,他马上打电话给唐有才,让他派人逮捕欧阳平。最后,何是非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