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至6日,法国经典歌剧《国王》将作为开幕国际演出季的闭幕大戏登陆国家大剧院。这部歌剧经典力作将由国家大剧院和法国图卢兹市政厅歌剧院联合制作出品,由中央歌剧院演出。同时,它也是第三届“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开幕大戏。作为法国政府大力推荐的剧目,《国王》将于4月3日,暨“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开幕的这一天在国家大剧院华美登台,以独特的艺术风貌带给观众非比寻常的新鲜感受。
法国大使馆文化专员 白尚仁
王威、沈娜 女声二重唱
命运多舛 跨越百年经典重现
歌剧作为所有艺术形式中最瑰丽奢华的一种,在此次演出季中占有着独特的位置。此次开幕国际演出季,共推出了国内外经典歌剧6部,既有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大型英雄主义史诗歌剧《伊戈尔王》,又有久演不衰的民族歌剧精品《江姐》。继大剧院版意大利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之后,《国王》将作为国家大剧院另一场重头大戏,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为6部经典歌剧华贵收尾,向广大观众精彩献礼。
歌剧《国王》由著名西班牙裔法国音乐家爱德华拉罗根据公元五世纪被海水吞噬的伊斯城这一布列塔尼传说改编而成。
这部歌剧的命运如同拉罗本人的命运一般多舛。拉罗在1823年生于法国里尔一个拥有西班牙血统的军事家族。为了学习音乐,他违反担任军职的父亲对他的祈望,于1860年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前往巴黎,在巴黎音乐院学习小提琴并私底下学习作曲。为了维持生活他靠着当小提琴手和当老师来赚钱。但是,他最初的一系列作品并未受到重视,直到50岁之后,他的作品才开始被发表并获得认可。拉罗的音乐作品有典型的法国音乐特征,旋律优美华丽,典雅生动,乐队色彩丰富,乐器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并广泛运用西班牙及俄国、挪威的民间曲调。
歌剧《国王》最开始被歌剧院和喜歌剧院拒绝,直到拉罗发现了瓦格纳的四部曲,他获得启迪,重新修改了作品,使其在形式上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瓦格纳式歌剧作品,由此获得新生。《国王》于1888年首演,取得极大成功。但由于《国王》需要在舞台上再现城邦被大海吞噬的壮丽场景,因此对舞台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被当时的舞台技术条件所限,首演之后,《国王》在法国上演的机会非常之少,与《卡门》等同时期的著名歌剧相比,它如同一颗美丽的明珠湮没在了浩瀚的历史尘埃中。《国王》最近两次的演出分别是在1984年和2007年,中间也相隔23年之久。2007年在法国圣艾蒂安歌剧院上演时盛况空前,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持久不息,演职人员几次谢幕都难抵观众的热情,《国王》的精彩也由此可见一斑。
国家大剧院奉献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同时更会穿越历史,将更多精彩的,有价值的曲目挖掘出来,使之重现于国家大剧院的华美舞台。
极具张力 丰富强烈戏剧冲突
歌剧《国王》在三幕场景中展现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揭示了人物多变的内心世界,彰显着巨大的悲剧力量:早已心有所属的公主玛尔嘉莱德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被迫与敌方首领的儿子卡尔纳克订婚。订婚当天,玛尔嘉莱德得知她心爱的男子米里奥也已回来,断然拒绝了这桩没有爱情的政治婚姻,国家再次陷入危机。但米里奥爱着的却是玛尔嘉莱德的妹妹罗泽娜,当爱被嫉妒、愤怒所扭曲,也就转变成恨。为了报复,玛尔嘉莱德联合卡尔纳克与自己的国家为敌,在卡尔纳克的帮助下,她打开了闸门,用海水淹没整座城市。大部分居民命丧黄泉,国王痛苦流涕,玛尔嘉莱德最终醒悟,亲手杀死了卡尔纳克并跳入大海中救赎自己的罪恶。
虽然题目是“国王”,但却可以把它看作一场纯粹的“女人戏”,姐姐玛尔嘉莱德无疑是剧目展现的重点人物。爱与恨在她的身上纠缠不清,情感与理智的对抗交织在她每一个决定中。她忍辱负重以婚姻承担起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责任,同时又热烈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对爱情的疯狂嫉妒中,不惜抛弃一切,甚至联合敌方与自己的国家为敌。在最后的时刻,她手刃敌国王子,投海自尽,在深海中寻求救赎。丰富的戏剧动作展现了人物的悲剧命运,人性的刻画饱满真实,充满古希腊悲剧色彩和中世纪古典戏剧的神秘气息。大气磅礴的演唱中,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情感紧密交织,亲情与爱情的纠葛淋漓展现。正如法国《人道报》时评所说——“爱情、仇恨、死亡,这些歌剧中的传统元素,通过气势磅礴的音乐而得到舒展,如同那将伊斯城吞噬的波涛一般。”
水淹城邦 再造舞美奇观
歌剧《国王》的高潮出现在三幕二场,女主人公玛尔嘉莱德在爱情与嫉妒中绝望挣扎,最终丧志理智,打开闸门,湮没了自己的国家。这一场矛盾冲突最为强烈,人物内心活动最为复杂,在舞美设计中,将力求在舞台上展现这一时刻“水淹城邦”的宏伟效果,衬托歌剧的恢宏气势以及人物的悲剧命运。届时,将有近13吨水将在舞台上倾泻而下,重现城邦被淹的悲壮时刻。
13立方水的“急放急收”为国家大剧院的舞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护舞台下方的精密仪器,大剧院重新在舞台上铺设了新的防水层,工程量相当于在舞台上重新铺设一层地板。为了保证防水效果,更是将在舞台上增铺了3-5层防水层。大剧院的巨大舞台为水效的操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但同时舞台的灵活多变也为舞美工作者们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精雕细琢 还原纯粹法国风情
《国王》作为一百多年前法国歌剧经典,展现着那个时代的法国风情。歌剧中有两场大的仪式分别是订婚和结婚的场景,同时,这也是剧情本身的两个巨大转折点。订婚为战争埋下伏笔,结婚为葬礼打下隐喻。两场恢宏的场景,将引领观众走进一百年前的法国,领略法兰西的唯美浪漫。为了还原给观众原汁原味的纯粹法国风貌,带给大家最真实、细腻的舞台感受。《国王》大部分的演出服装、道具都直接从法国海运而来。小到假发、头饰,大到阶梯、软景均囊括其中。这些船只1月份出港,将在3月份抵达北京,历经一个多月的海上运输,耗费巨资从法国租借而来,目的是在舞台上为大家复制出最具法国风味的舞台艺术精品。据悉,除了漂洋过海的这些舞美布景,空运而来的《国王》总分谱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总分谱共55本之多,重达40余斤,充分显示了《国王》这部大部头歌剧的不同凡响。
中外联袂 豪华阵容打造强档演出
此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国王》是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由国家大剧院和法国图卢兹市政厅歌剧院联合制作出品,由中央歌剧院演出。著名艺术大师米歇尔普拉松和中央歌剧院艺术总监、副院长俞峰担纲指挥,国际知名歌剧导演尼古拉若埃尔倾力执导,中法优秀歌唱演员联合演出。极具实力的创作团队,中法合璧的豪华阵容都将保障一场高质量、高水准的歌剧演出。
继捷杰耶夫、小泽征尔、库特马祖尔、洛林马祖尔相继走进国家大剧院后,米歇尔普拉松将成为第五位登上大剧院舞台的国际指挥大师。普拉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音乐世家,很小的时候即跟随拉萨尔莱维学习钢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系统学习了打击乐,随后他转学乐队指挥,并于1962年赢得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第一名。获奖后第二年,他奔赴美国,在莱恩斯多夫、蒙托和斯托科夫斯基的指导下深造。1965年回到法国后,他即被任命为梅茨歌剧院的音乐总监;1968年,又任图卢兹卡皮托尔剧院的常任指挥,并很快升任音乐指导,最终于1973年任艺术总监。普拉松得到过许多大奖和荣誉,其中法兰西学院授予米歇尔普拉松1995年度国际音乐新闻大奖,是第一次由法国艺术家获得。
中央歌剧院艺术总监、副院长俞峰将和普拉松共同担纲指挥。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家,俞峰经常应邀担任国内外著名乐团演出的指挥,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乐团有过合作。他优雅的指挥风格及对作品独到的理解,赢得了音乐界同行和广大观众的广泛赞誉。
执导《国王》的尼古拉若埃尔还曾在莱茵歌剧院和里昂歌剧院执导过著名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从1990年以来,担任图卢兹市政厅歌剧院总监,执导了《法尔斯塔夫》、《游吟诗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埃莱克特拉》,后与罗伯特阿拉格纳合作了《弄臣》和《罗密欧与朱丽叶》。2009年9月,尼古拉若埃尔将接替热拉尔莫尔迪埃出任巴黎歌剧院总监。
三名来自法国图卢兹市政厅歌剧院的著名歌唱家将分别扮演公主玛尔嘉莱德、妹妹罗泽娜以及姐妹二人共同爱着的米里奥。三位法方演员将在4月3日、5日演出两场。4日、6日的两场演出将由国内歌唱家王威(施玛尔嘉莱德)、沈娜(施罗泽娜)、金郑健(饰米里奥)、孙砾(饰卡尔纳克)、陈佩鑫(饰国王)等人出任。这几位主要演员是从全国各个优秀声乐团体选拔而来,由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戏剧艺术总监徐晓钟、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中央歌剧院艺术总监俞峰亲自把关挑选。演出中的群众演员、合唱队以及交响乐队则全部由中央歌剧院提供。目前,双方演员、乐队及合唱团的排练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百年经典歌剧,中法倾力打造,华美的艺术之花将在大剧院舞台上夺目绽放。
拉罗经典歌剧《国王》以别具风格的艺术形式演绎古老布列塔尼传说中的“倾城之恋”。极具张力的戏剧情节、饱满丰富的人物性格、水淹城邦的奇观再现、原汁原味的法国风情、气势恢宏的合唱加上优美动听的旋律,都将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精彩呈现。《国王》与您一起揭幕具有法兰西气息的炫美春天。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