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磊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凤阳花鼓在诠释着与凤阳人解不开的情缘的同时,也派生出了一个深受欢迎的地方稀有剧种――凤阳花鼓戏。
"现在,能找到的会唱凤阳花鼓戏的人,可能只有张传英老人一个了……您说,是不是濒临失传?"近日,到安徽凤阳县采访时,县委宣传部马顺龙感叹。"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让它没了啊!"
凤阳花鼓戏又称卫调花鼓戏,因产生于安徽凤阳长淮卫而得名,形成于清光绪年间,与凤阳花鼓、花鼓灯并称凤阳"三花",鼎盛时期,一天常常要演出两三场,主要传统剧目有《观灯》、《秦香莲进京》、《点兵》、《王二英四盼》等。
出生在安徽凤阳县大庙镇的张传英老人,17岁时就开始学习凤阳花鼓戏,回忆往事,不禁长叹一声:"从18岁开始,我们代表大庙镇参加全县文艺汇演,哪一年不是一等奖?那个时候,听戏的百姓能排成长龙。"而如今,会唱凤阳花鼓戏的人,却只剩下了她一个,以至于县里每次接待外国友人的采访、录音时,东请西找,最后还是得请到张老的头上。
2006年,在凤阳县第一届花鼓文化旅游节前,县政府、县文化主管部门与大庙镇专门邀请张传英和两名民间艺人,新教新排传统剧目《三卷寒桥》中的片段《茅庵提亲》,参加花鼓节闭幕式的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2007年,第二届凤阳花鼓节,政府再次邀请张传英参加演出,她却不得不拒绝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严重的关节炎使她连站立都感到困难。
见到张传英时,老人端坐在条凳上,一字一句地校正着几位学员的发音,旁边的人告诉记者,"老人本在蚌埠修养身体,昨天刚刚赶回来,她是在跟时间赛跑!"
知悉记者的来意后,老人紧紧地握着记者的手,眼含泪水:"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让它没了啊!"
"很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做!"
看着花鼓戏的现状,大庙镇的文化站长田益全也坐不住了。在他的努力下,由大庙镇党委政府、镇文化站牵头举办了第一批凤阳花鼓戏培训班。
培训班效果出奇地好,从最初的10多名学员迅速扩充到了30多名。尽管如此,田益全和张传英仍然难以掩饰自己的忧虑,摆在凤阳花鼓戏面前的,是几座必须得过的大山,"一个是内容,过去的唱词早就落伍了,需要不断更新内容才能吸引人,另一个是形式,光是唱肯定也不行!"
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的匮乏,"现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挣钱,谁还会有兴趣静下心来学习一门曲艺?!"张传英看着身边的学员们,忧心忡忡:"都是一些40来岁的大嫂,热情很高,可是早就过了培养的年龄了。"
田益全的想法是能够在政府的牵头下组织一个大庙镇花鼓戏剧团,"很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做!"他坚定地说。
地方戏种面临巨大危机
凤阳花鼓戏成了许多地方戏种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阜阳的嗨子戏、芜湖的梨簧戏、巢湖的含弓戏……"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长安扳着指头数,这些地方戏种无一例外地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如果要严格地按照戏种存在的三个基本要素――专业的组织、正常的演出活动、一定的观众群体来要求的话,曾经在安徽省各地活跃的30多个戏种,如今可能只有10来个了。
要拯救凤阳花鼓戏,除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关键还是要靠地方戏自己的发展与壮大。凤阳花鼓戏本身就出自凤阳花鼓,如今凤阳花鼓与花鼓灯的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凤阳花鼓戏完全可以"回归母体",依附于这两种形式,吸取营养,壮大自身,三者互相取长补短,何乐而不为?"王长安说。
""三花"抱成团"是否是凤阳花鼓戏再次扬名的良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众多地方戏种,在现代化的今天,如何保护与革新?其未来又将如何?这些都留待解答。
(编辑:全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