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艺饰演的莲花是全剧的灵魂人物。本版图片由北京人艺提供
天和与喜珠子。
莲花在酒楼门口等天和回心转意跟她回家。
天和与莲花。
整整十年来,在北京人艺的戏剧记忆里,有一部作品经常会被人提及,那便是2008年由邹静之编剧共同携手导演任鸣、徐昂带来的京味儿话剧《莲花》。该剧讲述了女主角“莲花”受欲望的驱使,与丈夫一起进入了古玩行,从此她的生活与家庭也渐渐失去控制,最终走向了毁灭。不仅在戏剧结构上独树一帜——采用“一倒到底”的倒叙手法,更是将一个有着民国时代背景的故事演出了深刻的当代性,使得《莲花》成为北京人艺“新京味儿”戏的代表之一。
《莲花》这部作品首轮演出即超过30余场,并于2015年再度复排。今年恰逢这部作品创排整整十周年,再度归来的《莲花》也随即迎来新一轮的演出,截止到目前演出场次已超过50余场,而此次演出阵容依然沿用十年前陈小艺、谷智鑫的原班人马。编剧邹静之以其擅长的诗意语言,使《莲花》不仅散发出京味儿戏的生活气息,还有不少浪漫的悲情意味。
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剧中两位主演及其他几位与《莲花》共同成长的年轻演员,听他们讲述十年来自己与《莲花》这部作品的故事。
陈小艺(饰演莲花)
戏在脑子里,台词永远忘不掉
陈小艺饰演的女主角“莲花”是剧中灵魂人物,“莲花是很多女性的一个代表,她善良、单纯,一心想让丈夫天和过上好日子,只不过最终都被她的欲望所毁掉了。”对于这样一个充满多面性的角色,陈小艺认为,比起十年前,自己在表演上更加纯熟。陈小艺是学戏曲出身,过去会在形体和台词处理加上戏曲的韵味,但十年过去了,这些技术处理现在观众就未必会喜欢。此次演出她对形体的处理更偏向于生活,她认为,“距离上一轮演《莲花》已经过去近三年了,但词还是忘不掉,都在我的脑子里,因为戏的逻辑、人物及台词都写得太好了。”
陈小艺表示虽然每次演出不会有大的改动,但自己与作品一直在不停地磨合,“上一轮我在演出时,去掉了结尾清唱的《小白菜》,因为首轮演出时我能听到台下观众的小声议论,我觉得可能这样唱不好。但随着我的沉淀,我忽然意识到观众的反应是对的,他们不是在笑,而是一边笑完,一边难受,这是人的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所以这次演出我又把清唱加了回来。”
谷智鑫(饰演天和)
这部戏什么时候演,都有震撼
近些年一直在影视圈摸爬滚打的谷智鑫,对于自己选择舞台作品的标准首先是“北京”,只要是发生在老北京的故事、具有北京人艺风格的作品便是他的首选。经过这十年,谷智鑫认为“当年这些年轻演员,十年间经历了自己的生活,对于台词和故事理解得更为深刻,最主要的是传递给观众的语气停顿以及内心刻画会比十年前更加清晰和动人。”
《莲花》的剧作本身给了演员充分的发挥空间,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谷智鑫觉得“不管什么时候拿出来演,都会给观众一种震撼和感触,它最特别之处是放在任何一个大环境下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谷智鑫认为这部作品最大的吸引力便是倒叙的结构给了演员极大挑战和更大的表现空间。“如果顺着演一个故事,可能担心观众会预判,会猜到接下来的结局。但是《莲花》不会,它让观众看到了结尾,却猜不出开头。当年作为青年演员挑大梁的谷智鑫成了人艺舞台上的熟面孔,“十年来,生活在改变,但故事是永恒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能够踏踏实实过日子,是多么可贵。”
杨佳音(饰演管事)
对戏剧执着一如当年
2007年正值“中国话剧100周年”,北京人艺在那一年集中展演了大量的舞台作品,《莲花》作为在2007年末建组的唯一一部由剧院全新创排的京味原创大戏,于2008年2月首演至今已整整过了十年时间,当时《莲花》这个组几乎囊括了剧院里大部分年轻演员,杨佳音便是其中的一员,当年饰演生子,如今饰演管事。
杨佳音认为《莲花》是伴随自己在北京人艺成长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是自己真正意义参与创排的一部全新话剧,付出精力最多。这部作品构架特殊,色彩鲜明,可以说是邹静之在话剧领域的巅峰之作。他觉得“北京人艺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可贵的是过了十年,当年这些人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如同当年一样,主演陈小艺在排练场不仅将自己的台词、调度记得一清二楚,还跟导演一起讨论新加入演员的舞台调度。每天演出结束后,她依旧会与自己对戏的演员,探讨刚刚台上各自表演的优点与不足,杨佳音认为“他们这代人对于戏剧的执着非常值得自己去学习。”
张培(饰演喜珠子)
十年后,对角色有了新理解
作为剧中“喜珠子”的扮演者张培,十年前觉得这个角色与自己擅长的表演风格差别较大,如今看来,当年的她只是不大希望把“喜珠子”塑造成别人眼中的坏人。经过这些年的阅历增长与舞台锤炼,这一次她带着过去的印象走进排练场时,突然发现,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相比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记得一次演出结束后,她对一个孩子说:“阿姨演的这个人不是坏人,以后见我可不要害怕。”孩子却说:“阿姨你演的是一个正常人。”孩子的回答令她极为惊讶,张培认为“在孩子的意识里,或许每个人物都是这样,观众对于这个人物的感受,也正是我所希望得到的样子。今年我对这个人物有了新的定位和理解。”
这部作品好就好在十年之后大家再看时,其实还在不停地思考,没有给这部戏做一个定论,她觉得“正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我可能十年之后再看这部作品还会有另外一种感受,希望大家都有一个比较开放式的想法,不要去规定这部戏一定会怎样。”
雷佳(饰演生子)
回头看,自己进步蛮大的
十年前,刚刚进入北京人艺仅两年的雷佳,在《莲花》里演了一个特别小的角色“小力巴”(现在雷佳饰演生子一角),虽然角色不大,当时还作为学员的他,觉得能演一个写老北京的戏,还是邹静之写的京味原创话剧,内心里很高兴。雷佳自认也是随着《莲花》一起循序渐进地成长起来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他觉得自己的进步蛮大的。
雷佳刚进剧院时,正赶上“中国话剧100周年”,那年他一共演了20部戏,经常是上下午都在排戏,晚上还要演出。他认为“我基本是以剧院为家的那种演员,古今中外大戏小戏都敢接,因为每部戏都会让自己有一定的收获,所以那时剧院所有的大导演、好演员我都合作过。”
在雷佳看来,在人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接触最好的导演、编剧和演员,这十年间,他就像块海绵,在每部作品里吸取着各种不同的收获。一点点积累自信,让自己在演员这条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