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如梦之梦》等一系列优质话剧让内地观众记住了台湾导演赖声川。在本月25日至27日其经典舞台剧《暗恋桃花源》第三次走进北大校园之前,有着“台湾剧场最灿烂的一颗星”头衔的赖导提前来到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与学生分享了其作品的创意灵感与背后故事。
在名为“创意·戏剧·人生”的主题演讲中,赖声川用图片、文字和话语梳理了自己多年积累的舞台作品并再现了不断发展变化的台湾戏剧生态。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台湾剧场的“沙漠化”,赖声川在幻灯片上写下“我们的挑战并非在现有形式中改革颠覆,而是在真空中创造出之前不存在的形式”。而在《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剧照旁,则有“用相声来写相声的祭文”这样的评注。
对于擅长以强烈的创意吸引观众涌入剧场,并带给剧场新生命的赖声川而言,独特的集体即兴创作方式是其难以复制的“杀手锏”。以1983年从美国返台后第一次为学生授课为例,赖声川为大家“解剖”了此种创作手法,“15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要做期末演出,没有剧本,我对他们说,我们先做个练习吧,可以用任何方式表演。”学生们开始搜罗起身边故事,有的演绎一名家教教中学生,还有的以父母离异为素材。而后者则演变为1984年10月上演的小剧场话剧《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不过这种“即兴”并非毫无边际,赖声川讲起金庸的小说手法以作比。“有一次我遇到金庸,我问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问完就后悔了。问题是‘请问你的小说是怎么写的’,金庸的回答是我花很多时间来想角色,有时候是半年甚至更长,把他们想清楚,然后他们会活起来自己在脑中跑。”赖声川说,他的创作也是如此,很详细地设定人物的背景、各种指标,然后达到“给演员自由越少,空间反而越大”的效果。
而作为戏剧导演翘楚,赖声川对后辈学子提出的“忠告”便是不要刻意模仿或抄袭某种既有的形式,而是把工夫用在理解社会及人心上。“你在关注什么,你的作品就反映出什么。对导演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舞台的灯光、布景、设计,反而是看你懂不懂人,懂不懂各式各样的人。对人心的理解是导演最重要的功课。”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