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多媒体《牡丹亭》惊艳南京古戏台

2009-04-22 18:29:41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在一片现代的高楼大厦之中寻觅一处古色古香的清净院落,不朽的爱情传奇《牡丹亭》在宁静水面中的古戏台上娓娓道来……昨晚记者先睹为快,欣赏到了多媒体南京版《牡丹亭》的惊艳试演,该剧的试演将进行一周,而接下来这版与众不同的《牡丹亭》还将在熙南里西北角的古戏台上连演5年。

    怎么个多媒体?马得的画“动”了起来

    “还在完善中,最后跟大家见面的这版《牡丹亭》我想会成为戏曲创新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事件,”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王斌这样评价正在试演的多媒体南京版《牡丹亭》。“多媒体”是该剧最主要的“创新”部分之一。因为时间问题,此次的版本只保留了《牡丹亭》中最经典的唱段,其他叙事部分则改由背景音乐、水墨三维动画和同期解说等多媒体方式进行衔接。视觉上最直观的就是,背景的大屏幕上播放的动画版水墨画,这些都是由著名国画大师高马得的昆曲画制作而成的动画作品,王院长告诉记者:“马得大师之前跟我们合作了《桃花扇》,我们也曾跟大师商谈过把他画的《牡丹亭》系列作品做成动画片,没想到还没实现大师就先走了。这次做多媒体《牡丹亭》,我跟他的儿子高多谈过后,他无偿提供给我们。”

    为啥叫南京版?汤显祖当年就住在熙南里

    “多媒体”还好理解,不过为什么叫“南京版”《牡丹亭》呢?此次整个活动的策划人黄佳星用“说来话长”来形容,“我想,把南京二字直接放到剧名上,是很直观地告诉大家:《牡丹亭》跟南京有着非常大的渊源。汤显祖在南京做官10年,我考证过,当年他就住在‘这里’,熙南里评事街一带,几百年后,我们就在他生活居住过的地方重演他的、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牡丹亭》,我想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巧合,也是南京人应该关注的。尽管他写成《牡丹亭》是在辞官以后,但酝酿该剧是在南京。还有你注意《牡丹亭》没有,结尾柳梦梅到了‘扬州’,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扬州’,在当时是指南京,剧作家都喜欢用古地名,就是说,汤显祖特别把结局放在了南京。”

    古戏台看戏什么感觉?从高楼大厦走进亭台轩榭

    “我们已经签了约,会在这里演5年,以后在熙南里古戏台天天晚上都有昆曲上演。周日至周四将上演两出经典折子戏以及1小时的民乐演奏;周五、周六两天,则由施夏明、单雯等四组当家小生、小旦,上演最新创排的多媒体南京版《牡丹亭》,”据王院长介绍,这里是南京戏迷看昆曲的最新高端场所,古戏台位于熙南里街区西北角的一处四合院式的会所内,一楼二楼共有6个大包厢,在包厢内喝茶、吃饭的市民既可以推窗倚栏听曲,也可以在包厢内通过视频即时转播的方式收看当天的表演。在二楼的栏杆上往下看,戏台上才子佳人优雅婉转,风乍起,吹皱水面上的戏台倒影,美不胜收;抬头看,戏台后、四合院外是现代都市的高楼灯火。如此大的反差也是这里区别于传统剧场的特别之处。演出前,穿着精致戏服的演员们姗姗碎步从台后走到水边露天观众席边,演出结束后,她们再翩然回到后台。
 
  (实习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