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昨晚,上海昆剧团的“五子登科——2009上昆青年艺术家传承演出”已经连演了5天,依然热度不减。谷好好、黎安、吴双、沈昳丽、张军5个人的学艺经历和个人风格各不相同,5台专场也是个性鲜明,亮点突出。除了每个人都认真打磨了自己最擅长的传统折子戏外,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各自挑选了一出自己很少甚至从未上演过的新鲜剧目。因此,专场中不仅看到了他们对昆剧艺术的“传承”,更看到了他们的“追求”。
上海昆剧团的“五子登科——2009上昆青年艺术家传承演出”昨晚压轴的是张军的“我是小生”专场,《亭会》、《连环计·小宴》、《绣襦记·莲花》、《见娘》四出传统折子戏,分别展示了小生行当中的巾生、雉尾生、穷生、官生四个分类。对于这样实打实展示演员功力的演出,很多观众都连说“过瘾”。
让昆剧团工作人员意外的,不仅所有5场演出票提前一周就全部告罄,而且售价10元的演出说明册每天都能卖掉两三百本,每天演出前,都会有新面孔好奇地翻看着这些设计精良的宣传品,而剧场里的观众,几乎已很少能看到白头发,取而代之的是很多衣着入时的年轻人。上海昆剧团团长郭宇高兴地说:“‘昆三班’的这批年轻人不仅已经在艺术上全面接班,而且还各自有了不同的粉丝群。上海昆剧团当年‘七梁八柱’的盛况,现在似乎又重现了。”
五位一级演员热闹“斗戏”
这次“五子登科”的系列演出是上海昆剧团第一次大规模地推出青年演员专场,5位演员都是上昆青年一辈中的一级演员,也是昆三班中最为出色的几位。虽然他们都是同班同学,一起学艺20余载,入团15年演出无数,但集体举办专场却是第一次,对他们每个人来说更是意义不凡。
“一听说要办个人专场,他们每个人的积极性都特别高,可以说是铆足了劲头,要拿出看家的功夫拼一拼。” 郭宇介绍说。因为是一起办专场,5个人私底下也暗自较劲,唯恐落后。最后的结果是不仅都把自己的传统戏打磨的更加扎实,而且在恢复和创作剧目上也有了新的动作和感悟。
由于谷好好、黎安、吴双、沈昳丽、张军5个人的学艺经历和个人风格各不相同,5台专场也是个性鲜明,亮点突出。除了每个人都认真打磨了自己最擅长的传统折子戏外,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各自挑选了一出自己很少甚至从未上演过的新鲜剧目。因此,专场中不仅看到了他们对昆剧艺术的“传承”,也看到了他们的“追求”。
有意思的是,不仅在台上热闹“斗戏”,5个演员在台下也有“较劲”。从艺演出十多年,5位演员每人都有自己的观众群,而且几乎都以年轻观众居多。这一次的专场可谓“粉丝”云集,票房出奇之好。
郭宇介绍说,这一次的“五子登科”让团里的很多年轻演员都很“眼红”。接下来,他们还打算推出余彬、倪泓、袁国良、胡刚、侯哲等年轻演员的专场。通过集体的“竞赛展示”,既能让演员们在艺术上有长足提高,也满足了观众看戏挑戏的眼福。
“昆三班”期待更多演出
上海昆剧团素来行当齐全、人才辈出,当年更是“七梁八柱”国宝级艺术家扎堆。而“昆三班”自入团之后,就以其不可小觑的整体和个人实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只是,之前由于老艺术家挑大梁,“昆三班”演出机会并不多。经过多年的积累,昆三班在这一次专场之后,终于正式集体接上了班。
一位昆剧老观众连看了几天演出后感慨道:“我是看着他们‘昆三班’毕业演戏到今天的,这次的演出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要不是搁在一起演,还真没发现他们已经这么整齐了。”
不过,昆三班接班之后,能否有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创作机会,成为很多观众的期待。一位一直关注昆剧的业内人士认为,戏曲演员的天赋和努力很重要,但是通过演出不断磨砺提高自己同样很重要。现在上海昆剧已经出现了这么一批阵容整齐的接班人,如何给他们创造条件,多演出多创作,值得整个社会来关注。
尽管这两年上海昆剧团的演出明显增多,但早报记者在和青年演员聊天中发现,他们仍然渴望更多的演出机会,甚至是创作大戏的机会,很多行当的演员也缺乏担纲主演的机会。除了缺少好的剧本,演出资源和资金的缺乏也是原因之一。
“现在上海的昆剧状况正越来越好,观众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观众。至于给年轻演员提供更多的演出和创作机会,还要慢慢来,也需要更多人的关心。”郭宇说。
(编辑:许丹华)